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澳洲茄边碱对裸鼠CNE-1鼻咽癌细胞移植瘤增殖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澳洲茄边碱低剂量组、澳洲茄边碱高剂量组,从第5天起,连续给药14天,隔天测量瘤体体积,第20天取材,测量瘤重,眼眶静脉取血收集外周血清;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实验检测瘤体组织中ki-67m 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清中IL-4、IL-6、IL-10、IL-12、IL-13、TNF-α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澳洲茄边碱给药组瘤体体积和瘤重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同时,给药组ki-67m RNA表达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5);给药组外周血清中IL-4、IL-6、IL-10、IL-13细胞因子表达明显下调(P0.05),同时IL-12、TNF-α细胞因子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澳洲茄边碱通过抑制IL-4、IL-6、IL-10、IL-13细胞因子表达,促进IL-12、TNF-α细胞因子表达,逆转裸鼠TAMs表型,从而抑制CNE-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MHCC97-H Smad3、Smad7蛋白及上皮间质转移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表达水平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0μM丹参酮ⅡA处理MHCC97-H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细检测Smad3、Smad7和snail的m RNA表达;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及10%小牛血清对照组培养肝癌细胞MHCC97-H,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Smad3、p-Smad3、Smad7、Snail、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10μM丹参酮ⅡA处理MHCC97-H细胞,不同时间点检测Smad3、Smad7和snail的m RNA表达:结果显示,与0 h相比,48 h及72 h Smad7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3及snai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MHCC97-H细胞48 h,Western blot检测Smad3、p-Smad3、Smad7、snail、E-cadherin、Ep CAm、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丹参酮ⅡA组(20μM)48 h的p-Smad3、Snail和N-cadherin、Vimentin明显降低,Smad7、E-cadherin和Ep CAM明显升高(P0.05)。中浓度丹参酮ⅡA组(10μM)48 h的Smad7、E-cadherin和Ep CAM升高;p-Smad3、snail、Ncadherin和Vimentin降低(P0.05)。低浓度丹参酮ⅡA组(5μM)48 h的E-cadherin升高,N-cadherin降低(P0.05);而Smad3、p-Smad3及snail的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组和对照组(DMSO)Smad3的蛋白表达无影响。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组均可以减少p-Smad3和增加E-cadherin的表达,且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增高p-Smad3的表达逐渐减少,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增加。划痕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4 h后中浓度和高浓度丹参酮ⅡA组肝癌细胞的划痕愈合较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中浓度和高浓度丹参酮ⅡA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的划痕愈合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同等浓度丹参酮ⅡA组肝癌细胞的划痕愈合与24 h相比较,48 h肝癌细胞的划痕愈合减慢。transwell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和高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细胞48 h可明显减少细胞的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浓度丹参酮ⅡA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可能与与抑制Smad3蛋白磷酸化、上调Smad7蛋白,并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联合顺铂(DDP)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CCK8法摸索STS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影响;Western-blot检测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侵袭转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数量。结果浓度为0.1 mg/mL、0.2 mg/mL、0.4 mg/mL的ST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STS联合DDP处理后,肺癌细胞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明显减弱(P0.05);药物处理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STS联合DDP能调节小鼠lewis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并抑制其侵袭转移,在肺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44-2347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法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ad3蛋白磷酸化及上皮间质转移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表达水平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10%和20%)健脾化瘀法中药含药血清及10%小牛血清对照组培养肝癌细胞MHCC97-H,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Smad3和Snail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mad3、p-Smad3、Snail、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划痕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高浓度组(20%含药血清组)、低浓度组(10%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10%小牛血清对照)Smad3的mRNA水平分别为0.87±0.24、0.97±0.28和1.18±0.34(P0.05);高浓度组Snail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0.49±0.05 vs.1.10±0.21,P=0.034)。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含药血清组48h的p-Smad3、Snail和N-cadherin明显降低,E-cadherin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含药血清组48h的E-cadherin升高,N-cadherin降低(P0.05);而Smad3、p-Smad3及snail的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划痕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及10%含药血清组肝癌细胞的划痕愈合较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含药血清组及10%含药血清组MHCC97-H细胞的迁移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法中药能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可能与抑制Smad3蛋白磷酸化及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方对LPS诱导的Hep G2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EMT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LPS诱导24 h后采用健脾活血方血清进行治疗,然后采用Transwell检测Hep 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N-cadherin、Viment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和Hep G2细胞相比,LPS+对照组中Hep 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显著增加(P均0.05),同时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进一步研究表明,和LPS+对照组相比,LPS+健脾活血方能够显著能够抑制Hep G2细胞的迁移、侵袭,降低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均0.05),而促进N-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LPS处理能够促进肝癌Hep G2细胞发生EMT、迁移和侵袭,而健脾活血方治疗能够阻止LPS诱导的Hep G2细胞发生转移侵袭以及EMT。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澳洲茄边碱对人大肠癌RKO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澳洲茄边碱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法检测克隆形成,Annexin V-APC/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澳洲茄边碱可抑制RKO细胞增殖,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澳洲茄边碱可抑制RKO细胞克隆形成,呈剂量依赖性。澳洲茄边碱可促RKO细胞凋亡。澳洲茄边碱同时可增强RKO细胞Caspase-3活性。结论澳洲茄边碱可以抑制RKO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促RKO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活化Caspase-3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葵单体澳洲茄边碱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澳洲茄边碱作用HCT11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法检测克隆形成,Annexin V-APC/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澳洲茄边碱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澳洲茄边碱可抑制HCT116细胞克隆形成,呈剂量依赖性。澳洲茄边碱可促HCT116细胞凋亡。澳洲茄边碱同时可增强HCT116细胞Caspase-3活性。结论:澳洲茄边碱可以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促HCT116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活化Caspase-3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健脾消癌方药物血清能抑制SW620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诱导组比较,健脾消癌方+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可通过调控TGF-β1诱导的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抑制结肠癌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达到防止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花牡荆素(Casticin)对肝癌HepG2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配置不同浓度Casticin,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系。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nm23-H1、ARHGA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asticin可以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活性,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Casticin能够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前提下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且呈剂量依赖性;Casticin能够显著减少促转移基因MTA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且能增加抑转移基因nm23-H1和ARHGA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Casticin显著抑制肝癌HepG 2细胞的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促转移基因MTA1蛋白的表达和促进抑转移基因nm23-H1、ARHGAP9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鼻咽癌CNE-2细胞存活和侵袭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 ①体外研究: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以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后续实验。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及信号通路蛋白Ca2+/钙调蛋白依赖性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单独或联合 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K活化程度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JNK磷酸化水平。②体内研究:建立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模型,测定裸鼠移植瘤质量、细胞凋亡和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MVD值。【结果】 选择低细胞毒性10、20、50 μmol/L剂量的淫羊藿苷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淫羊藿苷0 μmol/L)比较,淫羊藿苷10、20、50 μmol/L组CNE-2细胞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降低,细胞VEGF、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与CaMKⅡ、JN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 < 0.05),均呈剂量依赖性。淫羊藿苷(10 μmol/L)可减弱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K磷酸化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鼻咽癌裸鼠存活率升高,移植瘤质量减小,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VEGF表达水平、MVD值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促进CaMKⅡ/JNK通路激活来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存活、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黄芪多糖(APS)与放射治疗(IR)联用,研究APS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APS(0,6.25,12.5,25,50,100,200 g·L-1)对CNE-1细胞的细胞毒性;克隆形成实验计算12.5 g·L-1APS与不同放射剂量(0,2,4,6 Gy)联用后对CNE-1细胞的存活分数(SF),利用线性二次方程数学模型(LQ)根据SF值绘制放射敏感曲线;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EMT标记物、凋亡标记物以及蛋白激酶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Akt/ERK)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形成实验和放射敏感曲线结果表明,非毒性剂量12.5 g·L-1APS与4 Gy放射剂量联合给药可以明显增加CNE-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与空白组及IR组比较,APS与IR联用可以抑制CNE-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明显增加CNE-1细胞的凋亡率(P0.05)。与空白组及IR组比较,APS与IR联用可以显著下调间质型钙黏蛋白(N-cadherin),p-Akt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APS与IR联用可以抑制CNE-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加放疗引起的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抑制EMT和Akt/ER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人胃癌MGC-803,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具体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胃癌MGC-803,BGC-823细胞,分为金龙胶囊组(0.1,0.2,0.4,0.8 g·L~(-1)),空白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金龙胶囊对MGC-803,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采用细胞侵袭(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实验检测金龙胶囊处理MGC-803和BGC-823细胞24 h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发生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金龙胶囊处理MGC-803,BGC-823细胞24 h后E-钙黏素(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金龙胶囊能明显抑制MGC-803,BGC-823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金龙胶囊能明细减少MGC-803,BGC-82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目,可明显影响2种胃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金龙胶囊组的划痕距离较空白组明显降低,影响MGC-803,BGC-823细胞迁移,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金龙胶囊组能够提高MGC-803和BGC-823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结论:金龙胶囊能够抑制人胃癌MGC-803,BGC-82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herin表达,抑制MMP-2,MMP-9表达水平有关。本研究证实了金龙胶囊对胃癌MGC-803,BGC-823细胞抗侵袭转移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H1299 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模型,并探讨莲子心新碱(Neoliensine,NeoL)对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 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5、10、15 ng·mL-1 的TGF-β1 诱导H1299 细胞构建EMT 模型;以15 ng·mL-1 的 TGF-β1 诱导H1299 细胞作为EMT 模型组,以法舒地尔(Fas)为阳性药,设置1、2、3 μmol·L-1 的莲子心新碱 实验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用CCK-8 法检测莲子心新碱对H1299 细胞的抑制率;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黏附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间充质标记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 蛋白(Vimentin)以及ROCK 1 与P-Smad 2/3 蛋白的表达;Transwell 法检测莲子心新碱对TGF-β1 诱导的H1299 细胞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1299 细胞内ROCK 1 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TGF-β1 诱导 后H1299 细胞形态呈现间充质特性。与对照组比较,随着TGF-β1 浓度的升高,E-cadherin 表达明显降 低(P<0.05,P<0.01),N-cadherin 与Vimentin 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01),并且ROCK 1 蛋白的表达 也在这一过程中升高(P < 0.05)。莲子心新碱可以抑制H1299 细胞的活力,IC50 为5.04 μmol·L-1;同时与模型 组比较,莲子心新碱抑制了TGF-β1 促进的H1299 细胞EMT 过程及侵袭迁移作用(P<0.001),中、高剂 量组明显增加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P<0.05),明显减少N-cadherin 和Vimentin 蛋白的表达(P<0.001),还 明显降低了H1299 细胞内因TGF-β1 诱导而升高的ROCK 1(P<0.001)和P-Smad2/3(P<0.001)蛋白的水平。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莲子心新碱可以抑制TGF-β1 诱导的H1299 细胞胞质中ROCK 1 蛋白的表达及分布。 结论TGF-β1 可以诱导H1299 细胞发生EMT,莲子心新碱可以有效抑制这一过程,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 TGF-β1/Smad/RhoA/ROCK 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 G2细胞,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20μmol/L大黄素,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RPMI-1640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10μmol/L 5-氟尿嘧啶。分别采用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Hep G2细胞黏附率、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Slug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黄素低、高剂量组显著抑制Hep G2细胞黏附率、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lu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Hep 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E-cadherin及抑制Slug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春雨  王琪  申珅  李国霞 《中草药》2018,49(3):658-662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培养A375细胞,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细胞的侵袭能力;黏附实验评价细胞的黏附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录因子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7.94μmol/L;与对照组比较,5、10、20μmol/L冬凌草甲素可明显降低A375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及黏附能力(P0.05),且具有量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于细胞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Snail、N-cadherin、vimentin、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具有体外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及MMPs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1,(8)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筛选出的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分别予不同质量浓度汉黄芩素(0、20、40、80、160μg/mL)及5-FU(12.5μg/mL)干预后,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BAX、Bcl-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BLVRA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汉黄芩素能抑制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1);促进细胞凋亡,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P0.01);汉黄芩素能够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降低Vimentin及snail蛋白的表达,抑制EMT进程,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不同浓度汉黄芩素均能降低两种CRC细胞中BLVRA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结肠癌HT29及SW620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EMT进程,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胆绿素还原酶A(BLVRA)的表达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体外人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青藤碱对胆管癌细胞存活率及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藤碱对胆管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Transwell检测青藤碱对胆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检测青藤碱对胆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青藤碱对胆管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和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青藤碱浓度的提高以及时间的延长,胆管癌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P0.01),细胞集落形成数量逐渐减少(P0.05,P0.01)。青藤碱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胆管癌细胞凋亡(P0.01),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P0.01),并且可以使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以及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5,P0.01)。结论青藤碱可以有效地抑制体外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以及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山慈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取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技术沉默SW480细胞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基因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AEG-1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山慈菇提取物可使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愈合率、迁移率和侵袭率均显著下降(P < 0.05),下调MMP2、MMP9和AEG-1蛋白表达水平(P < 0.05)以及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 < 0.05),上述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经shRNA干扰AEG-1基因表达后,SW480细胞中AEG-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5);同时AEG-1干扰SW480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同时单独或者联合山慈菇提取物组的细胞迁移率、侵袭率也降低(P < 0.05)。结论 山慈菇提取物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这可能与山慈菇提取物抑制AEG-1蛋白表达,继而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和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0,(9)
目的探讨石见穿多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方法不同浓度石见穿多糖(0、0.25、0.5、1 mg/mL)处理人OS MG63细胞24 h,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检测人OS细胞β-caten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人OS MG63细胞Vimentin、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石见穿多糖抑制细胞迁移、侵袭(P0.01),降低β-catenin mRNA及Vimentin蛋白表达(P0.05,P0.01),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且上述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石见穿多糖能抑制人OS MG6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阻断EMT过程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侵袭黏附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LLC-GFP)进行体外培养,经盐酸川芎嗪干预24 h后,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黏附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盐酸川芎嗪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LC-GFP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1);细胞黏附实验显示,与对照组黏附抑制率(14.01±1.36)%比较,应用盐酸川芎嗪需药物浓度达到2,000μg/m L时才可显著增高黏附抑制率(P0.01);流式细胞技术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盐酸川芎嗪可下调N-cadherin蛋白,并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盐酸川芎嗪可显著地抑制LLC-GFP细胞的生长,抑制侵袭和黏附,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抑制相关黏附蛋白N-cadherin,促进黏附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