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颅底手术—术式及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31例头颈部肿瘤因累及前颅底而行前颅底切除术,包括多种部位和类型的肿瘤.大多数为鼻腔、鼻窦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7例。手术分为经颅底咬除术和额面联合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3.0%。5年生存率16.5%。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施行前颅底切除术是安全可接受的,建议以颅颌面手术入路,选择肿瘤未侵破颅底骨板至硬脑膜为主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鼻锥翻转进路在鼻及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鼻锥翻转进路切除鼻腔鼻窦及前、中颅底区肿瘤62例,其中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50例,恶性肿瘤的3年生存率为61.7%,5年生存率为44.0%,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此手术进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手术进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1984年6月至1995年10月共为18例累及前及侧颅底肿瘤患者实行了手术治疗。累及前颅底者采用经额窦后壁入路的颅面联合手术切除方法;涉及侧颅底肿瘤则采用经颈一下颌入路方法整块(enbloc)切除肿瘤;外耳中耳癌则实行颞骨次全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一般并发症只占2%。2年生存率63.6%。文章对颅底解剖、手术程序以及重建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我科自1956~1990年内共收治的10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治疗经验。本组资料显示,该肿瘤好发年龄组为40~59岁组占52.3%,原发于粘膜者占93.5%,皮肤仅占6.5%。好发部位依次是腭部43%,牙龈35%,而唇、舌部少见。除10例失访外(作死亡计算)余下97例患者分别随访3~12年,随访率为92.4%,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45.8%,31.8%。死亡病例79例,其中死于局部复发32.8%,远处转移44.3%,淋巴转移6.3%,其它死因占16.5%。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表明:①手术切除原发灶组3,5年生存率均为0%。冷冻治疗原发灶组则为37.5%,31.2%。后者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别。②选择性颈清25例,3,5年生存率为52.6%,30.0%,治疗性颈清37例,其3,5年生存率为40.6%,19.2%,无统计学差异,但提示前者组中患者预后稍好。本组资料颈清病检中淋巴结阳性率高达79.0%。cN_0有53%转移阳性率。作者建议做选择性颈清扫术是必须的。③107例中手术、冷冻及综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显示以综合治疗法为最好。因此,作者以为恶性黑色素瘤应该综合治疗,颈清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总结自1979~199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11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T3、T4N0~3行单纯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3年生存率60.4%,5年生存率59.5%。发现其约有63.1%侵及会厌前间隙,约17.1%侵犯舌根及会厌谷。本文阐述了舌骨及会厌前间隙的解剖特点、强调我院对此的处理方法:一律切除舌骨或大部分舌骨,目的是为了保证切缘,减少局部复发,彻底根治肿瘤,绝大多数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筛窦及前颅底外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侵犯前颅底、颅内的鼻腔、鼻窦肿瘤23例,施行了根治性手术,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18例,使用带蒂帽状腱膜、颅骨膜,重建被切除的颅底骨质和硬脑膜。手术均采用颅面联合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发生脑脊液鼻漏或出现脑脑膜膨出。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为444%。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我院1980~1993年间共行喉手术123例,其中喉部分切除术66例,占全部喉手术的54%,5年生存率分别为T_(1~2)为81.8%(18/22),T_(3~4)为72.7%(8/11)。喉部分切除术中T_3、T_4占33.3%(22/66),并对晚期喉癌的部分喉切除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癌2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3年5月至198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癌282例。男179例,女103例。年龄40~59岁,平均49岁。Ⅲ期199例,Ⅳ期83例,无Ⅰ、Ⅱ期病例。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占65.3%。全组单纯放疗160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16.1%。综合治疗(手术加放疗)122例,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42.2%,与单纯放疗相比,差异显著(P<0.01)。综合治疗中,术前术后放疗其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9%的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要提高上颌窦癌的生存率,首先是要注重早期诊断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治疗,而控制局部复发是影响上颌窦癌预后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76~1991年接收复发喉癌64例(单纯手术9例、手术加放疗31例、单纯放疗24例)。全部病例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其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1.9%和8.6%。认为,复发喉癌应首先考虑手术疗法,不能手术者,则给以放射治疗可获一定效果,结果显示单纯手术组复发的病人放疗效果较优于手术加放疗及单纯放疗组。  相似文献   

11.
报告侧颅底占位病变28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5例。根据原发部位和侵入侧颅底区的范围,采用不同手术进路予以切除,良性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术后的3年生存率为50.0%,5年生存率为37.5%,对侧颅底的有关解剖,手术进路的选择,手术并发症及颅底缺损修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声门型喉癌T3病变的常规治疗为喉全切除术,使病人丧失语言功能。本文报道50例喉癌声门型T3病变,用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来治疗,修复主要用舌骨肌瓣。3、5年生存率为76.7%、73.0%。除管率87.2%,语音近乎正常者87.5%。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喉癌声门型T3病例,对侧声带及构状软骨完好者应考虑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即常规喉垂直部分切除加构状软骨切除,必要时环状软骨部分切除,以扩大喉后下切缘,用以根治肿瘤,保存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颅底额眶筛区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采用扩大鼻外额窦进路术式对28例累及前颅底额眶筛区的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结果:经随访,8例良性肿瘤至今无复发或死亡,20例恶性肿瘤中,1年生存率95.0%(19/20),3年生存率61.5%(8/13),5年生存率57.1%(4/7)。结论:该术式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首先自前颅底剥离肿瘤阻断瘤体在颅底的血供,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操作便捷,切除肿瘤彻底,重建颅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该术式是切除前颅底额眶筛区肿瘤的较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舌鳞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舌活动部癌占口腔癌首位。该材料选取我院1970~1990年间收治的舌活动部鳞癌226例,总体5年生存率58.0%,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69.0%,分析及评价其治疗效果,讨论了综合治疗、舌和下颌骨的功能保留及选择性颈清扫等问题,结论认为,综合治疗是舌癌治疗的基本方针,术前插管化疗,配合术前插植或术后外照射放疗,某些早期病例舌病灶局部“V”形切除可获治愈;部份晚期病人,相对保守的下颌骨槽形切除,不降低生存率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本院1981~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_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科与神经外科协作对7例侵犯前颅底的鼻腔及鼻窦肿瘤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鼻中隔软骨瘤恶变、上颌窦筛窦前颅窝黑色素瘤、蝶骨嵴神经纤维瘤、额窦横纹肌肉瘤、筛窦骨瘤并脑脊液漏各1例,嗅沟脑膜瘤2例。结果6例存活,随访3~5年以上无复发,其中1例(额窦横纹肌肉瘤)术后半年肿瘤复发死亡。本文对侵犯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指征、诊断方法、手术进路及术式结合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前、中、侧颅底恶性肿瘤手术径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中、侧颅底手术径路的实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自1984年6月至1998年12月,对30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病变位于前颅底者13例,中颅底2例和侧颅底15例(包括4例中、外耳道癌患者)。累及前颅底者采用发际内大冠状切口并切除部分额骨入颅。或经额窦后壁入颅,然后实行颅面联合切除肿瘤,涉及中、侧颅底肿瘤则采用经颈-下颌入路方法整块切除肿瘤。中、外耳癌则实行颞骨次全切除术。结果:全组30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合并脑脊液漏等轻度并发症者6例(20%),均经保守治愈。全组2年生存率为68%,5年生存率55.56%。结论:上述资料显示所提出的颅底恶性肿瘤手术径路方法安全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前、中、侧颅底恶性肿瘤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10例,施行了根治性手术,用游离的阔筋膜和带蒂帽状腱膜颅骨膜重建被切除的颅底骨板和硬脑膜,颅底骨缺损直径达5~7cm也不需植骨,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或出现脑、脑膜膨出,术后己健在4年者4例,2年后复发但仍带瘤生存4年余1例,另5例术后3个月至3年半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重建方法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声门型喉癌102例施行垂直部分喉切除的适应症选择、重建方法、术后喉功能恢复及生存率分析。本组拔管率98.0%(100/102),有良好的发音功能、吞咽功能。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2%、85.6%、69.8%。其生存率不亚于全喉切除术。证实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T2、T3期的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自Pearson(1980)提出近似全喉切除术(neartotallaryngectomy,NTL)后,患者虽不能用鼻呼吸,却可发出嗓音,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回顾分析福州市两个医院1980~1992年间对96例喉癌患者施行NTL的经验,介绍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径路和方法,分析治愈率和并发症。本组96例中,术后3~4周仅7例无声,89例(92.7%)术后能连续大声说话;术后早期(1~3周)34.4%(33l96)虽有轻度误吸,均能在4~6周后恢复;18.8%(18/96)病例气管造口狭窄,经Z形模扩张而拔管。73例随访时间5年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和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79.5%(58/73)和71.2%(5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