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为平 《临床荟萃》1992,7(10):447-448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问题,现有的对舒张功能检测方法基本上是以舒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基础,难以准确区分舒张功能障碍是由心室内在的舒张特性改变还是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假性异常。临床上约有1/3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检测指标无异常,心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无明显下降,对某些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无明显改善心功能作用,此类心衰常称之为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衰。常见病因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1984年Dougher等人首次报道了舒张性心力衰竭,其发生率为13%~42%,它可与收缩性心力衰竭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存在,预后好于收缩性心衰,其年病死率为5%~8%.心室肌于舒张期出现机械性能异常,可表现为等容舒张期、心室快速充盈期、心室缓慢充盈期,以及心房收缩期等时限延长且不完全,从而损害心室接纳血液的能力时,称为舒张性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刘敬 《实用医学杂志》1995,11(6):373-374
舒张功能障碍及其心衰的诊治北京燕化职工医院儿科(102500)刘敬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间的关系,近年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临床上约有30%~40%的心衰患者仅有舒张功能不全而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心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均无明显下降,对某...  相似文献   

4.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伟 《新医学》1995,26(3):119-121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10080)陈国伟长期以来,对于心衰概念主要强调和重视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即心肌机械收缩力减弱,和/或心脏前后负荷过重或异常,在足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当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时,便发生心...  相似文献   

5.
刘珊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37-5638
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及生理性心脏老化,极易发生心衰。在出现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之前,心脏功能已经不全,但仅表现不典型的症状体征,对此医学上称之为隐性心衰,也可看作心衰前兆。笔者对老年心力衰竭先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检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29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6例和正常人30例,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Rs均小于正常组相应节段(P<0.05或P<0.01),且正常组、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各组SRs逐渐减小(P<0.05或P<0.01)。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检测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俞鸿轼 《临床荟萃》1992,7(7):311-312
现代研究表明,CHF的发生不仅与心脏收缩功能有关,而且与心室肌舒张障碍有关。高血压患者在高动力循环、心肌肥厚、冠心病、肥胖等诱因下并发CHF,可以是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障碍,或两者兼有。以射血分数下降为表现的收缩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以左室充盈下降或延缓松弛为表现的舒张功能障碍则发生在高血压的早期阶段。确定高血压患者的CHF系“收缩衰竭”抑或“舒张衰竭”(或两者兼有)对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CHF分为由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衰叫收缩性心衰(SHF)或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舒张性心衰(DHF),两者可单独存在或并存。鉴别两者对治疗有指导意义。左室缩短百分率(%FS)反映左室收缩功能,为探讨%FS对鉴别心衰类型的意义,我们选186例%FS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根据心力衰竭及发生机理可分为两种类型既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据统计1/3心衰患者的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正常,仅有舒张功能障碍,因为两者的治疗有显著不同[1].我们以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心衰患者65例,其中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明确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共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舒张性心力衰竭王佩显多年来对心力衰竭(心衰)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处理主要集中在收缩功能紊乱方面;实际上,部分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尚可,主要为舒张功能异常。舒张性心衰(Diastolicheartfailure)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据报告它构成因心衰转入三...  相似文献   

11.
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 ,引起机体循环和代谢功能障碍及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临床综合征。现在认为 ,CHF是由于心肌能量不足 ,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性心肌病。因心脏储备力耗竭 ,它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因。CHF治疗过去一直强调以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主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治疗主张改善心肌细胞生物学性能。近年来强调改善心衰时的心室重构 [1 ,2 ] 。本文重点从心室重构方面说明心衰发展及治疗原则 ,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不清,除了心脏移植外,临床缺乏有力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及其疗效的极大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绝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心脏功能恶化与缓解交替出现,即从没有或仅有轻度心力衰竭症状到出现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经过强化治疗后又恢复到稳定状态,在DCM中尤为如此。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作用与地位如何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DCM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恶化的关系,借以阐明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在DCM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β3受体激动剂BRL37344对正常及心力衰竭大鼠体质量和心脏功能影响,以探讨其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120只,另选取健康大鼠55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正常用药组、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用药组.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正常用药组和心力衰竭用药组给予BRL-37344尾静脉注射,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同时注射相应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2,6周时检测心动超声、血流动力学和体质量.结果①心动超声实验2,6周时对照组与正常用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力衰竭组、心力衰竭用药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和正常用药组(P<0.01),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缩短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正常用药组(P<0.01);心力衰竭组比心力衰竭用药组左室舒张收缩内径的增加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短缩短率的降低更加明显(P<0.01).②血液动力学指标实验2周时,各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逐渐小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常数逐渐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与正常用药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实验6周时,对照组与正常用药组左室舒张末压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体质量实验2周时各组体质量无差别;实验6周时,正常用药组和心力衰竭用药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低于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P<0.05,0.01).结论β3受体激动剂对于正常和心力衰竭大鼠都有减轻体质量的作用;对心脏功能都有负性肌力作用,尤其对于衰竭心脏这种作用更趋于明显,能够使心力衰竭恶化.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根据部分医院问卷调查,冠心病是我国心衰的第一病因,高血压是我国心衰的第二病因。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本文回顾性地仅对老年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8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经常规抗心衰治疗无好转的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应用米力农注射液2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一疗程,原用药不变。对照组30例:除未用米力农注射液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表明,无论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有明显好转,左室舒张末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作为新一代治疗顽固性心衰的药物,可取得近期明显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脏是高血压所致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脏器 ,以往所谓的高血压心脏病 ,指的就是这种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舒张功能减退 ,左心室肥厚 (LVH) ,收缩功能减退 ,以至出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按其发展速度又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以慢性心力衰竭多见。1 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又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1 1 舒张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左室肥厚是引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左心室肥厚 (LVH )是心肌对血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 ,肥厚的心肌可加强心肌收缩力以维持足够的心排量。…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动脉系统灌注不足,静脉系统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心衰时,除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外,多种神经及内分泌因子被激活,并引起一系列的复杂的临床生理病理变化…。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心衰的流行病学、发生发展的机  相似文献   

18.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张兆国综述何安娃审校(山西大同矿务局第二职工医院大同03703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数心脏病的最终结局。长期以来,对CHF主要强调心脏收缩功能异常,事实上,心衰时心脏有收缩和舒张双重功能异常。近年来心功能研究进展表明:...  相似文献   

19.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黄德嘉 《华西医学》2005,20(2):415-416
长期以来,对充血性心衰的研究和评价主要强调心脏收缩功能异常。而近年临床观察发现,在具有典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约30%~50%。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这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即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通常也称为舒张性心衰。现将其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袁俐  蒋昭庆 《临床医学》2005,25(3):82-82
据报道,大约有1/3的心力衰竭者有舒张功能异常而收缩功能正常,以舒张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上升,舒张性心衰已日益受到重视,但有关舒张性心衰的治疗性研究仍然很少,钙拮抗剂在舒张性心衰治疗中的地位仍有争议,现就收住入院的50例舒张性心衰患者给予地尔硫革治疗,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