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角结膜缘上皮性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天津眼科医院从1990年至2008年间收治的69例角结膜缘上皮性癌前病变和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按照目前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重新核对所有病例的病理诊断,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所有病变包括结膜上皮内瘤变(conjunctiv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45例(65.2%),日光性角化病6例(8.7%),鳞状细胞癌18例(26.1%).男性58例(84%),女性l1例(16%),发病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3.6岁.42例发生于鼻侧角结膜缘(61%),21例发生于颞侧角结膜缘(30.4%),6例肿瘤位于角膜表面(9%).CIN和日光性角化病表现为角结膜缘扁平状或轻度隆起、灰白色或粉红色肿物,肿物周围通常有充血扩张的血管.45例CIN病例中,11例(24.4%)为低级别CIN,34例(75.6%)为高级别CIN.鳞状细胞癌通常表现为结节状或乳头状,肿瘤体积通常大于CIN和日光性角化病,其中乳头状鳞状细胞癌1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角结膜缘CIN、日光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容易累及邻近的角膜上皮,尤其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容易侵及角膜浅实质层,但很少穿透眼球壁侵入到眼球内.结论 睑裂部角膜缘是眼球表面CIN,日光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好发部位,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角巩膜缘球结膜鳞状细胞癌一例安徽省庐江县白湖医院眼科(231508)朱正林角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是眼球表面常见肿瘤,但是,沿角巩膜缘环形生长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以高眼压和虹膜炎症为早期体征的病例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59岁。1990年1月开始右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结膜鳞状上皮细胞肿瘤(结膜上皮内新生物和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高频B型超声波表现特征。方法:对连续回顾性病例系列中的11例患者进行了20和(或)50MHz超声图检查。主要结果测量:超声图检查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互联系。结果:11例患者(8例男性)的11只眼均有肿物。6例患者(55%)为右眼,5例患者(45%)为左眼;其中5只眼(45%)为多灶性病变。所有肿物均累及或源自角膜缘处的结膜。其中,1例病变播散到仍有功能的滤过泡;1例出现眼内扩散;1例出现巩膜侵犯;3例在治疗前发现眶内转移。超声图检查结果显示,较小的角膜缘肿物的浅表部位表现为结膜的梭形增厚。在所有病例中,肿瘤表面呈强反射,而肿瘤基质内部则呈特征性的低反射。眼内扩散者的反射性特征各不相同,但多伴有前房角圆钝和葡萄膜增厚。眶内转移则表现为低反射性的肿瘤组织侵润到相对高回声的眶内组织内。结论:高频超声图检查可用以评价结膜鳞状上皮细胞肿瘤的侵润范围。50MHz超声图可提供较好的分辨率,而20MHz超声图可提供较宽和较深的视野。高频超声图检查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测量肿瘤厚度、形状和内部反射率,尤其有助于揭示肿物对巩膜、眼内和眶内组织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结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 ,探讨结膜囊缩窄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眼球摘除术后发生结膜囊缩窄的病例 ,在不同时间 ,分别切取结膜囊基底部结膜下组织 ,通过特殊染色 ,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眼球摘除术后 1m o内 ,结膜下眶组织内出现较多的胞浆内富含肌动蛋白微丝的肌成纤维细胞(m yofibroblast)和胶原纤维 ,术后随着时间推移 ,肌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而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结论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机制与术后产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及胶原纤维的牵拉有关  相似文献   

5.
冯珂  陈鹏  孔宇  袁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574-1576
结膜乳头状瘤是结膜上皮组织呈乳头状增生的良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结膜型和角膜缘型。结膜型多见,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角膜缘型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过度增生有演变成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可能。结膜乳头状瘤发病原因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而HPV在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结膜乳头状瘤患者进行常规HPV检测对于治疗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切除是结膜乳头状瘤基本的治疗方法,但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目前采用多种方法防治复发,包括冷冻及电灼、细胞毒药物及干扰素的应用。我们报道了成功应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1例复发性角膜缘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正常角结膜上皮细胞为非角化鳞状上皮,其中杯状细胞能产生粘液,参与泪膜的组成。角结膜上皮非角化并产生粘液的特性,对于维持眼球表面组织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分泌性或非分泌性的非角化上皮细胞转变成角化的上皮细胞的病理过程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许多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病理变化存在于许多眼球表面疾患之中,而在临床上处理这类疾患时,对病变程度的精确估计又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7.
眼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分析眼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4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5人,女性39人,肿瘤部位:右眼38人,左眼36人,上睑25人,下睑49人,年龄28岁~84岁,平均60.74岁。病理诊断示:基底细胞癌39例,睑板腺癌22例,鳞状上皮细胞癌7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小细胞癌1例,小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6例因肿瘤侵及眶内,行眶内容剜出术,其余病例皆手术切除肿瘤,于术中送冰冻切片控制切缘(Mohs法)以保证术中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眼睑缺损一期手术修复。结果6例行眶内容剜出术患者术后遗留明显的眼眶畸形,须二期行眼眶赝复或眼眶畸形整复术。68例术后眼睑外观满意,视功能无影响。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其中基底细胞癌居第一位,其次为睑板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占第三位。治疗为手术切除加一期缺损修复,睑板结膜瓣滑行修复眼睑缺损具有操作方便、术后眼睑外形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161例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民  罗清礼  郭波 《眼科研究》2009,27(9):788-791
目的探讨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7年12月行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的161例(161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94例,女67例;年龄2~82岁,分析其原因。结果161例眼眶内容物摘除术中,46例眼眶原发性肿瘤、110例眼眶继发性肿瘤和5例非肿瘤性病变。共有26种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RB)67例,恶性黑色素瘤20例,鳞状细胞癌12例,腺样囊性癌10例。按原发病变部位位于眼球者81例,眼眶者51例,结膜者15例,眼睑者11例,鼻咽及副鼻窦者3例。结论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和继发性恶性肿瘤是眼眶内容物摘除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保留眼球的改良美容性全结膜瓣遮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眼球的改良美容性全结膜瓣术配戴薄壳义眼或软性义眼治疗轻度眼球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2眼)轻度眼球萎缩无眼内活动病变者行改良的美容性全结膜瓣遮盖术.在传统结膜瓣遮盖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首先行角膜板层切除,然后行全结膜瓣遮盖手术.结果 3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全部病例无结膜回退及结膜囊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能顺利配戴薄壳义眼或软性义眼,外观满意,义眼有一定活动度.结论 对于轻度无眼内活动病变的眼球萎缩者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手术并发症少,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眼睑基底细胞癌以往常用手术治疗,但近年来已逐渐采用冷冻手术,因其并发症少,易于使用,美容效果及治愈率均较满意。本文包括315例组织学证实的眼部周围皮肤恶性肿瘤。分为3组:(1) 279例基底细胞癌;(2) 22例鳞状细胞癌;(3) 其他,包括4例上皮内上皮瘤,5例鳞状基底细胞癌,2例睑板腺癌,1例恶性小痣和1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除外肿瘤侵及结膜穹窿部、固定于骨膜或骨、以及去神经的(运动性或感觉性)病例。对基底细胞癌,尚可分为以下4类:(a)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系局限性,溃疡或非溃疡性结节型病变,结节光滑而隆起,边界清楚。任何向外扩展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