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的诱导和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斑块内积聚的巨噬细胞逐渐增多。在人体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中,均可以观察到巨噬细胞表型的复杂性。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作用不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脂、血清蛋白及各种有促/抗炎性质的刺激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物活性小分子等物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巨噬细胞的表型改变。因此,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可塑性的机制和不同巨噬细胞表型的功能特征,有望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可极化为M1和M2两种功能截然不同的表型,其机制是刺激信号通过膜受体启动胞内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启动不同基因表达以实现表型特征.巨噬细胞极化类型在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转录因子,以针对转录因子设计相应的干预策略,是控制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定心方(DXR)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探讨DXR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机制。方法:ApoE-/-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药液灌胃5 mg/(kg·d)],DXR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DXR药液灌胃9.3、18.6、37.2 g/(kg·d)]。10只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16周后HE染色测定小鼠主动脉AS斑块形态学;生化检测血清脂质水平;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iNOS、Arg-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可见明显的脂质斑块;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增高;血清iNOS水平及主动脉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清Arg-1水平及主动脉Arg-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S模型组小鼠比较,DXR可显著减小小鼠主动脉AS斑块面积;降低小鼠血...  相似文献   

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韶辉  高东升 《医学综述》2009,15(18):2741-274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的多能细胞因子,受下丘脑-垂体控制,在调节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MIF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研究证实MIF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虽然大多数研究承认MIF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仍存在许多争议,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芹菜素(API)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和极化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RAW264.7组(不做任何处理)和RAW264.7+API组(2、4、8、16和32μmol·L-1API)。药物处理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选取API实验浓度。将RAW264.7细胞分为RAW264.7组(正常RAW264.7细胞)、RAW264.7+ox-LDL组(0.08 g·L-1ox-LDL诱导24 h)、RAW264.7+ox-LDL+低剂量API组(2μmol·L-1 API和0.08 g·L-1ox-LDL诱导24 h)和RAW264.7+ox-LDL+高剂量API组(8μmol·L-1API和0.08 g·L-1ox-LDL诱导24 h),药物处理细胞24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RAW264.7细胞中泡沫细胞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溶酶体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用脂多糖(LPS)100 ng/ml+ 伽马干扰素(IFN-γ)20 ng/ml 诱导其向经典活化型(M1)极化,用白细胞介素4(IL-4)20 ng/ml 诱导其向替代活化型(M2)极化,建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以未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Western blot 及实时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1 型及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及标志物表达,验证巨噬细胞极化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 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1 型及M2 型巨噬细胞中溶酶体标志物表达,包括溶酶体膜相关蛋白1、2(LAMP-1、LAMP-2)及溶酶体整合膜蛋白2(LIMP-2)。给予溶酶体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25 μmol/L 刺激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 型巨噬细胞比例。结果 成功建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溶酶体标志物(LAMP-1、LAMP-2 及LIMP-2)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在M1 型极化组中降低,而在M2 型极化组中增加。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处理可降低M2 型极化比例,增加M1 型极化比例。结论 溶酶体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抑制溶酶体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1 型极化。  相似文献   

7.
马兴义  王海鸥 《医学综述》2012,18(11):1642-1644
动脉粥样硬化(AS)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将成为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最近文献报道,AS的发生、发展与分化的不同巨噬细胞亚型相关。理解巨噬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不同亚型巨噬细胞在AS过程中的功能,可能对寻找新的治疗方案,限制AS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过程的重要细胞,具有吞噬、抗原提呈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功能。根据受到的微环境刺激可极化为两种不同的表型即M1型巨噬细胞(经典活化型)和M2型巨噬细胞(替代活化型)。M1型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发挥Th1型宿主免疫功能,M2型巨噬细胞则分泌大量抗炎性细胞因子,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发挥Th2型抗炎作用。M1/M2极化失衡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病理过程相关。本文通过对巨噬细胞亚群在各种自身免疫病中起到的保护或致病作用,阐述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各种调控机制,突出M1/M2极化平衡在自身免疫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揭示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为靶点,可通过改变其表型或逆转其极化方向对自身免疫病的预防、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郭羽  左莹   《四川医学》2024,45(2):191-194
<正>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几十年来,糖尿病已成为人们最为迫切而又广泛关注的话题。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受到炎症反应的影响,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在高血糖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剧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1-2]。慢性炎症长期存在也可能是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相互关联的基础[3]。所以,削弱炎症反应对代谢保护作用可缓解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生、发展,并与其并发症密切相关[4]。近年大量文献显示巨噬细胞极化对炎症、肿瘤、  相似文献   

10.
11.
1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一种由于脂质沉积、泡沫细胞形成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过程。巨噬细胞作为AS病变的主要免疫细胞群,在所有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调控巨噬细胞活动可能成为调节AS进程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逐渐深入,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在AS的发生、转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热点。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胞内相关基因调控的分子程序所介导的死亡过程,包括凋亡、焦亡、自噬、坏死性凋亡、铁死亡及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等。该文对巨噬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本机制及其各种程序性死亡间的相互作用在A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S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对小鼠巨噬细胞极性的影响。方法对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0μmol/L 普伐他汀钠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0、25、50μmol/L 的普伐他汀钠进行药物干预24 h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分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CD16/32、CD206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干扰素调控因子5(IRF5) mRNA的表达。结果普伐他汀钠干预后的巨噬细胞,随着普伐他汀钠的浓度升高,IL-12、CD16/32的表达下降,而IL-10、CD206的表达升高,并伴有TLR4、MyD88、IRF5 mR-NA的表达下调,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普伐他汀钠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性M2型极化,该效应可能与普伐他汀钠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和巨噬细胞标记抗原(ED-1)以及肾组织MIF与ED-1的相关关系,探讨巨噬细胞(ED-1 细胞)与MI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鼠16只(A),糖尿病大鼠8周组8只(B1),糖尿病大鼠16周组8只(B2)。分别于8周、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双标记技术检测肾组织中MIF及ED-1 细胞的表达。将MI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MIF在正常肾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高表达正常大鼠肾组织基本未见ED-1 细胞分布,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明显增多,ED-1 细胞在肾组织分布与MIF表达明显相关,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及血肌酐显著相关。结论MIF尤其巨噬细胞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免疫病理损伤,且巨噬细胞浸润糖尿病肾病(DN)肾组织可能与MIF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磷环境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磷1.0 mmol/L)、高磷处理组(磷3.0 mmol/L)、磷甲酸钠(PFA)处理组(磷1.0 mmol/L加PFA 1.0 mmol/L)以及高磷联合PFA处理组(磷3.0 mmol/L加PFA 1.0mmol/L),按不同要求分别处理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中性脂质的分布,酶催化比色法定量测定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内SCAP、LDLR、HMGCoAR及核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N-SREBP2)的蛋白水平,激光共聚焦法检测SCAP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移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磷处理组巨噬细胞内中性脂质明显聚集,细胞内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的含量增加(P<0.05),LDLR、HMGCoAR mRNA与蛋白的表达增高(P<0.05,P<0.01),细胞核内N-SREBP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SCAP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移位增加;PFA处理(高磷联合PFA处理组)可阻断高磷引起的上述作用(P<0.05,P<0.01).高磷处理组巨噬细胞内SCAP的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增高(P<0.05),PFA处理能抑制高磷导致的SCAP蛋白水平增高,但SCAP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高磷环境下,钠磷转运体介导磷离子进入巨噬细胞内,通过基因转录后机制增加SCAP的蛋白水平,诱导其功能失调并促使其异常转运SREBP2至高尔基体裂解释放N-SREBP2,后者转位入核促进HMGCoAR和LDLR的表达,促使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外源性LDL经LDLR摄入的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内胆固醇异常蓄积.  相似文献   

16.
扇贝糖胺聚糖对巨噬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形成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诱导调亡、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在AS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普遍认为减少体内OX-LDL的生成,能抑制AS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表明,清道夫受体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A类和B类清道夫受体的结构、功能、表达与调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并对其他与单核-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形成有关的清道夫受体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具有可塑性和异质性,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组织稳态、重塑等多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根据功能极性可分为M1(促炎)和M2(抗炎)2个亚型。M1/M2巨噬细胞在响应局部微环境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通过改变其功能极化,获得特定的功能表型并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重编程以适应其功能变化。M2巨噬细胞以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而M1巨噬细胞为无氧糖酵解。目前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其功能极性变化引起巨噬细胞激活、组织浸润、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对巨噬细胞功能极化、代谢重编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