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梁志凯  田世藩 《材料工程》1996,(7):24-25,17
研究了热等静压工艺对喷射成形K17和GH742两种高温合金显微疏松和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处理可以闭合坯件内的疏松孔洞,提高合金致密度,进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2.
GH169高温合金摩擦焊动态再结晶的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摩擦焊按过程中GH169高温合金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其动态再结晶氯生的显微组织的变化和影响,结果表明,其组织和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金建军  刘建宇 《材料工程》1993,(10):30-32,37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沉淀强化型高温合金的特殊DA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这种工艺能够大幅度地提高GH33A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使中等强度的GH33A合金的强度基本达到GH169合金的强度水平,由于采用预先固溶处理,可使GH33A合金在较高的锻造温度下获得满意的强化效果,从而可以克服通常的DA处理工艺由于锻造温度低带来的某些缺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缓冷处理过程中FGH95合金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解释了双冷速缓冷处理后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降低的原因,为FGH95合金锻前预热处理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GH742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固溶处理制度可明显改变晶粒度和γ'形态。控制固溶处理温度,供γ'相不完全溶解,可以阻止晶粒长大,而这种粗大γ'相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的细小γ'相共存的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时效处理可以改变γ'相的数量和分布,时效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则γ'相数量越多,尺寸越小,使合金的强度上升,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黄进峰  付小容 《功能材料》1998,29(2):152-156
本文对研制的新型高温合金(3YC52)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温度有1100℃、1300℃及1350℃,时间达2500h,同时用目前文献报道的国外两种能在1260℃和1300℃使用的合金Alloy214、ЭИ747和常用的GH3030、GH3039、Inconel600合金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合金具有比上述合金更优的抗氧化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显示出该新合金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通过现场实际使用考核,研制的新型合金是一种理想的金属保护管材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稳定化自理对GH738合金棒材微观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证明稳定化自理可大幅度提高合金棒材的光滑持久寿命、延伸率和缺口持久寿命,避免缺口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衍射线织构强度的修正方法,测定了形变GH169合金δ相含量。  相似文献   

9.
GH132高温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道  陶瑞峰 《低温工程》1999,(5):27-29,55
对GH132高温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其在4.2,13,20,308,40,77K下的拉伸英线和试验结果,并且对其低温下的冲击韧性,泊松比、线膨胀系数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H132高温合金的低温性能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刘瑛  邓波 《材料工程》1997,(7):23-25,29
硅对GH907合金基体γ及γ′稳定性产生显著性影响。Si含量高于0.45at%,合金中析出颗粒状laves相,且随Si含量增加,ε,Laves等第二相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1.
铸态AZ80A 镁合金热加工图及高温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Instron5500R热模拟试验机,研究铸态AZ80A镁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70~410℃、应变速率为0.001~0.5 s-1条件下的热加工图及高温变形行为。方法利用双曲正弦本构函数模型描述了铸态AZ80A镁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计算获得了该合金的变形激活能,构建了应变量为0.3和0.6时的热加工图。结果得到了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及加工图,变形激活能为203.5k J/mol,确定了应变为0.3和0.6时的动态回复区域为与动态再结晶区域。结论铸态AZ80A镁合金在330~380℃,0.001~0.01 s-1时发生了动态结晶,这是该合金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2.
A design to hot press uniaxially compacts of 12 mm diameter and 15 mm long and its assembly has been described. The hot press was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conversion of BN powder into hexagonal machinable variety at 1800°C and 80 bars pressure.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热裂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怀国 《材料导报》2014,28(19):84-90
热裂是合金铸造过程中最常见的严重铸造缺陷之一。随着镁合金材料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复杂薄壁铸件的增加,热裂成为镁合金商业化应用的瓶颈。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对镁合金热裂行为的测试方法,归纳出了镁合金热裂形成机制,以及镁合金中热裂倾向定量评价方法等。根据多年的深入研究结果详细总结了镁合金热裂的影响因素。同时,还介绍了镁合金热裂的理论预测方法和最新数值模拟模型。为建立稳定、统一的热裂评价标准提供了有实际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TiAl合金作为新一代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是TiAl合金具有本征脆性,热加工窗口窄,热变形易开裂,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回顾了TiAl合金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其热变形行为以及高温锻造、高温轧制和热挤压等热加工技术,并指出了TiAl合金热加工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顺英 《真空》2012,49(2):36-39
本文介绍了稀有金属行业ITO靶材高温真空热压炉的设备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并指出了该设备在稀有金属行业ITO靶材制造行业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新型超高强度热冲压用钢22MnB5Nb进行等温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1,1.0,10s~(-1)下的热变形行为,并采用3种本构分析方法,即基于传统拟合回归方法的Arrhenius型、考虑材料常数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和本工作新提出的基于Quasi-Newton BFGS算法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来描述22MnB5Nb钢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22MnB5Nb钢表现出典型的加工硬化和动态回复软化行为,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均对其流变应力有较大影响;3种方程均可以准确预测实验钢的峰值流变应力,其中,Quasi-Newton BFGS算法具有可一次性求解所有材料参数、求解步骤简单和预测精度最高(R=0.99578,Re=11.03MPa,E=2.48%)的特点,考虑材料常数应变补偿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预测精度相对较低,但能直接预测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曲线且可以较好地预测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效应、动态回复软化效应和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确定AlFeCoNiMo0.2高熵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该合金热挤压工艺的制定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真应变量为0.6的条件下对AlFeCoNiMo0.2高熵合金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Arrhennius模型对热压缩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AlFeCoNiMo0.2高熵合金的Arrhennius本构方程,并绘制AlFeCoNiMo0.2高熵合金在不同真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结果 AlFeCoNiMo0.2高熵合金的流变应力值与应变速率呈正相关,与变形温度呈负相关;Arrhennius热变形本构方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97%;该合金热加工图中的流变失稳区分别为900~1120℃/0.1~1 s-1和1120~1150℃/0.2~1 s-1;热加工安全区为1075~1150℃/0.001~0.01 s-1;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1090~1125℃/0.001~0.002 s-1.结论 AlFeCoNiMo0.2高熵合金的热变形过程为加工硬化和动态再结晶为主的动态软化,建立的Arrhennius本构方程可较好地描述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绘制的热加工图可为该合金热挤压工艺的制定及优化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8.
符朝贵 《塑料包装》2013,24(3):28-30,33
本文介绍了BOPET薄膜生产中,在熔体线中产生气泡的种类,和各种气泡产生的原N,及怎样减少或消除气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倩  陈冷 《材料导报》2017,31(22):90-94
对Cu-3.0Ni-0.64Si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降低,峰值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Cu-3.0Ni-0.64Si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410.4kJ/mol,建立了Cu-3.0Ni-0.64Si合金的高温热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6)ε=e~(40.56)[sinh(0.017σ)]~(5.21)exp[-410.4×10~3/(RT)]。分别讨论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Cu-3.0Ni-0.64Si合金在等温压缩变形中显微组织的影响。最后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用Prasad失稳判据,得到不同真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60~900℃和变形速率0.002~0.01s~(-1)。  相似文献   

20.
Hot formability of 359/SiC/20p was investigated in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ranges from 375 to 500°C and from 0.003 to 10 s-1, respectively. Flow stress and ductility were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deforming conditions. A microstructural dam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at higher strain rates and lower temperatures, stress concentrations at the matrix-particle interfaces strongly affect the cavitation process: stresses become large enough that the interface can separate or particles can crack. Conversely,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strain rate decreases, diffusional processes and grain boundary sliding become the preferential mechanisms for void nucleation and growth. A damage criter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both FEM simulations and ductility data. The criterion results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mage measurements performed on an H-section component forged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The criterion was used in the optimisation of forg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