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利用Pro/E软件设计了适用于含硫化铁硬结核薄煤层液压支架ZY2600/6.5/16,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确定所设计液压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液压支架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基于Pro/E液压支架梁的设计及仿真分析。Pro/E软件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先进的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利用Pro/E软件实现液压支架三维实体造型与运动仿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成果反映了液压支架梁的三维模型、结构强度和运动仿真分析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Pro/E虚拟装配建立液压支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利用其运动仿真模块(Mechanism)对液压支架的工作过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运动仿真结果,绘制各个零部件的重心分布曲线,计算液压支架的重心坐标,运用Matlab绘制液压支架重心变化的曲线拟合图,从而验证了液压支架在整个运动中保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一种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实体建模与分析软件Pro/E,对液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运动仿真。然后利用HYPERWORKS对其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核心设备,采用Pro/E软件实现液压支架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通过虚拟装配建立液压支架的数字化样机,利用Pro/E的仿真功能对支架的伸柱、降柱、推溜、移架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样机的运动学特性。液压支架数字化样机的建立可以缩短其设计周期并提高设计质量,有助于液压支架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E与ANSYS的液压支架运动仿真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Pro/E建立了液压支架三维参数化模型,然后利用其运动仿真模块Mechanism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并将模型导入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这种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也提高了液压支架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E与ANSYS Workbench的超静定液压支架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液压支架的设计参数,首先运用Pro/E对超静定液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然后利用其运动仿真模块Mechanism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最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这种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同时提高了液压支架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前国内外先进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Pro/E软件的最大优势是减少研发时间,简化研发流程。利用Pro/E软件进行梁的三维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基于Pro/E的液压支架虚拟机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的方法及技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Pro/E与ADAMS的液压支架运动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液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其导入仿真软件ADAMS中。应用ADAMS对液压支架进行了运动仿真,并对液压支架升降时顶梁端点的运动轨迹、掩护梁与水平夹角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更好地获得液压支架的运动过程及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液压支架及综采工作面配套三维动态设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液压支架设计缺乏专业化、集成化设计软件的问题,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进行二次开发,将已有的液压支架设计知识和经验固化到程序中,并结合Pro/E系统的Top-down流程、有限元分析模块和3DM ax动态模拟系统,开发了液压支架及综采工作面配套三维动态设计平台,集设计、运动仿真、力学分析和工作面配套模拟为一体。该平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支架的设计效率,充分保证支架的设计质量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Pro/E Wildfire3.0在凸轮机构优化设计与运动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凸轮机构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利用Pro/E Wildfire三维软件进行凸轮机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以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为例指出了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构的运动仿真功能可以大幅度提高凸轮机构的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基于Pro/INTRALINK的产品协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ro/INTRALINK建立产品设计开发平台,在此环境下,总体、总装、零件可同时设计互相参考。设计时利用公共空间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有效管理设计更改,避免设计冲突;多名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工作空间同时工作,可以与公共空间实现数据的检入和检出,支持工程师并行工作,可以共享工程数据,缩短了产品开发过程。这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一条根本途径。通过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阐述基于Pro/INTRALINK下的自顶向下并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参数化设计方法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中的主流。利用Pro/E提供的开发工具 :族表 ,Pro/Program ,Pro/Toolkit等进行冲压模具CAD系统中零件的参数化设计 ,实现了基于Pro/E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冲压模具设计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E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出发,探讨了在Pro/E环境下三维参数化零件模型的建立方式以及基于三维模型的程序设计,分析了零件参数化设计过程。利用Visual C++6.0语言和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包Pro/Toolkit实现了三维零件的参数化设计,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Plastic Advisor 7.0的注塑模具模流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注塑模具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利用Pro/E Wildfire 4.0内建的Plastic Advisor 7.0软件进行模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并对风机盖塑件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模流分析,指出了借助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软件可大幅度提高注塑模具的设计效率、产品的合格率,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基于Pro/E的注塑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利用Pro/E Wildfire软件对注塑模具设计及数控加工编程的方法。通过一个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Pro/E Wildfire软件的参数化实体建模技术实现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编程。研究结果对注塑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显宏 《煤矿机械》2011,32(3):100-102
利用Pro/E与ANSYS软件各自的优点解决产品设计与工程分析的案例,首先在Pro/E中完成斜齿轮的三维造型设计,然后在Pro/MECHANICA中完成斜齿轮的有限元模型,接着导入ANSYS进行斜齿轮的有限元分析计算与仿真,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设计模型提出优化改进建议。该产品的设计与工程分析的方法在工程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信忠  程广振 《煤矿机械》2012,33(12):244-246
设计一种洒水喷嘴,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Pro/E,建立洒水喷嘴的壳体、阀芯、散流喷口的立体模型,用Pro/E的工程图功能,生成二维工程图,并利用Pro/E的装配功能,进行洒水喷嘴装配,检验零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涉。最后生成洒水喷嘴爆炸图,二维装配图。指出利用Pro/E进行产品设计,零件的三维造型建模,产品虚拟装配,可显著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E凸轮三维造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利用Pro E设计盘形凸轮的方法,并利用Pro E的二次开发工具模块Pro Program的编程功能实现凸轮参数化设计,使设计人员能应用现有的三维凸轮模型进行更新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