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蔡克 《建筑创作》2000,(2):67-69
三栋建筑在我们看到的日本建筑当中,有三栋建筑是值得加以比较的,它们是:丹下健三设计的新东京都厅舍、美籍阿根廷建筑师维诺利设计的东京国际会展中心。矶崎新设计的静冈会议和艺术中心。之所以选译这三栋建筑有三点理由:(1)三栋建机烟是90库代以后完成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渴示了日不建枫最新的发展初态。(2)它们都是在合自的地区占有特殊地应的标志性建机物。门)三座建钦师那景充某种代表性。用下健三一直被誉为是日不建筑界的旗手,是第二次世弄大战以后出现于日本的最主要人物。维康利是美国新生代建筑师,他的作吕可以…  相似文献   

2.
1.关于矶崎新矶崎新,日本建筑大师。1931年出生在日本大分市,自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以后,在丹下健三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32岁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36岁获日本建筑学会大奖,和黑川纪章、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影响世界建筑历史及现实的大师。矶崎新在设计上相当大胆,其创造力和细节设计能力成为其独特的设计标志。他所设计的建筑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重点与转折之处更显鲜明。他曾经说过,建筑学就是由建筑师所操控的  相似文献   

3.
简讯     
<正>矶崎新荣获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3月5日,日本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学者矶崎新成为2019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矶崎新由此成为第46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也是其中第8位来自日本的建筑师。矶崎新1931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195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师从丹下健三,1963年创立矶崎新设计室。截止目前,矶崎新的建筑作品已跨越60年,百余个已建成作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中东和澳大利亚。代表作品包括日本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文化基线——矶崎新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渗透中,或是在西方文化开拓新道路的探索中,今天的日本建筑都起了领先作用。在众多杰出的日本建筑师中,矶崎新富有个性的创作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走出了坚实的路,得到国际建筑界的瞩目并享有世界性的声誉,继丹下健三之后于1984年7月荣获伊利莎白女皇颁发的英国皇家建筑金奖,标志着他的创作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任延敏  张祥智 《山西建筑》2007,33(21):35-37
概括介绍了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分别对丹下健三、村野藤吾、矶崎新、黑川纪章以及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并从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中得到了对中国建筑的一些启示,从而使中国建筑师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6.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第63届理事会。中国的国际建协理事吴良镛教授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通过决议,规定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获英国皇家建筑金奖日本建筑师矶崎新(1931—)于今年七月接受伊丽沙白女皇颁发的英国皇家建筑金奖。 1884年,维多利亚女皇创立了这种当年最具世界声誉的建筑奖。该奖得主每年依例由皇家建筑师协会提名,由女皇授奖。日本获得这一荣誉的另一位建筑师是丹下健三(1965年)。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两国在建筑发展中所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由于日本建筑现代化所走过的路程及已经取得的成就,使得对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的研究以及日本建筑师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建筑界比较关心的课题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两国在建筑和文化领域的交流,我国的学术出版物陆续介绍了一些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如丹下健三、渡文彦、矶崎新、黑川纪章、原广司,安藤忠雄等以及他们的设计理论和作品,对日本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也开始有专文或专著问世,但相形之下对日本建筑师群体面貌的介绍还较少,这影响了我们从…  相似文献   

8.
信息     
<正>矶崎新荣获2019年普利兹克奖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决定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颁发给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矶崎新在5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设计并建成100余座建筑,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拥有超前的未来主义思想。在同时代的建筑师中,他拥有惊人的产量与影响力。矶崎新是第49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也是获此殊荣的第8位日本建筑师。  相似文献   

9.
早在读书的时候,我便对日本建筑和建筑师有浓厚的兴趣,日本建筑所营造的素雅纯净的空间及诸多日本明星建筑师像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安藤忠雄等都深深吸引了我.但工作后的繁忙紧张令我无暇对日本城市建筑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借着此次参加亚洲建筑师大会之机,我先后考察了北九州、大阪、京都、横滨、东京的几处著名的建筑,亲身感受了高度工业化的建筑技术支撑的高完成度项目,而日本建筑中流露出的简约纯净以及耐人品味的意境也深深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10.
杨畅 《山西建筑》2012,(30):39-40
通过分析丹下建三,安藤忠雄,矶崎新三位日本建筑师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及创作思想,探讨了日本建筑作品中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延续经验,对中国建筑的理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