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Richardson)和横带髭鲷H.mu…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青岛近海常见经济鱼类斜带髭鲷和横带髭鲷的核型,得出核型公式前者为:2n=48,2m+8sm+2st+36t,NF=58,后者为2n=48,2m+8sm+14st+24t,NF=58。斜带髭鲷核型中t5和t16对染色色及横带髭鲷核型中t7对染色体为具次缢痕的染色体。两种鱼的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4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RAPD分析中筛选出3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生235个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5.11%,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43 0;在ISSR分析中筛选出16个ISSR引物,共扩增产生119个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78%,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48 9.与其它鱼类横向对比显示,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处于中上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尾静脉抽血法对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核型公式为2n=46=4m 8sm 6st 28t,染色体总臂数NF=58,与喻子牛等对青岛近海斜带髭鲷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发现厦门斜带髭鲷染色体2倍体数2n=46比青岛的少1对,但大型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又比青岛海域群体多出一对.从而推断斜带髭鲷厦门网箱养殖群体的染色体核型2n=46=4m 8sm 6st 28t可能是从核型2n=48=2m 8sm 2st 36t通过一对非同源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罗伯逊易位,着丝点融合形成了一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形成的,进而造成斜带髭鲷不同地理种群间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4.
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线粒体DNA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距PCR法(long-PCR)测得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全长16505 bp的mtDNA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EF51420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勒氏笛鲷的mtDNA基因组全序列结构组成与其他硬骨鱼类的结果较为一致,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非编码区组成.序列比对显示,勒氏笛鲷和蓝点笛鲷(L.rivulatus)所属的笛鲷科(Lutjanidae)与黑带鳞鳍梅鲷(Pterocaesio tile)所属的梅鲷科(Caesionidae)的亲缘关系密切.勒氏笛鲷全序列虚拟酶切结果证明了以往纯化mtDNA的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RFLP)所得结果的可靠性;所开发的长距PCR引物能快速获取足量的mtDNA大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可应用于物种辨别和群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几种生态因子(温度、盐度、饵料密度和放养密度)对花尾胡椒鲷早期仔鱼(4日龄)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仔鱼的最适温度为(28±1)℃,仔鱼存活率为84 0%,生长最快.最适盐度为30,仔鱼存活率为86 2%.升高或降低盐度,仔鱼的存活率均下降.最适饵料密度为20~30个·mL-1,仔鱼存活率为78 5%,此时仔鱼的摄食量较大并且均达到饱和状态,体长增长率大.最适放养密度为5~10尾·L-1,仔鱼存活率为81 0%.  相似文献   

6.
亲鱼营养状况对花尾胡椒鲷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n 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n 3HUFA)含量为 0 1 6%、 1 2 7%、 2 36%和 3 47%的4种人工配合饲料及冰鲜杂鱼饲养花尾胡椒鲷亲鱼一周年 ,获得仔鱼后 ,在不投饵的情况下 ,比较各组初孵仔鱼在盐度 8、 1 6、 2 4和 32的水体中的存活率和饥饿耐力 .结果发现 ,0 1 6%组仔鱼的死亡高峰要比其它各组提前 2~ 3天 ,各组仔鱼在 8和 1 6盐度下的存活时间要比在 2 4和 32盐度下延长 1~ 2天 .这说明 ,亲鱼饲料中的n 3HUFA含量较低会降低仔鱼的耐饥饿能力和存活率 ,低盐度 ( 8~ 1 6)可能更适合培育花尾胡椒鲷仔鱼  相似文献   

7.
“传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16S rRNA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通过不依赖于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将渗滤液中古细菌的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选择性地扩增出来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古细菌16S rDNA的遗传变异性通过RFLP分析(限制性内切酶Hha Ⅰ和Hae Ⅲ)而得到.80个随机选出的古细菌rDNA克隆子被划分为29个不同的RFLP型(组),其中最大的5个型共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53%左右,而其余24个型的丰度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16个型更仅含有1个克隆子.有关结果表明,对克隆16S rDNA片断的RFLP分析是评估复杂厌氧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T-RFLP),观察不同地域土壤微生物构成的多态性,为法医学土壤成分分析和地域鉴别提供适当的分析方法。方法采集吉林省和重庆市两地的土壤样本,用Power Soil试剂盒提取土壤细菌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多态性区域,引物的5'端采用FAM标记。扩增产物分别用MspⅠ、RsaⅠ内切酶消化后,用3130遗传分析仪进行电泳分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主效可加护作用可乘模型(AM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MspⅠ酶切后,T-RFLP法可以明确分离重庆和吉林两地的土壤样本。RsaⅠ酶切后分离效果稍差。结论 T-RFLP法可以区分来自重庆、吉林两地域的土壤样本,为法医学土壤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大黄鱼为材料,探索及优化了影响荧光标记AFLP(fAFLP)分析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内切酶EcoRⅠ与MseⅠ各0.35 U,双酶切350 ng大黄鱼基因组DNA,依次反应4 h可得最佳效果;T4DNA连接酶2.5 U,16℃过夜连接3μL酶切产物与接头时效果最佳;以1μL连接产物作底物,EcoRⅠ与MseⅠ预扩引物分别为0.3μmol/L与1.5μmol/L时预扩效果最佳;预扩产物稀释超过100倍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时致使某些样品的电泳条带缺失.使用该体系分析了一个野生大黄鱼群体的AFLP片段的多态水平,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3种鳗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Apa I酶切反应.结果显示,日本鳗和欧洲鳗的PCR产物均出现21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美洲鳗的PCR产物出现两条DNA条带;日本鳗的PCR产物经Apa I酶切产生大小为135bp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