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研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达到心理、生理、社会的舒适。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降低因体位改变引起的生命体征变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心理、生理方面进行舒适护理。结果出院时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生理、心理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新 《河北医药》2011,33(8):1277-1278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通过实施舒适护理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继君  田秀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19+121-119,12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环境、心理、身体等几方面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60例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均出现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急救,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护理干预。从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医患纠纷出现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都顺利实施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效果、医患纠纷与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时,观察组各数据都比对照组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执行有效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减少病死率,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全程给予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护理及饮食舒适护理等的办法,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对于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介入治疗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剖宫产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从生理、心理、环境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患者在其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通过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早日康复.舒适护理大致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灵魂舒适4个方面[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88例脑梗死卧床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对策,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脑梗死卧床护理满意度;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理、文化、心理和社会四大领域舒适度;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脑梗死卧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舒适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生理、文化、心理和社会四大领域舒适度相近,P> 0.05;干预后舒适组生理、文化、心理和社会四大领域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舒适组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脑梗死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各方面的舒适度,降低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何泾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319-3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宁县人民医院350例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对其采用舒适护理。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本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特殊体位手术未发生因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舒适护理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治疗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IABP治疗,同时采用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顺利出院,2例中途放弃治疗,1例患者最终死亡;术后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为球囊破裂、1例为血栓。结论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也能争取更佳的治疗时机,若能积极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策略,可协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心理健康,患者满意率1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治疗与正确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用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42例为对照组,护理干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4.6±0.5)h、住院时间(11.4±2.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5.7±1.2)h、(15.2±3.1)d,观察组栓塞血管再通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针对病人的特点,给予病人持续人性化的关怀和细致的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环境,增进生理、心理舒适感。结果:减轻了由术后疼痛引起的并发症,将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至98.2%。结论:舒适护理强调个性化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张希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54-15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并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黄毅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94-19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间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栓再通率为92.7%,无死亡病例。2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出血,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4.9%。结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1.07%)大于治疗组(30.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满意率大于对照组的满意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沟通与首问负责制在儿科重症病人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症住院患儿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入院介绍、常规的疾病护理及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而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沟通管理与首问负责制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患纠纷、争议、护理差错、护理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问负责制、预见性沟通是前瞻性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能够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误解,有效避免医患纠纷,从而和谐医患关系,是对当前医疗形势防范医患纠纷的最好应对,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增加患儿满意度、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晏景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3,(32):144-144,14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院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共发生心律失常4例,血栓形成1例,穿刺损伤2例,尿潴留4例,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6个月进行复查,预后良好;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护理后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何爱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50-151,15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9例AMI患者,均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其中2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2.41%,24例患者的胸痛迅速消失或缓解;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6例,2例患者皮肤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瘀斑,未见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结论在AMI溶栓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AMI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