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因及诊治分析。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38例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18例以部分发作为主。经颅脑CT、MRI检查,均可以发现梗死灶,其中41例脑叶梗死、7例内囊梗死、3例丘脑梗死、1例壳核梗死,以及4例多发性梗死。经过相应治疗后,46例得到完全控制,其中早发性癫痫17例,迟发性癫痫29例。结论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规范、系统地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药物和常规治疗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26例,观察其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并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3例未按规律服药间断有部分发作,3例强直-阵挛持续状态中2例死于脑疝及全身衰竭.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层病变更易引起癫痫,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作频繁者、迟发性癫痫及部分性发作者,均予以常规抗癫痫治疗,有1例服药3~6个月后自行停药,症状复发,有1例服药9个月以上自停药,随诊期间未复发;其余患者均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及时控制,会加重病情,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治疗大多有效,疗效满意;抗癫痫药物应用注意根据发作类型用药,多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忌突然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人脑梗塞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及发作时间 ,发作类型 ,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治疗与转归。方法 总结分析 5 6例老年人脑梗塞继发癫痫的临床、CT资料。结果 癫痫病发生率 9 0 % ;分别为早期癫痫与迟发性癫痫 ,而以迟发性癫痫为主 3 9例 (70 9% ) ;发作类型以局限运动为发作为主 3 6例 (64 9% ) ;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 ,病变多位于大脑半球叶 42例 (75 9% ) ,而以额叶为主。结论 老年人脑梗塞继发癫痫发病率高 ,经抗癫痫药物治疗 ,绝大多数能控制  相似文献   

5.
安邦  陈应学 《河南医药信息》2003,24(4):12-12,14
目的 研究老年人脑梗塞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及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治疗与转归。方法 总结分析56例老年人脑梗塞继发癫痫的临床。CT资料。结果 癫痫病发生率9.0%;分别为早期癫痫与迟发性癫痫,而以迟发性癫痫为主39例(70.9%);发作类型以局限运动为发作为主36例(64.9%);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病变多位于大脑半球叶42例(75.9%)。而以额叶为主。结论 老年人脑梗塞继发癫痫发病率高,经抗癫痫药物治疗,绝大多数能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其中无效2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d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早发型癫痫可采取短程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型癫痫多由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需长期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76例患者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的关系与预后等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无癫痫发作的7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变化。结果①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1.1%(76/682),其中早发性癫痫59.2%(45/76),迟发性癫痫40.8%(31/76);②皮层病灶继发癫痫60.5%(46/7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9.5%(30/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局限性运动性发作40例(52.6%),其中早发性发作14例,迟发性发作26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1例和癫痫持续状态5例(47.4%)中,早发性发作26例,迟发性发作10例。(4)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占61.8%(47/76),缺血性卒中占38.2%(29/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癫痫组显著进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于对照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扈明侠 《医药导报》2001,20(9):573-57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经CT证实脑出血后继发性癫痫48例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早期癫痫发作20例,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作次数少,迟发癫痫28例,以局部发作多见,发作较频。按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4例,大脑脑叶31例,小脑脑干2例,需坚持服抗癫痫药33例,结论:大脑脑叶出血易继发癫痫,小脑脑干出血继发性癫痫少见,脑出血后早期发作癫痫常通过降低颅内压,注射地西泮可缓解,复发较少,迟发性癫痫易反复发作,需坚持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5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时间、类型,卒中类型,癫痫与病灶部位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7.39%(58/785),其中,早发型癫痫占81%(47/58),迟发型癫痫占19%(11/58);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占72.34%(34/47),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占72.73%(8/11);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占68.97%(40/58),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31.03%(18/5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层病灶多见;早发型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癫痫类型、发生时间及癫痫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大小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显著高于迟发性发作(P<0.01),早期发作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为主,占64.2%(P<0.01);且大脑皮层卒中者显著高于皮层下卒中者(P<0.01);较大病灶者显著多于较小病灶者(P<0.01);部分发作患者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占66.7%(P< 0.05),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主要为出血性脑卒中,占84.6%(P<0.01).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性为主,且与卒中类型、部位、大小有关,了解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症状及特点.方法 对682例脑卒中病例中58例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5%(58/682).其中早发癫痫66.5%,迟发癫痫34.5%.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在病灶部位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癫痫的原因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发型癫痫预后差,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癫痫均应给予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2例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从2009年2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癫痫和脑卒中类型、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癫痫病灶等情况,以对脑卒中继发癫痫进行分析。结果早发型患者中全身发作的比例高于迟发型,但部分发作的比例低于迟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患者中以出血型脑卒中比例较高,同时迟发型患者则以缺血型癫痫为主(P〈0.05);早发型癫痫患者的大部分病灶位于皮质层,而迟发型患者则更多病灶位于非皮质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患者中有5例死亡,其余经过治疗后未见发作。迟发型患者中3例控制效果不佳,癫痫再次发作,其余患者控制良好,未见再次发作。结论影响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因素比较多,和脑卒中类型、癫痫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相关,而癫痫发作的类型又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短期治疗或者维持治疗,会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预后的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96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类型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范围、部位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56例,女40例,年龄40~82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中,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生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治疗结果良好.结论 本组病例的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多见,抗癫痫治疗有效同时应处理好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陈辉 《安徽医药》2001,5(4):270-271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52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16.99%,其中2周内早期癫痫为9.15%,2周后迟发性癫痫为7.84%。卒中后癫痫的常见病损害部位为皮质、脑叶及蛛网膜下腔等结构。卒中后早期癫痫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发作形式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梗塞多见,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十分常见,应提倡对其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青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2-1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5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其余35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以全身强直性痉挛性发作病死率最高。结论长期、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复发。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应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表现和随访结果再进一步确定停药时间。  相似文献   

16.
探讨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发病特点、预后。对65例卒中后癫痫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率、癫痫发作时间与患者脑卒中的类型和病灶范围的关系,癫痫发作的预后。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的类型、病灶的范围有关,迟发性癫痫预后较差,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我院102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5.3%,早发性多见占68%,迟发性占32%;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生率最高35%,卒中累及皮质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性为主,部分性发作常见,且与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相关,出血性脑卒中,位于皮质发生率较高,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积极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6例无癫痫病史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分析继发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27.1%(64/236)。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者易发生,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卒中是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观察和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助于减少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脑梗死部位进行判断,调查癫痫发作时间、癫痫发作类型等。本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脑梗死方案配合抗癫痫治疗:卡马西平以口服的方式治疗部分癫痫患者;丙戊酸钠以口服治疗方式对全面癫痫进行治疗;地西泮注射液或苯巴比托注射液以肌内注射的方式治疗癫痫持续发作患者,对患者单药治疗无效的可考虑联合用药。结果本文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病率为4.12%;男女患者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发型癫痫占60.71%,迟发型癫痫占39.28%。本文有额叶梗死8例,顶叶梗死6例,颞叶梗死24例,顶枕叶梗死2例,小脑梗死2例,颞顶叶梗死2例,基底节区梗死12例。进行脑电图检查可得出:异常患者52例,例正常患者。34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其余32例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已得到控制,而迟发型癫痫22例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男女发病比例之间不存在差异,皮质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发病率高。对于早发型癫痫患者可行短期抗癫痫治疗,迟发型癫痫患者可给予长期正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87例中33例首发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结果 60岁以上首次癫痫发作的33例占同期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87例的17.65%,男性多于女性,脑血管病为主要原因,脑血管病2周内继发癫痫发作13例,发作次数1-3次,仅4例需用抗癫痫药,2周后继发癫痫发作15例,发作较频,全部需服抗癫痫药。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为主(57.58%),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在皮层的发生率最高(54.55%)。结论 老年癫痫发作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