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空冷塔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为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环境风速对间接空冷系统性能影响机理,以某600 MW超临界机组SCAL空冷塔为对象,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模拟了空冷塔内、外流场随环境风速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环境风速下空冷塔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出口阻力增大,塔内温度场、塔内外压力场受风速影响较大,塔内烟气流动轨迹基本保持相似;并得到了各扇段及塔整体性能参数随环境风速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间接空气冷却塔(间冷塔)除受环境风速影响外,其周围的建筑物对其换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某电厂600 MW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为有效提高间冷塔的换热效率,建立了间冷塔几何及数值计算模型;采用Fluent软件中多孔介质模型和Heat Exchanger Model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环境风速对间冷塔换热的影响;对间冷塔周围有建筑物和无建筑物时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环境风时,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对塔换热性能无影响;有环境风时,间冷塔周围有无建筑物的换热性能都随风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加,但是两者的最小值不同,无建筑物为12 m/s,有建筑物5. 5 m/s;建筑物对大风情况下间冷塔的换热性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空冷岛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冷岛采用地下进风的方式,分析了该方式在改善凝汽器传热性能、降低汽轮机背压等方面的优越性;计算了散热器在不同迎面风速下的传热系数,对比分析了环境风温、风速及翅片表面积灰分别对两种布置方式下凝汽器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平均风速3 m/s的情况下,采用地下进风方式,可使凝汽器压力降低10~14 kPa。  相似文献   

5.
国内最大空冷塔的带肋筒壁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城电厂二期工程空冷塔的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且其风筒筒壁均匀布置80条凸肋,这给筒壁的测量和模板的配置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筒壁的半径大,混凝土的浇筑量较普通水塔的大,工期紧,应用了2台先进的平桥机械作为筒壁施工的垂直运输机械,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的高Rek-ε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应用软件FLUENT对空冷塔内外部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和总结了外界环境对塔内外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以及散热性能规律的影响,得到了各种工况下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图谱,为提高空冷塔运行效率提出理论依据,对掌握空冷塔的运行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台300MW空冷机组为例,简要介绍了直接空冷与间接空冷方案的特点,详尽分析了两种空冷方式的工程造价以及运行经济性,从理论上确定了我国煤炭资源不同地区火电厂适合的空冷选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空冷散热器空气侧、水侧和管壁的热平衡偏微分方程,采用改进欧拉法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求解。获得了迎面风速、循环水质量流量和入口水温阶跃变化时散热器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变量变化程度对散热器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变量阶跃变化时,变化程度越大,对应的动态响应曲线变化幅度也越大。迎面风速增加时,空气和循环水出口温度降低;循环水质量流量和入口水温增加时,空气和循环水出口温度均增加。迎面风速和循环水质量流量越大,动态响应时间越短;循环水入口水温变化时,动态响应时间不变。  相似文献   

9.
环境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某300 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建立了空冷岛和逐个空冷单元的分步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环境风对不同位置空冷单元的影响规律,计算了环境风对空冷凝汽器换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空冷平台迎风侧和左右两侧的边缘空冷单元受环境风的影响最为严重。以9 m/s风速为例,最优风向的换热效率比最不利风向的换热效率高出18.4%,建筑物会影响空冷凝汽器的换热。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某发电厂一期2x300MW工程为依托,通过对直接空冷、三塔合一表凝式间接空冷进行设计方案及静态投资方面的分析,从而为同类型空冷机组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侧风环境下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周向进风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随着外界侧风变化的规律,整个研究在一个热态模型冷却塔试验台上进行.研究表明:无风时,塔底周向进风是均匀轴对称的,即塔内填料各处的传热传质性能也是轴对称分布的.但侧风环境下,外界侧风破坏了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的轴对称分布规律,侧风风速大于0.2m/s时各处进风越不均匀.与无风工况相比,当侧风风速为0.5m/s时,迎风面进风口风速为无风时的1.875倍,而背风面进风口风速仅为无风时的30%.因此,外界侧风影响了进入塔内的总体通风量,恶化了塔内的传热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冷却塔的运行状况对电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环境侧风严重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以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和冷却塔内传热传质的物理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冷却塔进风口附近空气动力场的分布规律,同时进行了实型塔的现场测量,与模拟结果对比.该方法可定量评价冷却塔的运行状况,为冷却塔通风量和进风阻力的计算,以及冷却塔全面优化设计和改善冷却塔的冷却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风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术语存在的使用混乱问题,按不同的工作介质或不同的冷却产出介质媒介,将风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分为两类,并分别介绍了冷却排风(内冷)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如板翅式、管式、热管式、转轮式、露点式等5种结构形式,及冷却水(外冷)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冷却塔与表冷器联合供冷基本形式,即为风侧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中的使用提供基本的诠释,使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火电站哈蒙系统的热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火电站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的构成与特点。以太原第二热电厂200MW空冷机组的哈蒙系统为例,对其空冷散热器“∧”型组件及干冷塔进行了热力计算,绘制了该系统的冷却特性曲线。计算方法简便实用,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地铁站冷却塔设置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低速电机驱动旋转布水装置的间接蒸发冷却器,在两种布置方式下,对其换热性能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运用正交实验法对较优布置方式下影响换热器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喷嘴与蒸发冷却器的间距、两组换热管束间距均存在最佳值,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优于单侧旋转布水;换热器平行气流布置且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为较优布置方式,此时,换热器换热量随喷水量、转速、空气速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以及喷水温度、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中,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换热器换热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因素对其换热的影响从主到次顺序为:喷水量、空气温度、空气速度、喷水温度、转速、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16.
对吸收器风冷方式进行探讨,并利用CFD软件对双排风冷垂直管吸收器的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下翅片表面流体流动特性和换热性能。获得的结论对于风冷吸收器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冷却塔的冷却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冷却塔的冷却特性,首先根据热湿交换的理论建立了热湿交换的相关方程,并据此计算了在不同条件下在逆流式冷却塔内单个下落的水滴与周围空气所进行的热湿交换的效果,并对计算结果逐项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了冷却塔的一维换热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冷却塔内的填料层的高度、水降落所持续的时间及空气和水的质量流量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闭式冷却塔内各参数。即空气焓值、含湿量、冷却水温等的分布情况;探讨空气入口参数、空气质量流量、喷淋水量对闭式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对闭式冷却塔内部换热机理的分析,建立描述冷却塔内传热传质性能的数学模型,并得到模型的解析解.结果闭式冷却塔结构参数不变时,随着入口空气湿球温度的升高,冷却水出口温度升高;随着空气质量流量和喷淋水量的增加,冷却水出口温度降低,但是变化斜率逐渐减小,即存在着一最佳喷淋水量和空气质量.结论利用闭式冷却塔数学模型的解析解,可以实现分析空气和喷淋水参数对闭式冷却塔供冷性能的影响及各参数沿闭式冷却塔高度的分布情况,为闭式冷却塔的结构设计及性能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位冷却塔是在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冷却塔。介绍了高位冷却塔的结构原理;比较了在无环境侧风以及各种常见风速下,高位冷却塔塔内外空气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侧风对高位冷却塔有不利影响,应该从消除或减少侧风对冷却塔塔内外流场对称性的破坏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