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常规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成都市2008年水稻丰产工程示范的产量汇总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产量位次与其高稳系数位次是不相同的.Ⅱ优D069、Ⅱ优3213、冈优99.14不仅高产而且稳产,适宜在成都平原大力推广.Ⅱ优498在推广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区和使用适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区域试验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区试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传统的方法是用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减产百分比、位次等评价一个品种的高产性,用Eberhart -Russell及范廉介绍的回归分析法评价品种的稳产性。而高稳系数法 (HSC)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可对品种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第二种方法简便、明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能更好地反映品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用高稳系数分析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评价了1996-1997年度黄淮麦区旱地组13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结果表明:运92-22即高产又稳产;T9306,山农242017在稳产的基础上可夺得高产;临抗1号,山农342725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较差;而临旱485,临旱447,冀9682在不良的环境中可以保持稳产。通过分析证明,用高稳系数法可以综合地反映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4.
高稳系数法评价花生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自可  华福平  刘海萍 《种子》2005,24(5):78-78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居于第1、2位的濮8030、濮8908两品种(系)高产性稳产性俱佳;开农36、郑9001产量稳定性差,宜适在安阳、焦作、郑州地区种植.开农35、郑9043产量低,没有高产适应区.  相似文献   

5.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5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的10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及稳定性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高稳系数才能综合表示参试品种的高产性与稳产性。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在川东北丘陵区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开展了11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Q优28、宜香10号、川谷优918、内5优317、健优388、冈优558、川香优37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冈优725,比较适宜在川东北丘陵区种植。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尤其以内5优317和川香优37表现最优,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分析了19个红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同时对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丰2号是一个兼具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次之,冀红9612是丰产性好于稳产性的品种;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也证实HSC法比方差分析更能客观反映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1~2002年国家东北区春小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可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是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产多抗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烟农173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2012—2015 年度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烟农173’和对照‘济麦22’在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采用区域试验中常用的高稳系数法(HSC)和变异系数法(CV)2种方法测定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烟农173’试验平均产量为8894.6 kg/hm2,较对照增产5.6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高稳系数和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11.08 和7.33,均低于对照的16.22 和7.74,具有高产与稳产的双重性;籽粒角质、商品性好、中筋品质优。‘烟农173’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种植前景广阔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选育的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6号。丰产性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稻瘟性、抗逆性强。1998—2002年经全省区域、生产试验产量较对照增产11.79%。居参试品种(系)首位,于2003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6号。该品种是利用现有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组配杂交组合。加强自然选择和亲本多优集成的方法选育而成。结合配套栽培技术。一般产量达到7600~8500kg/hm^2。通过产量因子分析。采用高产栽培措施,高产地块可达到95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