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通海地震的震源体过程、空间分布的时序特征及其对周边三角形构造块体内的地震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探讨了通海地震迄今30年来通海地震震源影响区内以该震开始而以武定地震结束的地震活动过程,指出未来几年内本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会呈逐渐减弱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通海地震序列、地震裂缝带、震源机制结果和前震等资料,首先分析了通海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详细地讨论了通海地震的孕育过程。由于地幔物质的移动,先使余震深度剖面的下界面发生位移,在一个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早在5年前出现“先驱破裂”,加速岩石应变,并导至沿着曲江裂断滑动,发生主震。余震活动的空间图象,可以用布雷斯等人的破裂和光弹模拟实验结果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收集整理了2018年云南省通海县2次5.0级地震造成的31名受伤人员详细资料,对受伤人员空间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伤情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通海地震受伤人员具有震感较强区域和人口稠密区受伤人数多、女性和老年人受伤率较高、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居多等特征;同时,从致伤直接原因、地震强度、发震时间、人口密度、余震序列等方面对本次地震受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害叠加、震区人口密度高、发震时间在深夜、灾区群众对地震反应较为敏感等因素是造成此次地震人员受伤较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970年1月5日在我国云南省通海发生了一次7.7级强烈地震。在该震区地震前后做了一些大地测量的复测工作。地震前十年期间沿水准测线在曲溪盆地处产生了一个相对下沉区,跨曲江断裂处产生南盘相对于北盘下降的现象。地震时的地面垂直形变发展了地震前的特征,形成了更强烈的差异运动。地震时的地面水平形变表现为断裂两侧的水平顺扭的错动,相对错动量为2米。即通海地震的地形变是以水平错扭为主的。地震前后的地形变现象,表明了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的应力活动方式为:以顺时针水平错动为主兼有北盘相对南盘上逆的斜冲。  相似文献   

5.
闻满华 《地震研究》1990,13(2):131-138
本文将地震系统作为开放系统进行研究,认为系统和外界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导致孕震区滑向不稳定的非平衡态,然后在各种涨落扰动下发生地震。本文研究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1976年龙陵、宁蒗地震、1974年昭通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孕震区,得到大震孕育调整模型,大震前地震开放系统熵值曲线变化特征,可作为大震预报指标应用于日常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讨论拟稳平差的数学模型和物理依据出发,提出了以震中作为不动点的计算方案。通过多种平差结果的比较,对通海地震的水平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其他资料相配合,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通海地震的水平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7.
《地震研究》2021,44(4)
利用2017年1月31日—2019年12月1日云南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连续波形资料,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提取了14个台站对当天经验格林函数与参考经验格林函数的直达瑞利波走时偏移来研究2018年通海5.0级、墨江5.9级地震震源区的波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海5.0级和墨江5.9级地震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震源区地壳介质速度的变化。地震发生前后,穿过地震震中和震中附近的部分台站对的瑞利波走时偏移在地震发生前的20余天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特征,且短期内走时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但异常幅度大小和异常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异常台站对走时偏移变化形态为"V"或双"V"型结构,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了第1个"V"型的前端。多台站对组合的平均走时偏移结果显示,两次地震造成的震源区波速的异常持续时间大概都为260 d(通海地震略长于墨江地震),但墨江地震造成的最初的走时偏移变化量和持续时间均高于通海地震。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墨江5.9级地震前预测意见和预测资料,认为云南地区M≥5.5地震平静异常突出,M≥5.0地震连续间隔时间达200天以上,通海2次5.0级地震震级偏小是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通海地震的指示意义、前兆异常M≥5.7地震中期和M≥5.0地震短临综合预测指标是判断地震短期可能性的主要依据;1900年以来,通海50km范围内M≥5.0地震后云南地区发生M≥5.0地震优势对应关系和GNSS表征的区域面应变变化特征为地点判定提供了线索。墨江5.9级地震的预测经验及资料的论证丰富了对地震孕育复杂性的认识,为震例积累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地震科学学术交流、探索地震前兆特征和规律、促进地震科学研究和观测工作,云南省地震局于1月5日至8日在昆明召开了通海地震学术讨论会。省内外地震局(队、所)、大专院校、有关部门等24个单位的一百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共收到科学论文77篇,其中有63篇在会上进行宣读。这些论文内容比较  相似文献   

10.
钱兆霞 《地震学报》1983,5(3):313-322
本文分析了云南地区(通海、永善、龙陵、宁蒗、普洱)五次 Ms6.7大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发现:(1)大震前一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内中强地震活动明显加强,年频度达 n(MS4)20次/年,n(MS5)6次/年;(2)同时区域内 b 值相应下降;(3)大震前数月至一年内中强地震活动由原来的大范围散布状态逐渐向未来震中收缩,有的地震(如龙陵、通海地震)的前震,收缩为交叉带状.这些特征可能与云南地区的地壳构造格局和孕震过程有关,文中称这些中强地震为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