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循环泵法兰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早期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使用有误,加上受海水中的氯离子腐蚀引起奥氏体不锈钢螺栓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并扩展所致。  相似文献   

2.
某S30408不锈钢U形螺栓使用约0.5 a(年)后就发生了断裂。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拉伸试验、金相检验、非金属夹杂物测试、断口分析及能谱测试等方法对该U形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S30408不锈钢U形螺栓在冷加工硬化时产生了残余应力,后又叠加了工作应力,再加上在潮湿的腐蚀环境下工作,螺栓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该U形螺栓断裂。  相似文献   

3.
某高压电器产品中06Cr19Ni10不锈钢关节轴承零部件在使用数年后发生断裂。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扫描、能谱分析、晶间腐蚀试验等进行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在富含氯离子沿海大气环境中工作、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是造成断裂的主要原因,零件为有铸造缺陷的铸件、碳含量超标、固溶处理不良、表面加工粗糙等是发生应力腐蚀断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宏观及微观断口分析、金相检验与化学成分检测等方法,对某铬一镍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补偿器的腐蚀开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铬一镍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在氯离子含量超标的环境中服役,并承受来自于波纹管自身加工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工作应力以及装配应力,最终导致波纹管补偿器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5.
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后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表面纳米化和未经表面纳米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的样品分别进行点蚀实验和应力腐蚀对比实验,在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分别测出它们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后抗点蚀性能下降,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对应力腐蚀断口的SEM 分析发现,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断口有明显分区现象,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开裂通道既有穿晶型也有沿晶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宏观及微观分析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炼油厂裂化车间4台热交换器不锈钢管束先后发生大面积断裂的性质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热交换器管束断裂是由在交变载荷和腐蚀介质作用下发生的由外向内的腐蚀疲劳开裂引起的;腐蚀疲劳裂纹起始于管外壁的点蚀坑等应力集中处,促进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管束外部介质主要是Cl-和H2S;裂纹先以腐蚀疲劳开裂方式扩展,而后又呈典型的应力腐蚀开裂方式继续扩展,当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达到管束断裂强度时便发生断裂。最后提出了预防管束断裂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某油田抗硫油管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管在硫化氢的腐蚀作用下,首先在管壁上产生局部腐蚀,继而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微裂纹并扩展,最终发生应力腐蚀断裂。最后,通过实验室模拟井况条件试验,提出了选择合适材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断口分析、腐蚀产物及受力情况分析等,对某电厂机组的隔板汽封GH4169弹簧片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簧片断裂的性质为应力腐蚀开裂,主要原因为弹簧片运行环境中有大量的腐蚀性介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勘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不锈钢制高温高压染色机壳体破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壳体破裂的原因是304不锈钢制染色机壳体在含有高浓度氯离子的染液环境中,并在操作应力及焊接残余应力的联合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等手段对某断裂失效的S135钻杆进行了材质理化检验;采用SEM和EDS分别对断口形貌及表面腐蚀产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钻杆的材料性能符合APISpecSD规范要求,钻杆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腐蚀。  相似文献   

11.
LY6铝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斌武  李松梅  刘建华 《材料保护》2004,37(11):15-16,47
探讨LY6合金的局部腐蚀行为对扩大其应用范围意义重大,采用加速腐蚀试验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经自然时效处理的LY6铝合金在含Cl-的典型环境中的点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和剥蚀等局部腐蚀行为,并讨论了它们的机理和相互关系.在试验环境下,LY6铝合金对点蚀、晶间腐蚀、剥蚀和应力腐蚀断裂都存在敏感性,合金中S相(Al2CuMg)、θ相(CuAl2)及MnAl6等第二相的存在是发生上述局部腐蚀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合金的剥蚀是一个从点蚀发展到晶间腐蚀,然后在应力协同作用下发生破坏的过程.恒载荷应力腐蚀拉伸法和断口形貌观察发现,LY6铝合金应力腐蚀断裂是由于阳极溶解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金属铀的水蒸气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建伟  罗丽珠  帅茂兵 《材料导报》2017,31(13):17-24, 32
金属铀是一种重要的核材料,在国防工业和能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高化学活性,当贮存环境中含有微量水蒸气时容易发生腐蚀而影响其使用性能。为深入认识金属铀在含水环境中的腐蚀老化过程,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围绕腐蚀产物、腐蚀动力学以及腐蚀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金属铀与水反应过程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氧化铀缺陷结构、金属铀微观结构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O_2的氧化抑制机理等方面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海水介质中缓蚀剂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杜敏  高荣杰  公萍 《材料保护》2002,35(3):7-10
介绍了国内外海水介质中缓蚀剂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海水介质中缓蚀剂的研究开发情况,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硅含钼铜不锈钢的组织及其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了新型高硅含钼铜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研究了该铜的显微组织及其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Cr,Ni,Mo,Cu,Si多元合金化的新型铸造不锈铜,经1150℃×2h水冷固溶处理后,具有良好的耐均匀腐蚀行为、较小的晶间腐蚀倾向与较高的抗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影响钨酸盐复合海水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对钨酸盐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0~60℃、pH值为6~10、海水浓缩倍数在0.5~2.0时,添加复合缓蚀剂及不同杀菌剂对已腐蚀的试片缓蚀率变化幅度不大,均有很好的适应性;钨酸盐复合缓蚀剂主要体现的是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作用,24 h后的缓蚀率比40 min后测得的缓蚀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油田使用缓蚀剂存在油中溶解度大,缓蚀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密闭搅拌法对多种现有缓蚀剂进行了乳化性、水溶性、缓蚀剂效果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新型ZYC-1型水溶性缓蚀剂.应用表明,油井及端点投加该缓蚀剂后,在投加量较小的情况下,总铁及腐蚀速率均有明显降低,缓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失效分析及防腐控制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破坏类型及腐蚀特征 ,分析探讨了航空结构材料的腐蚀使用环境及主要腐蚀原因。结合实际维修工作 ,提出了结构腐蚀损伤部位的修理方法及防腐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土壤腐蚀模拟加速实验箱,进行了Q235碳钢在滨海盐土中的恒温恒含水量、温度交变和含水量交变三种土壤腐蚀模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下同)含水时,碳钢表面由局部腐蚀逐渐发展为不均匀的全面腐蚀,其余含水条件下,其主要表现为均匀腐蚀。Q235碳钢在70℃的腐蚀速率明显高于50℃,同一温度下,Q235碳钢在10%含水土壤中的腐蚀失重最大。在恒温恒含水量加速实验中,随时间增加其腐蚀电位逐渐升高,在含水量交变和温度交变实验中,腐蚀电位和氧化-还原电位随土壤含水量减小、温度降低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9.
缓蚀剂在HCl-H2S盐水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合成的HGZ缓蚀剂对HCl-H2S盐水体系中碳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其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HCl-H2S盐水介质中,HGZ对于碳钢是性能优异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20.
全毅 《材料工程》1997,(8):42-42
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对MCrAlY涂层抗低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形成的氧化铬膜提高了涂层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