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64例,将其分为轻症AP组41例(MAP组)、重症AP组23例(SAP);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3和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入院第1天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P<0.01),其中SAP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入院第3天时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α水平均明显升高达到峰值;经常规治疗后(入院第7天),两组HCY、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的发生、发展相关,早期密切观察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变化对评估AP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AP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联合应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将17例确诊为AP的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例,并于入院后第1、2、3、4、5天连续监测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 SAP组患者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2天起较MAP组显著升高,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和入院后第5天较MAP组显著升高(P < 0.05).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4天起与血清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AP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自第2天起与IL-1β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与AP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在判断MAP和SAP以及衡量AP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长武 《山东医药》2011,51(3):60-61
目的 观察TNF-α、IL-6及IL-8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AP患者(AP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7d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及TNF-α、IL-6及IL-8水平,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P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SAP)者显著高于轻症(MAP)者(P均〈0.05);治疗7d后AP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其中SAP患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IL-8均与A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AP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Pentraxin 3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48例AP患者,含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5例.在入院后第1、3、5天收集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Pentraxin 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入院第1天,AP患者Pentraxin 3即达到峰值(P<0.01),随后逐渐下降,其峰值早于CRP; SAP患者Pentraxin 3水平明显高于MAP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第1天Pentraxin 3与TNF-α、CRP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entraxin 3可能是一个较好的SAP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IL—lβ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患中的变化,探讨其在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AP患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联合应用Ranson标准、APACHE I评分和Batthazar CT分级系统将17例确诊为AP的患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4例,并于人院后第1、2、3、4、5天连续监测患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 SAP组患内毒素水平于人院后第2天起较MAP组显升高,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于人院后第1天和人院后第5天较MAP组显升高(P<0.05)。AP患血浆内毒素水平于入院后第4天起与血清TNF—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AP患血浆内毒素水平自第2天起与IL—1β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内毒素及其诱生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与AP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在判断MAP和SAP以及衡量AP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均24 h,根据相关分类诊断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轻症AP(MAP)与重症AP(SAP)2组,其中MAP患者59例,SAP患者51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比较各组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在凝血功能方面,NC组与MAP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mer)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均明显高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NC组与MAP组的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RHI明显低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增强指数(A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方面,NC组与MAP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IL-6、TNF-α均明显高于NC组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ACHEⅡ评分方面,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RHI、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P0.05);SAP组患者的PT、APTT、FIB、D-Dimer、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9、0.61、0.32、0.37;P0.05);RHI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27;P0.05)。[结论]MAP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基本正常,而SAP患者出现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且与患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观察AP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严重程度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stiti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止血、补液等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氧化苦参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第4天和治疗第7天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的变化。同时评价2组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第4天时2组TNF-α、IL1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时,以上3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13~2.58d。[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早期抑制AP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I,1和II,6的水平,从而控制炎症的发展,尽早减轻AP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大黄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并对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均P〈0.05);血淀粉酶下降较快(P〈0.05);第1周APACHEⅡ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时P〈0.01;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临床治愈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应用大黄治疗SAP能显著缓解临床表现,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S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硫化氢(H2S)、Apelin-36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栓弹力图参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4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5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浆H2S、Apelin-36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栓弹力图参数,分析H2S、Apelin-36水平与血栓弹力图参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血浆H2S、Apelin-36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MAP组和对照组,且MAP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的最大振幅(MA)值、凝血块强度(G)值大于MAP组和对照组,凝固角(α)角大于对照组(P<0.05),MAP组的α角、MA值、G值大于对照组(P<0.05);AP患者血浆H2S水平与血凝时间(R)值、血块成型时间(K)值、Apelin-36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α角、MA值、G值、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Apelin-36水平与R值、K值、α角、MA值、G值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AP患者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障碍,H2S与Apelin-36在AP患者血浆中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H2S表达水平与部分血栓弹力图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江明 《山东医药》2010,50(34):56-57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28例重症AP(SAP组)、32例轻症AP(MAP组)入院后第1、3、7天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CT。结果 SAP组、MAP组不同时点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SAP组不同时点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均〈0.05)。根据血清PC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低浓度组无并发症发生,中浓度组发生休克、上消化道出血、DIC各1例,高浓度组分别为6、5、4例,高浓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1)。结论 AP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检测PCT有助于AP病情的判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黄汤剂灌胃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3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汤剂灌胃;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淀粉酶值,血TNF-α、IL-6、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黄汤剂灌胃治疗AP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79例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AP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脉注射,1次/d,共10d,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IL-6、TNF-α、SOD、MDA水平及CTS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MDA水平及CTSI、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而血清SOD则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SOD水平与血清IL-6、TNF-α水平及CTSI、APACHEⅡ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20、-0.538、-0.422、-0.661,P<0.01);血清MDA水平与血清IL-6、TNF-α水平及CTSI、APACHEⅡ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05、0.796、0.473、0.809,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常规疗法,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及TNF-α水平与AP病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AP患者(SAP15例,MAP15例)入院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和TNF-α水平,并以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MAP患者和SAP患者在入院第1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AP患者第1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明显低于MAP患者(P<0.01),但第7、第14天的水平却高于同期MAP患者(P<0.01)。伴有脏器功能损害的SAPⅡ级患者在第1天的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也较没有脏器损害的SAPⅠ级患者低,但在第7、第14天的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则高于SAPⅠ级患者(P<0.01)。MAP与SAP患者在入院第1、7、14天的外周血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患者的水平高于MAP患者,SAPⅡ级患者又高于SAPⅠ级患者。结论早期测定内毒素核心抗体和TNF-α水平可能是评估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及TNF-α水平与AP病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AP患者(SAP 15例,MAP 15例)入院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和TNF-α水平,并以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MAP患者和SAP患者在入院第1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AP患者第1天的外周血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明显低于MAP患者(P<0.01),但第7、第14天的水平却高于同期MAP患者(P<0.01).伴有脏器功能损害的SAPⅡ级患者在第1天的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也较没有脏器损害的SAPⅠ级患者低,但在第7、第14天的内毒素核心抗体水平则高于SAP Ⅰ级患者(P<0.01).MAP与SAP患者在入院第1、7、14天的外周血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患者的水平高于MAP患者,SAPⅡ级患者又高于SAPⅠ级患者.结论 早期测定内毒素核心抗体和TNF-α水平可能是评估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联用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7例AP患者,按照病情分为轻症AP(MAP)组(n=61)及重症AP(SAP)组(n=56),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AP患者BISAP评分,并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CRP、TNF-α,分析上述指标评估A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MAP组患者BISAP评分低于S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RP水平、TNF-α水平高于MAP组,MAP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BISAP评分高于器官衰竭患者,器官衰竭患者高于胰腺坏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示,BISAP评分预测SAP患者、死亡患者的AUC分别为0.848、0.891。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BISAP评分与血清CRP、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CRP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BISAP评分可有效评估AP患者病情及预后,联合血清CRP、TNF-α水平可进一步了解病情进展状态,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MODS患者34例,常规治疗后行CRRT。根据随访患者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19例、死亡组15例。分别在CRRT治疗前,治疗后6、12、18、24、48、72 h检测两组IL-1β、IL-1Rα、IL-6、TNF-α、IL-10、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同时各时点进行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存活组CRRT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0.01),血清sTNFR1/TNF-α明显升高(P〈0.01);死亡组IL-1Rα在12 h明显升高(P〈0.01),TNF-α在6 h明显下降(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TNF-α水平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存活组中APACHEⅡ评分在48、72 h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或〈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能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在48、72 h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血清IL-6、TNF-α、IL-10水平以及sTNFR1/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3、0.747、0.864、0.752,P〈0.05或〈0.01)。结论 MODS患者应用CRRT后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降低,血清sTNFR1/TNF-α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预测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期的心率变异性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降钙素原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1例SAP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5 min心电图数据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检测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入院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分析心率变异性和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41例SAP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胆源性20例,酒精性7例,高脂血症性9例,其他病因5例.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455 μg,/L、334μg/L、0.3 pg/L.APACHEⅡ评分为11 ~18分,平均14分.心率变异性的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分别为205.6、52.9、11.0 ms×ms,标准化低频功率(nLF)、标准化高频功率(nHF)分别为36.6、10.2 nU,低频高频功率比例(LF/HF)为3.4.nHF与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9、0761、0.480、0.346,P<0.01或<0.05).LF/HF与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5、-0.708、-0.325,P<0.01或<0.05),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nLF与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 SAP患者血清TNF-α、IL-6、降钙素原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玉魁 《山东医药》2006,46(11):47-48
将37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观察Ⅰ组(出血坏死型,17例)、观察Ⅱ组(水肿型,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两组入院当天及综合治疗1周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观察Ⅰ组、Ⅱ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观察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1);治疗后观察Ⅰ组PCT水平明显高于Ⅱ组及对照组(P均〈0.01),而观察Ⅱ组PCT水平接近正常,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提示血清PCT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6)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B组(n=6)同时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透析)后48h 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住院(透析)6天后上述指标。结果B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A组(P均〈0.05)。A、B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05),且B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殷常康 《胰腺病学》2007,7(3):157-159
目的检测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含量,探讨其与AP严重程度及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方法38例AP患者按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分为MAP组16例,SAP组22例。其中ARDS 12例。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测定AP患者发病后第1、3、7天血清PCT含量,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MAP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PCT含量分别为(1.68±0.58)μg/L、(2.05±0.68)μg/L和(0.45±0.25)μg/L,SAP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PCT含量分别为(2.59±1.10)μg/L、(4.15±1.22)μg/L和(5.29±0.96)μg/L,ARDS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PCT含量分别为(4.37±1.15)μg/L、(5.80±1.53)μg/L和(7.86±1.25)μ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5±0.12)μg/L(P<0.01)。SAP组的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MAP组,而ARDS患者的分值又显著高于SAP患者(P<0.001)。SAP组及ARDS组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分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AP早期可引起血清PCT含量升高,检测血清PCT有助于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并可预警AR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