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TOD理念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是实现城市发展、项目盈利和公众利益三方共赢的良好契机。为衡量TOD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效益,在提取科研文献、政策文本和实践经验要点的基础上,从项目开发水平、交通系统水平、公共品质水平和社会文化效益4个方面建立了TOD模式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效益评价体系。选取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功能多样性、业态配比等指标得分较高,而步行/骑行环境等指标得分较低;深入访谈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从前期规划、物业规划、公共空间与配套、交通组织4个方面提出对于应用TOD模式进行综合体开发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15,(9)
建筑综合体的无序"繁衍"造成大量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供给的错位,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阻碍了建筑综合体的有效运营,如何利用公共交通有效指导建筑综合体建设愈显迫切。文章在回顾苏州中心城区建筑综合体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剖析建筑综合体与TOD模式中的功能、空间和效应的互动关系,据此提出基于TOD模式的建筑综合体项目在立项与审批、项目策划及设计、后续调整三个阶段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市综合体TOD一体化设计,不止要关注交通元素的整合,同时也要关注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关键设计要点研究、案例分析及工程实践应用,对城市综合体TOD一体化设计相关研究提出应对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综合体是我国首例特大城市核心商圈高铁"上盖"TOD,从最初规划策划到全面建成落地历时十年,实现了从铁路客站到城市"客厅"的跨越,是从老旧商圈变成城市新中心的"质"的提升.当前,TOD模式下高铁枢纽综合体地区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的十年历程,总结了规划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规划难点,提出"品质提升、站城融合、公交优先、交通一体"的总体目标及相应的规划策略,形成了独具特点、效果显著的全过程交通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强调公共交通站点地区一体化开发的TOD模式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设成为重要课题。当前与地铁站点相结合的城市综合体在空间结构、物理环境、乘客体验、投资开发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文章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之后,进一步提炼出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新型"G+TOD"模式,并加以论证,继而以南京市竹山路地铁站点轨交综合体为例,对提出的模式进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应用格式塔相似原理,以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功能和几何等方面入手,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对城市形态及使用人群的影响,对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的整合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研究,总结出格式塔相似原理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整合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设计中的体现,并对未来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军  晏芳  章兰 《华中建筑》2012,(1):81-85
该文以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泛海城市广场"的设计实践为基础,从产品定位及设计组织、复合功能的空间组织、交通与流线组织、形象诉求、节能环保策略等五个方面对城市核心区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展开研究,探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项目控制要点,以期成功解决各种矛盾并争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以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代表的复合开发模式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引领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作用独特.以深圳地铁一号线前海湾车辆段上盖综合体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强调基于TOD模式在地铁车辆段用地上进行高强度、高密度、混合功能的上盖综合体开发,对提高地铁沿线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归纳分析,探讨其中的设计规律和基本方法,以期引起同行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TOD模式的核心是交通和土地使用的整合,表现在高密度、功能混合、低碳交通3方面。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分析TOD模式中步行交通的空间布局。首先简要回顾TOD的发展沿革和相关理论背景;然后论述该模式驱动下的城市步行空间体系,包括清晰的商业-交通复合中心、共享街道和多功能的广场公园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塑造多重地表化的中心结构、建立具有连续界面的步行路径、改善基础设施沿线的步行可达性、运用步行体系整合公共及附属绿地等相关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最后,对TOD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深圳高密度的城市背景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求,调研了深圳数个多功能复合型行政服务综合体,结合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了其在功能叠加原则、空间复合模式、垂直流线、对外关系、整体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以及对于未来行政服务综合体的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