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颅脑外伤后颅内并发症病人86例,其中迟发性血肿58例,硬膜下积液6例,外伤性血管闭塞20例,脂肪栓塞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23例,年龄1~76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61冽,摔伤10例,坠落伤11例,打击伤4例。7例合并胸腹外伤,9例合并四肢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17小时,出现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的时间为受伤后5小时~15天,均经头颅CT复查证实有颅内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的部位及类型:58例迟发血肿中硬膜外37例、硬膜下13例、脑内8例;6例硬膜下积液均集中于额颞顶部…  相似文献   

2.
对颅脑外伤后去骨瓣减压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外伤后去骨瓣减压可挽救部分病人的生命,但若施术不当会遗留较多后遗症。1990年~1995年2月我院接收外院去骨瓣减压34例,现结合我们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实践谈几点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15~68岁;致伤原因:减速性损伤(交通事故和坠落伤)26例,加速性损伤(击伤)8例。伤后持续昏迷15例;有中间清醒期,之后再昏迷12例;原发昏迷亚小时以内7例。闭合性伤21例,开放性伤13例。CT扫描示颅骨骨折28例(粉碎凹陷性16例,线型12例),脑挫裂伤并灶状出血及防内血肿13例(其中双侧性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12例,硬…  相似文献   

3.
黄勤 《中华创伤杂志》1987,3(3):176-177
1942年Deveer和Browder首先报告1例颅脑损伤后清醒24小时又昏迷偏瘫的病人,尸解发现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并有夹层动脉瘤。此后相继不少病例报导。我院1971年1月~1985年12月颅脑损伤住院病人1889例,发现6例有外伤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骨折尤其是长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我科采用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成功救治了三例重型脂肪栓塞综合征,报告如下。例1 男,38岁,1993年5月21日16∶00时送到急诊室。1小时前因车祸致左股骨及胫腓骨骨折,短暂昏迷后清醒。立即给予手术复位和抗休克治疗,术后16小时出现极度烦躁随即昏迷,急查头部CT,除外急性脑血管病和脑外伤。查体:T37.8℃、BP72/42mmgHg(1mmHg=0.133kPa)、R38次/min、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等…  相似文献   

5.
<正> 在闭合性颅脑外伤中面神经最常受累,但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外伤直接损伤面神经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不同,临床上常被误诊为Bell氏麻痹。我院自1977年以来发观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年龄 5例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平均42.2岁. 外伤特点 (1)受伤部位:左枕后、左耳后及左额部可见软组织损伤者各1例,右颞部及右面部有血肿者2例;(2)昏迷时间:5例患者外伤后均有昏迷,其中昏迷10~30min者3例,66min者2例;(3)脑脊液耳、鼻漏:鼓膜破裂、外耳道流出血性液者3例,鼻腔流血性液者2例;(4)头颅X线片:岩骨线形骨折1例,颞骨及顶骨纵行线形骨折1例,其他3例头颅正侧位片未见骨折,当时未摄颅底片。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计3一8分,且伤后昏迷在6小时以上者。主要表现为深昏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伴有脑干损伤,广泛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颅脑损伤的抢救是否及时,护理措施是否恰当,是抢救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关键。我科抢救成功多例,现将抢救经验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1.迅速了解受伤时间、原因、着力部位、外力的大小、过程,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争分夺秒,对危及生命的变化先行处理。2.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用无菌沙布覆盖伤口或行缝合止血、有出血性休…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收治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病人 46例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中男 3 1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72岁。平均3 6.6岁 ,受伤原因为车祸、坠落伤、打击伤。伤后昏迷时间最长2 4小时 ,最短 1.5小时 ,平均 5 .2小时 ,入院时神志格拉斯哥评分最低 3 ,最高 10分 ,术后昏迷时间最短 13天 ,最长 72天 ,平均 2 1天 ,气管切开 8例 ,套管保留时间最短 7天 ,最长 72天 ,平均 18天。2 结果46例中 ,自动出院 8例 ,治疗好转及痊愈 3 3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4例。出院病人中生活能自理者 9例 ,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强制性脊壮炎(AS)发生的椎体骨折,评估其与死亡率、再发神经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997年~2007年确诊AS病患者发生椎体骨折后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常规X线、CT、MRI),包括骨折椎体的部位和分级,同时参考病人特征、外伤机制、神经系统症状和其他并发症。结果:共有66例病人纳入本项研究(男5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4±11岁)。其巾,74%病人有轻微外伤史;51%和56%的病人分别有颈胸椎和胸腰椎骨折{同时,8%的患者有多发骨折;63%合并有椎体和间盘骨折;70%的病人有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9.
头颅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病人已较普遍地使用。自1985年12月~1992年10月,在我院大量的门急诊颅脑外伤病人中,经头颅CT扫描检查观察到无原发性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脑挫伤及颅内出血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早期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5 - 2011年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时间>2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常规治疗(治疗组),治疗时间>2周.观察患者对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伤后6个月意识恢复情况. 结果 共纳入465例患者,完成治疗疗程437例,其中治疗组221例,对照组216例,治疗期间无电刺激相关并发症出现.脑血流灌注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提示治疗组出现明显改善.386例患者获得伤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204例)意识清醒122例,微意识状态46例,植物状态36例;对照组(182例)意识清醒84例,微意识状态40例,植物状态58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状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微意识状态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是适宜在颅脑损伤早期昏迷阶段应用的昏迷促醒手段.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4年5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并发重型精神障碍36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18~45岁,平均34岁。职业:工人14例,农民15例,战士5例,学生2例。致伤原因:车祸17例,坠落伤8例,重物击伤6例,摔伤5例。伤后昏迷时间:半小时内8例,1~12h12例,1~3d10例,14d3例,20d以上3例。精神障碍发生时间:伤后即出现精神障碍7例,且个月内16例,2~3个月7例,5~6个月4例,11个月以上2例。36例均否认精神疾病家族史。36例均行头颅CT检查,额叶血肿9例,颇叶血肿9例,颅内多发血肿3例(颈部硬膜…  相似文献   

12.
李泽文  闫春城 《人民军医》2000,43(5):257-257
高原地理环境特殊,氧气稀薄,给颅脑外伤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我们收治高原重型颅脑外伤1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3例,女2例;年龄15~40岁,平均24.8岁。其中世居高原6例,移居高原9例。闭合伤14例,开放伤1例。硬脑膜下出血10例,硬脑膜外出血8例,脑实质损伤10例。均在外伤后发生昏迷,术前Glas积分均<5分。世居高原6例从受伤到术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移居高原7例有昏迷,中间清醒期后再昏迷表现,且有2例由意识清楚发展为昏迷。本组出现颅内压力增高症状3例、辅助检…  相似文献   

13.
对冲性颅脑损伤CT及脑电地形图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男29例,女11例;年龄12~71岁,平均42.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4例,跌伤4例。着力部位均位于颞顶后及枕部。伤后无原发性昏迷6例,有中间清醒期22例,持续昏迷12例。就诊时GCS3~8分11例,9~12分12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CT作为临床监测手段已越来越普及,特别对外伤性危重症病人,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作好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86例外伤性危重病人CT监护作一总结分析,探讨CT在创伤性危重症中的监护价值。1临床资料86例均为本院资料较全的外伤性危重症住院病人,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12~72岁,平均42.8岁。入院时外伤情况:颅脑损伤42例;胸部外伤11例;腹部外伤10例;复合性损伤23例,其中颅脑损伤合并脊柱、四肢骨折12例,胸腹联合伤7例,胸部和/…  相似文献   

15.
小儿颅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损伤机制、救治措施及预后。方法总结我科近4年来住院病例。探讨股骨受暴力后颅脑损伤的机制,股骨干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预后。结果此类患儿系暴力撞击大腿后,头部着地造成减速伤,颅脑受伤机制中有剪切力存在。除2位轻型颅脑外伤患儿外,中重型颅脑外伤患儿入院CT大都表现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及胼胝体处多发点灶样挫伤。患儿昏迷时间为5~178天,平均23.1±4.2天。患儿吞咽功能恢复后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效果好,肺部并发症较轻。结论收住神经外科颅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儿颅脑受伤机制大都伴有剪切力存在。虽然颅脑损伤严重,但大部分患儿经过正确的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4年6月-1999年2月共收治经CT证实的小儿轻型颅脑损伤并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7个月~14岁。受伤原因:跌伤4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五例,打击伤1例。均于伤后1~3天出现梗塞症状。2临床表现伤后无昏迷5例,短暂意识障碍3例。格拉斯哥昏迷分度表(GCS评分均在13一15分,属于轻型颅脑损伤。头痛呕吐7例,偏瘫5例,单瘫3例,失语2例,偏身感觉障碍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者2例。3辅助检查全组病例均在受伤后2一5天内行颅脑Ch检查,结果发现梗塞灶位于单侧基底节区7例,…  相似文献   

17.
现代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才  宁可 《人民军医》1997,40(3):137-138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30%以上。其诊断标准一般指病人深昏迷或清醒后再昏迷,持续12h以上,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也可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分法判断颅脑损伤,将3~7分,伤后昏迷6h以匕,或短暂昏迷后在24h内因意识情况恶化再昏迷6h以卜在归为重型颅脑损伤。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均有较大进展,现就有关问题作简要介绍。1原发性脑损伤1.且对冲伤脑损伤发生J‘暴力作用的对冲部位,以枕部着力的减速伤最多见,其次为侧方着力的减速伤。而前额着力时,对冲伤则很少见。研究结果表明,对冲部位…  相似文献   

18.
黄维坤  孙新平 《人民军医》1998,41(7):380-380
血气胸是胸部外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但部分胸外伤早期并无血气胸表现,至伤后2d出现者称为延迟性血气胸〔1,2〕。我院1987年5月~1997年4月共收治延迟性血气胸4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7例,女12例;年龄15~74岁。车祸伤29例,钝器伤8例,挤压伤7例,坠落伤5例。伤后2~4d出现血气胸23例,5~7d16例,10d以上10例,最长1例为17d。1.2 伤情 49例均为多根肋骨骨折,其中,胸壁浮动23例,伴同侧锁骨、肩胛骨骨折5例,合并脊柱及四肢骨折6例,颅脑外伤5例。初诊查体及X线检查均未见血气胸。2d后陆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9.
对冲迟发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自1994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362例。经头颅CT扫描复查证实为外伤性对冲迟发性脑内血肿76例,占5.6%。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57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45.2岁。50岁以上占50.0%。致伤原因:车祸伤58例,坠落伤10例,其他8例。伤后4小时内人院引例,5~12小时18例,>12小时7例。90.0%患者于伤后12小时内人院。入院时昏迷34例,意识模糊29例,清醒13例。入院时GCS≤8分45例,9~12分18例,13~15分13例。入…  相似文献   

20.
外伤后并发尿崩症临床少见,我院收治5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0~51岁,平均31岁。致伤部位与原因:颅脑伤4例,均为车祸伤;其中广泛性脑挫伤3例,硬膜下血肿1例,合并有颅底骨折脑脊液鼻、耳漏3例。1例保守治疗,其余3例均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出现尿崩症的时间术后6~14天,平均11天。腹部开放伤1例为刀刺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伤后8小时就诊,血压60/45mmHg(8/6kPa),脉搏130次/分,昏迷,睑结膜苍白,术中见空肠破裂,行空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3天出现尿崩症。2 临床表现与诊断3例颅脑损伤病例昏迷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