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但也影响了非人灵长类的日常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为探究投食对川金丝猴日常活动的影响,2017年7月~2018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基地投食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为两个取食高峰期,且在中午14:00~16:00为较长的休息期.取食、移动和休息行为构成了川金丝猴昼间活动的主体(81.99%),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行为55.45%、取食行为13.34%、移动行为13.20%、理毛行为8.33%和其他行为9.68%.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性别-年龄组在生长发育、繁殖投入等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生存适应.  相似文献   

2.
秦岭川金丝猴秋冬季节活动时间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秦岭川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探讨影响"家庭"活动时间分配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在秦岭川金丝猴秋冬季活动时间的分配中,平均时间比例分别为:觅食占14.90±0.26%,移动占10.16±0.16%,理毛占5.68±0.63%,休息占69.26±0.24%.其时间分配从秋季到冬季有明显地变化,即休息和觅食时间增长,而理毛时间变短.对秦岭野生川金丝猴不同年龄组的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川金丝猴社会单元组成变化的内在原因,于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川金丝猴投食群体组成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在此期间共发生5次一雄多雌单元主雄替代,全雄单元的成年个体通过激烈打斗与原主雄竞争主雄地位;未繁殖雌猴主动接近全雄单元成年个体,离开原单元积极参与新单元的组建.雌性较多的单元中的青少年雌性个体存在主动离开原单元加入新单元的现象.对于活动范围和个体组成相对固定的投食群川金丝猴,来自全雄单元的成年个体对主雄地位的争夺和青少年雌性主动离开原单元的行为共同构成了新单元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许鹏  李言阔  缪涛  黄燕 《江西科学》2015,33(3):324-329
2005-2006年,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野生川金丝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移动和休息构成了川金丝猴日活动的主体。川金丝猴用于移动和取食的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76.5%,其次是休息行为占14.4%,理毛行为占6.4%,玩耍行为1.3%,警戒行为1.1%。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花费在各种行为的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行为和交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休息和理毛行为显著增多;而移动行为、玩耍行为和警戒行为显著减少。每天上午和下午,川金丝猴分别有一个取食高峰。夏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8:00-9:00与16:00-18:00;冬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9:00-10:00与16:00-18:00。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昼间均有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夏季在13:00-14:00时间段,冬季在11:00-13:00时间段。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群昼间均有2个明显的移动行为发生高峰,夏季在9:00-11:00和15:00-16:00时间段,冬季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移动高峰期川金丝猴群在取食点之间进行长距离的群体迁移。冬季理毛行为高峰发生在11:00-12:00与17:00-18:00时间段。夏季理毛行为的高峰发生在下午14:00-15:00与16:00-18: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5.
川金丝猴是一种树栖动物,机智敏捷,栖身于高山森林中,野外观赏和研究极为不便.为了能够野外近距离观赏和研究金丝猴,周至保护区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在野外招引川金丝猴取得成功.介绍了玉皇庙贡泥沟野外人工投食招引川金丝猴的方法,以便为今后研究和观赏川金丝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5月 ,在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 ,我们采用野外跟踪法和扫描动物取样法对一个川金丝猴投食群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这个群是由 8个社会单位组成的 ,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成年雄性、3 .75个成年雌性、1.1个亚成年雌性和 3 .75青少年猴组成 ,春季是产子季节 .金丝猴的社群结构是一雄多雌母系社会 .两年的繁殖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川金丝猴在野生条件下更倾向于隔年生育 .  相似文献   

7.
笼养松鼠猴的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对笼养条件下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进行观察,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相关行为数据,以探讨影响其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因素,为松鼠猴的科学饲养繁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松鼠猴一天的活动时间分配中,45.74%的时间用于移动、18.77%用于休息、15.93%用于觅食、9.17%用于晒太阳和9.12%用于玩耍。在3个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中,青少年组的移动和玩耍时间明显高于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成年雌性的觅食时间高于成年雄性和青少年个体;晒太阳在3个性别年龄组中没有差异。在日活动节律中,上午和下午分别出现2个移动和觅食高峰,中午出现休息高峰的同时出现一次觅食小高峰。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种群日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结果。该种群日平均活动时间为740±30分钟,日活动时间分配的结果是:取食占21.1%,游走占23.0%,休息占28.0%等。还报道了该种群3个年龄组个体的时间分配差异性,及种群在四季变化中时间分配的差异性结果.最后讨论该种群内不同年龄组个体时间分配差异原因及种内不同种群间时间分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有关怒江金丝猴的研究尚属于空白。2013年9月怒江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管理站,收容并笼养了1只2岁左右的雌性怒江金丝猴。统计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该怒江金丝猴日行为活动时间分配、食物投放情况和笼养效果等结果。投喂食物主要为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通过观察和记录,目前掌握了该猴子取食的23种物种以及取食部位。日行为时间分配为:61%休息,15%取食,15%移动,7%理毛,2%玩耍。不同时段行为类型分析显示:该金丝猴早取食高峰明显,同时也存在移动和休息高峰。存在地面活动行为,占日活动时间的5.8%,地面活动的主要行为类型为取食。  相似文献   

10.
川金丝猴生性胆小,在距离人上千米的时候就会四散逃开。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了近距离地研究川金丝猴,模仿猴子的叫声,让猴群熟悉并接纳人类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猴群发现这群“懂得猴语的人”并不会伤害它们,渐渐地放松了戒备……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