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11b/CD18是细胞粘附分子中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国外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CD11b测定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指标[1] 。本研究对 13 0例不同疾病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进行了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 ,并对其中 3 0例急性肺炎作了动态观察 ,以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儿童感染时的临床意义。对象本院内科收治的各种疾病患儿 13 0例 ,男 85例 ,女 4 5例 ,年龄 1月~ 12岁 ,中位年龄 3 7个月。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分为感染性疾病组 (感染组 ) 110例 ,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例 ,下呼吸道感染 74例 ,败血症 8例 ,急性肠炎7…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甲氧西林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 (MRSE)检测及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1998年 12月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 2 37例 ,按 1986年 9月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标准诊断[1] 。方法 :采用美国产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 ,以深圳威士达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药敏分析。其药敏试验为两点法 ,可测最低抑菌浓度范围 (MIC) ,以MIC≥ 2mg/L为MRSE ,MIC≤ 0 5mg/L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 (MSSE) ,并根据病历资料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主要依赖血培养 ,而常规的血培养检测需时长 ,阳性率低 ,易受抗生素治疗的干扰 ,给及时诊治带来困难。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方法 ,我们对新生儿败血症血浆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6 3例新生儿系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2月间我院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儿。按照 1987年全国新生儿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分 3组。其中符合确诊败血症 (A组 )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入院日龄 (7 4± 6 6 )d ,体重 (2 5 87± 5 10 ) g ,原发病为 :皮肤感染 5…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体外实验研究表明 ,许多病毒感染可诱发T细胞凋亡 ,且Fas/FasL径路为T细胞凋亡的主要方式之一[1] 。为了探索病毒性心肌炎 (VM)与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V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D 3 细胞Fas表达及CD 8细胞FasL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VM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对象心肌炎组患儿 15例均为 1997年 10月~ 1998年 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8.2岁 )。小儿VM的诊断标准按照 1994年 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VM诊断标准[2 …  相似文献   

5.
近年文献报道 ,血清补体C3d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优于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1] 。为此 ,本文对 6 3例肺炎患儿进行了补体C3d的测定 ,并与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G -CSF)及中性粒细胞计数 (NC)相比较 ,以观察其在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 :1997年 10月至 1998年5月住院肺炎患儿 6 3例 ,男 36例 ,女 2 7例 ,年龄 8天至 12岁。其中败血症患儿12例 (肺炎血培养阳性 7例 ,败血症后诊断肺炎 5例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5例 ,支原体肺炎 15例 ,衣原体肺炎 2 1例。所有标本均在住院 3天内采集。败血症诊断依…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我们对 4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磷酸激酶 (CPK)活性检测 ,结果显示血清心肌酶含量与病毒性脑炎患儿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47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 。男 33例 ,女 14例。其中腮腺炎病毒脑炎 8例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6例 ,乙型脑炎 2例 ,原因不明 31例。二、方法 均于入院d2取静脉血。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检测血清AST、LDH、CPK。根据有无意识障碍 ,有无惊厥…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运动诱发哮喘的发生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哮喘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多年来有关学者试图通过早期诊断和防治以改善其预后。运动性哮喘 (exerciseinducedasthma ,EIA)已被视为哮喘的独特现象。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CVA)是否具有EIA现象 ,我们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CVA组 2 3例 ,男 15列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4岁。诊断标准参照《儿童哮喘防治常规》[1] 。 2 3例患儿中症状好发于春季 9例 ,秋季 10例 ,冬季 1例 ,无季节性 3例。其中 17例咳嗽好发于夜间 ,6例无规律。对照组 2 3例 ,为健…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为新生儿时期的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达国家发病率为0.1%~0.4%[1],发展中国家为1%~10%[2],国内病死率为12%~20.5%[3],发达国家为5%左右[4]。而新生儿败血症表现较不典型,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熟悉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掌握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资料与方法一、资料1.对象: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65例败血症患儿,全部符合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5]。其中35例为确定诊断,30例为临床诊断。男40例,女25例,早期败血症45例,晚期败血症20例,早产儿28例,足月儿37例,院内出生45例,院外出生2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新、旧诊断标准对新生儿危重病的指导意义及其间的差异.方法 以新生儿休克分度标准、新生儿SIRS新、旧诊断标准及新生儿脏器衰竭诊断标准为基础,对117例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进行临床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儿117例中轻度休克20例,中度休克83例,重度休克14例.男90例,女27例.以出生3 d内发病为多,多于入院3 d内死亡,原发疾病以败血症为主.117例中,符合SIRS旧诊断标准者53例,符合率45.3%;符合SIRS新诊断标准者49例,符合率41.9%.在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中,符合2~4项诊断项目的 例数及死亡数,新、旧标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旧标准的符合率及病死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无论新标准还是旧标准, SIRS诊断符合率最高者为体温改变,发生心率改变者较少.117例多伴2、3个脏器衰竭,以呼吸系统衰竭最常见,新、旧标准中符合相同脏器衰竭个数中的病死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临床各方面比较,SIRS新、旧诊断标准对危重病判断的符合率均不高,说明SIRS新诊断标准并不比旧标准优越,提示需进一步完善新生儿SIR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围产期急重症之一 ,休克时心功能损伤发生率为 48 3 % [1] ,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心肌NO水平、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表达和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探讨心肌损害的部分发生机制及地塞米松 (Dex)对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 ,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和模型制作 :健康 7日龄Wistar大白鼠 2 10只 ,平均体重 ( 17± 3 )g,不分雌雄 ,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新生大鼠休克模型参照国外学者的方法[2 ] ,并随机平均分…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变化与脑CT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新生儿脑损伤时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肌酶 (CK)升高 ,可作为脑实质损伤的评价指标。我们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进行血清LDH和CK测定 ,并与CT脑实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新生儿HIE为观察组共 46例 ,男 2 9例 ,女 17例 ,胎龄 37~ 41周 ,平均 38.39周 ,出生体重 2 780~ 42 10 g ,平均 34 6 8g。根据第四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分为轻度 15例 ,中度 18例 ,重度 13例。对照组为同期 32例正常…  相似文献   

12.
自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危重病医学会 (ACCP/SCCM)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1] 的概念后 ,人们对SIRS的发病机制已有较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SIRS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动态观察 ,探讨细胞因子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初步探讨SIRS及MODS的发生机制。材料与方法一、对象  1.病例选择 :实验组随机选择 1999年 12月~2 0 0 0年 8月我院儿科急救病房住院患儿 86例 ,男 4 6例 ,女4 0例 ,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儿保体检儿童 2 0例 ,男 11例 ,女9例。实验组涉及呼吸系统 4 8例 ,神经系统 19例 ,循环系统4例 ,败血症、阑尾炎术后各 3例 ,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各 2例 ,纵隔肿物 2例 ,药物中毒 1例。其中感染性疾病 6 5例 ,非感染性疾病 2 1例。 2 .病例分组 :SIRS诊断标准见文献 [2 ]。MODS标准见文献[3 ] 。二、方法 实验组分别于入院d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色谱法对 98例不同程度感染的新生儿进行PCT测定。结果 败血症患儿PCT阳性 (≥0 5ng/ml)率 95 % (其中 75 %≥ 2ng/ml,1例阴性病例为血培养阳性的脓疱疹患儿 ,临床无炎性反应表现 ) ,局部感染阳性率 5 2 6 % ,非感染 7 6 9%。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阴性。新生儿PCT水平在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患儿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PCT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R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骨髓浆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儿童发病率约2 .95 % [1] 。我们对临床诊断RP患者的免疫球蛋白、C 反应蛋白 (CRP)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进行了检测 ,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本症诊断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来自于我院门诊和病房 74例 ,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 5 0例 ,粒细胞减少症 3例 ,败血症 6例 ,结核病、小儿类风湿各 5例 ,自身溶血性贫血、骨髓炎各 2例 ,药物热 1例。年龄平均 6 .8a。二、参照成人标准结合经验总结[1~ 4 ] 诊断标准  1.骨髓浆细胞计数≥ 3 %…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脓毒症休克)为重症病例,死亡率高,须尽早判断、及时诊治,国外己制订出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标准,用以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去早期发现脓毒症(sepsi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病例,本研究拟通过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死亡的17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感染性休克的严重性及与SIRS、MSOF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2000—2005年入住我院并死亡的新生儿感染性休克17例。二、诊断标准1.新生儿休克分度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1]。2.新生儿SIRS诊断标准:根据1996年第2届世界儿科ICU大会上提出的新生儿S…  相似文献   

16.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血清降钙索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法对98例不同程度感染的新生儿进行PCT测定。结果败血症患儿PCT阳性(≥0.5ng/ml)率95%(其中75%≥2ng/ml,1例阴性病例为血培养阳性的脓疱疹患儿,临床无炎性反应表现),局部感染阳性率5.26%,非感染7.69%。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阴性。新生儿PCT水平在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患儿间有显著差异。结论PCT是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硝酸甘油 (NTG)能减轻心脏的前负荷[1] ,但是在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儿 ,NTG对肺静脉血流 (PVF )的影响究竟如何 ,尚不清楚。为此 ,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 15例DCM患儿静脉点滴NTG前后的PVF频谱 ,并对 12 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PVF频谱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2月住院的DCM患儿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 6 5± 3 5 )岁。诊断符合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心肌病诊断标准[2 ] 。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 5例 ,Ⅲ~Ⅳ级 10例 ;均无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CD64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70例患儿为败血症组、3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非感染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新生儿血液CD6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RP和PC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败血症组新生儿全血CD64、血清CRP和PCT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新生儿(P<0.05);CD64、CRP和PCT联合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4%和96.00%,均高于3项指标单独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联合检测CD64、CRP和PCT可以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特异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血前降钙素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为<0.5 ng/ml,0.5-2.0 mg/ml,2.0-<10.0 ng/ml和≥10 mg/ml 4个等级,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结果 败血症组PCT阳性44例,阳性率75.9%,对照组仅1例阳性,阳性率5.5%,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清PCT是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诊断标准,可作为败血症预后判断及治疗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例败血症患儿入院时血清瘦素、CRP、TNF-α、IL-6的水平,并与18例健康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同时分析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CRP、TNF-α、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败血症急性期,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099,P<0.001;且与TNF-α水平显著相关,r=0.737,P<0.001;与IL-6水平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r=0.734,P=0.001;与CRP之间无相关性,r=0.398,P=0.102。结论瘦素可能深入地参与了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瘦素的检测可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