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小妹  赵庆华 《护理研究》2010,24(8):2036-2037
[目的]探讨病人参与的双向查对方法对提高病人身份识别准确性中的作用。[方法]对某医院实施病人参与的双向查对方法前后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住院病人关于护理安全的满意度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双向查对方法实施前后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16%、0.000%,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分别为85.43分±14.21分、89.55分±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参与护理查对能提高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护理差错发生,还可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任俊翠  袁修银  尤雪莲  张秀军  王智 《护理研究》2009,23(33):3017-3019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住院病人焦虑抑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某综合医院最近1个月不同科室的住院病人为干预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比较干预前后住院病人焦虑、抑郁和护理满意度得分的情况.[结果]干预前调查病人共544例,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9.32分±3.21分、9.38分±3.4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72分±6.32分;干预后调查病人共483例,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5.73分±3.05分、5.39分±4.3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75分±3.37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减轻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况,满足病人身心需求,提高医院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查对法对提高患儿用药安全的作用。方法:2015年6~11月对我院1589例住院患儿实施护士与家属双人查对用药法,并与实施前(2014年12月~2015年5月)因患儿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给药差错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家属双人查对法实施后无因患儿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给药差错发生,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为97.11%高于实施前的93.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查对法能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给药差错发生,还可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人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20例佩戴手腕的住院病人加强腕带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转变护士的传统查对模式,将手腕带查对工作护理常规化,注重操作中落实相关健康教育,规范护士对腕带佩戴的健康宣教行为等。[结果]520例佩戴手腕带的病人自行脱落腕带2例,无一例身份识别差错发生。[结论]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慧  陈翠芹 《全科护理》2011,(2):154-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病人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520例佩戴手腕的住院病人加强腕带监管,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转变护士的传统查对模式,将手腕带查对工作护理常规化,注重操作中落实相关健康教育,规范护士对腕带佩戴的健康宣教行为等。[结果]520例佩戴手腕带的病人自行脱落腕带2例,无一例身份识别差错发生。[结论]对佩戴手腕带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婉洁  陈艳  徐明明 《全科护理》2012,(16):1510-1511
[目的]探讨智能化手腕带在危重病人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危重病人316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身份识别手段,354例为观察组应用智能化手腕带进行身份识别。[结果]观察组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8例(2.53%)。[结论]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应用无线识别技术及智能化手腕带对危重病人进行身份确认,可提高医嘱执行的准确性,提高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共情能力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确定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和问题,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护士共情能力和改善护患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护士180名及住院病人18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共情能力的总分为112.64分士12.34分,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为:120.78分±10.54分,护士共情能力的总分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580,P<0.01).[结论]护士共情能力相对较好,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水平相对较高,护士共情能力影响病人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建议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进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闫永芳  高景华 《全科护理》2013,(30):2861-286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12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在工作能力维度得分最高,在病区管理维度得分最低;呼吸科、骨科住院病人满意度度高于普外科病人,在服务态度与主动性、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3个维度明显高于神经外科病人,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病人满意度现状并且比较不同科室病人满意度差异,可针对性提出建议与意见,进一步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骨科试点病房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共270例),采用新设计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满意度进行调查,能及时有效地评估与反馈护理工作质量,及时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利用新设计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骨科试点病房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有利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体系及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翠霞  黄葶  席萍 《家庭护士》2009,7(3):250-251
[目的]探讨护士二线岗位24 h值班对夜间、节假日等薄弱环节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护士二线24 h岗位值班,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解决病区护理疑难问题,指导协助高难技术操作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以病房医生、住院病人及低年资护士为调查对象,对实施护士二线岗位值班制前后各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二线24 h岗位值班前后比较,医生对二线护士工作满意度、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低年资护士对二线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实施护士二线岗位24 h值班是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