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筛选以姬菇菌糠为主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方。以番茄品种‘6629’为指示品种,选用姬菇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等物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以荷兰瑞克斯旺公司的草炭育苗基质为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T4(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5:3:1:1)配方育苗基质的容重为0.2045 g/cm3,总孔隙度为68.17%,持水孔隙度为61.51%,符合国家行业育苗基质标准;通气孔隙度为6.66%,气水比为0.1083,低于行业标准;pH 7.61,速效氮821.8 mg/kg,速效磷353.00 mg/kg,速效钾16.11 mg/kg,有机质477.9 mg/kg,均高于行业标准。T4配方基质育成的番茄苗株高2.96 cm,茎粗0.24 cm,根长14.61 cm,地上鲜重22.8913 g,地下鲜重3.8272 g,地上干重3.3364 g,地下干重0.9124 g,壮苗指数2.9368,根冠比为0.2735,散坨率0%,各项指标均接近于对照(CK)。平均隶属函数值0.5961,仅次于对照(CK)。T4(菌糠:草炭:珍珠岩:蛭石=5:3:1:1)各项指标综合评价接近对照(CK),可以作为番茄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菇渣、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化处理产物对番茄苗期发育特性的影响,将菇渣经基质化处理后,与草炭、蛭石原料复配进行番茄基质育苗试验,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33%,50%,67%,于播种后25,45,65 d对番茄幼苗成活率及发育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复配基质处理T1、T2和T5番茄幼苗的成活率均为100%,高于CK 3.3%,处理T3和T4的番茄幼苗成活率分别低于CK 23.4%和33.4%。对45 d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根系的发育指标进行比较,T3和T4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CK,也显著低于T1、T2和T5。但随着番茄幼苗发育至65 d,T3、T4根长指标显著高于CK,株高和茎粗指标与CK基本无显著差异,T1、T2和T5茎粗和根长指标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株高指标高于CK。研究表明,T1处理(菇渣∶草炭∶蛭石=1∶1∶1)培育幼苗的各项发育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的幼苗,随着复配基质中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增高,对番茄幼苗发育初期根系的发育可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在番茄幼苗发育后期,增加菇渣基质化处理产物的添加比例可以显著促进番茄幼苗根系的发育,提高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3.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生长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以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为供试菌根真菌,采用4种基质配方:分别是陶粒+珍珠岩+蛭石(4:3:3)、(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9:1、(陶粒+珍珠岩+蛭石)+保水剂(9:1)、蛭石+保水剂(1:1)。结果表明:接种3种菌剂后,蛭石+保水剂处理侵染率显著最低在10%以下,其余3种基质处理侵染率均高于22.61%,尤其是接种G.intraradics后黄瓜幼苗根系侵染率最低为87%。黄瓜幼苗在(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处理中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基质处理;(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既获得了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又提高了幼苗壮苗指数,为菌根化苗培育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4.
草炭是全世界公认的优良园艺育苗和栽培基质,过度开采草炭会破坏生态环境,研究能够替代草炭基质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试验以发酵牛粪为主要材料,采用不同体积比例的牛粪、蛭石、珍珠岩配制成育苗基质,以商业草炭基质为对照,进行甜瓜育苗试验。笔者测定了不同处理基质的物理性质、出苗率,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研究了不同配比牛粪基质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I的物理性质和甜瓜出苗率与对照草炭基质相近,幼苗根长和地下部鲜重分别较草炭基质提高了19.3%、60.6%,幼苗叶片胞间CO2浓度较对照草炭基质降低了12.8%,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4.1%。发酵牛粪: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6:3:1并添加适量鸡粪和柠檬酸配制的基质可以替代草炭基质用于甜瓜幼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菇渣、草炭、生物菌肥、蛭石及珍珠岩混配形成不同体积比的2种复合基质,分析了不同配方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菇渣来替代草炭进行番茄育苗,可大大降低育苗基质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不同容器基质苦楝的育苗效果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适宜苦楝种子育苗的容器基质,利用容器育苗成型技术,在泥炭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珍珠岩和蛭石,研究不同容器育苗基质对苦楝种子出苗及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苦楝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3(V泥炭:V珍珠岩=1:1)和T5(V泥炭:V蛭石=2:1)处理苦楝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T4(V泥炭:V蛭石=3:1)处理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较强。T1(V泥炭:V珍珠岩=3:1)和T2(V泥炭:V珍珠岩=2:1)处理的苦楝出苗率最高,均达到了97.9%,T3、T5和T7(V泥炭:V蛭石:V珍珠岩=6:1:1)处理显著低于其他试验处理,分别仅为88.7%、85.4%和85.4%。多重比较结果表明,T2、T6(V泥炭:V蛭石=1:1)和T7的株高和地径显著大于其他试验处理,而T5处理则显著低于试验处理,T6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相对较高,而T3和T5处理的生物量显著最低,各处理间不同指标的表现并不完全吻合。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容器育苗基质苦楝的育苗效果是适宜的。对苦楝的出苗率、株高、地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等5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T6为苦楝容器育苗最佳配比基质,其次为T7和T4,T3综合育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基质番茄育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基质对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基质中,以玉米秸发酵基质:蛭石=3:1配制的复合基质效果最好,播种后30d和45d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重以及壮苗指数均为最高,与对照(草炭:蛭石=3:1)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农业废弃物与牛粪配合利用,可以替代草炭应用于工厂化育苗,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番茄穴盘育苗基质适宜养分添加量,以番茄品种中杂105为试材,3∶1∶1(V/V/V)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基质养分添加量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成苗质量的影响,测定了种子出苗率、基质速效养分含量变化趋势及幼苗形态指标等。随基质养分添加量的升高,番茄幼苗根区基质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番茄种子出苗率、幼苗壮苗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的来说,基质养分添加量为600N-120P-600K时,培育的番茄穴盘苗质量较优,表现为出苗率升高、壮苗指数增加,分别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8.54%~22.60%,2.07%~147.79%。  相似文献   

9.
无土栽培番茄果实N养分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择适合无土栽培番茄生长的基质配方,运用荷兰进口设备进行番茄无土栽培试验,以草炭、蛭石、珍珠岩和砂子为基质,采用不同的混配比例,比较了不同基质对番茄N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配方基质处理下,番茄植株从基质中吸收的N元素含量各不相同。从总体水平上看,草炭:蛭石:珍珠岩=1:1:1的基质配方要优于其它基质配方,有利于番茄对N的吸收;而且番茄体内的N含量有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棉为对照,研究了基质配方对樱桃番茄(品种“巍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的基质配方有以下几种:草炭+蛭石(1:2)、草炭+珍珠岩(1:2)、草炭+蛭石+珍珠岩(1:1:1)、蛭石+珍珠岩(2:1)、草炭+沙子+珍珠岩(1:1:1)以及草炭+蛭石+珍珠岩(1:2:1),分别用A、B、C、D、E、F表示。结果表明,供试基质对番茄根系生长发育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D、E使单果种明显增加,D使总产量增加。综合分析,基质D是最适宜推广应用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辣椒的最适育苗基质配方,选取椰糠、棉籽壳、麸皮及草炭分别与发酵床养猪垫料混合配制育苗基质,通过提取基质浸提液,检测其对辣椒种子萌发情况,筛选适宜原料;并通过穴盘育苗检测确定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最为适宜的原料为椰糠,辣椒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且略优于草炭对照(P<0.05)。最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垫料:椰糠=3:7(体积比),辣椒种苗出苗率达95.33%,成苗率达88.46%,与草炭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苗高、茎粗、根长、叶片数、整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优于草炭基质和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2.
摘要:[方法]采用菇渣为原料,在菇渣中加入蚓粪和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菇渣与蛭石按8:1和4:1体积比混合的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的根鲜重、根干重和为育苗基质培育番茄幼苗,[目的]研究其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影响特征。[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市售基质,菇渣复配育苗基质能够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菇渣与蚓粪、蛭石按8:1:1体比混合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番茄幼苗在茎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壮苗指数都大于市售基质。菇渣加入蚓粪、蛭石复配基质的各处理的番茄幼苗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总鲜重、总干重和根冠比与市售基质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总之,菇渣可以作为基质材料培育番茄幼苗,添加蚓粪和蛭石都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本实验条件下,推荐采用菇渣与蛭石按照8~4:1体积比复配的基质进行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利用林芝地区林下腐殖质资源为无土育苗基质,以解决当地蔬菜种苗培育中优质基质缺乏问题,以落叶松往年凋落物为主料,发酵腐熟的牛、羊、鸡、猪粪为辅料,以体积比配成系列基质配方,以‘津春4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凋落物与家畜粪配比基质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从出苗率、株高、茎粗、总真叶面积、根系长度,还是株均茎叶鲜重和根鲜重,猪粪与落叶松往年凋落物配比基质表现最好,尤其是根系方面,株均根鲜重是土壤对照的1.2~1.7倍,表明该系列基质配方是培育黄瓜优质种苗的良好基质,可直接在生产上使用。其他系列配方均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直接在黄瓜育苗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控释尿素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蔬菜育苗的养分管理水平、培育壮苗,从而为作物高产打下基础,以不同释放期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通过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番茄种子接触施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CU50处理出现烧苗现象,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与常规育苗相比,株高、茎粗、叶绿素分别降低27.9%、11.1%和10.6%,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则分别降低47.2%、35.6%和35.8%。而PCU130处理的番茄幼苗长势良好,茎粗、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相比常规育苗分别增加3.70%、10.0%和35.0%,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95.1%和44.7%。控释肥与种子接触施用关键在于合理的控释肥释放期的选择,综合考虑番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认为释放期为130天的控释尿素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番茄试管苗与实生苗幼苗素质与产量的差异,明确番茄试管苗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开展了番茄试管苗与实生苗的幼苗生长及其前期产量构成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试管苗幼苗与实生苗幼苗的幼苗生长及前期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试管苗幼苗生长发育较快,株高适中,根系更发达,外观健壮,干物质积累更快,根冠比、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等幼苗素质指标均更好;试管苗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明显的叶>茎>根,而实生苗幼苗呈现叶、茎>根;番茄试管苗幼苗根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干物质总积累量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实生苗;试管苗番茄的始花节位降低,开花提前,坐果数与坐果率提高,前期产量和理论产量均提高。由此可见,番茄试管苗在番茄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前景。由于番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低,其炼苗、移栽育苗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育苗基质中腐熟牛粪用量对番茄、 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 要:以草炭和蛭石(2:1,V:V)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的腐熟牛粪研究了不同腐熟牛粪用量对番茄和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腐熟牛粪的添加,使基质的容重、pH、电导率、有机质分别可增加15%~70%、3.7%~33.3%、62.1%~259%,、8.5%~81.9%;而总孔隙度显著降低,降低1.7%~12.9%。不同的植物对腐熟牛粪的需求不同。一定范围内甜瓜幼苗生长随牛粪用量的增加而长势旺盛,而番茄幼苗的生长表现却相反;与T5(添加25%牛粪)相比,甜瓜中T3(添加15%牛粪)的茎粗、株高、干物重、根冠比分别增加24.1%、26.7%、21.1%和10.6%;而番茄T1(添加5%牛粪)处理的茎粗、株高、干物重、根冠比分别增加23.5%、9.3%、36.4%和3.9%。  相似文献   

17.
PEG胁迫下新疆主要加工番茄萌芽期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对新疆14个主要加工番茄品种进行萌芽期和幼苗期耐旱性鉴定。在PEG半致死浓度(11.4%)下,对加工番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加工番茄的耐旱性能具有较大差异。14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早得、佳禾红运、石红15号、红果3号、麒麟钻石为耐旱性较强品种,里格尔87-5、美国世纪红、佳禾9号、新选里格尔87-5、昌农020耐旱性较弱,石红6号、麒麟020、麒麟87-5、佳义200耐旱性最差。加工番茄萌发能力参数聚类分析和幼苗生长参数差异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在加工番茄萌芽期和幼苗期可对其耐旱性进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茎蔓节段育苗的效果,探索优质、高效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短蔓型‘赣薯2号’茎蔓为试验材料,设置单节、双节和顶芽带三节3个苗段,分别通过红壤土、腐叶土和塘泥3种土壤基质进行穴盘育苗,观察各处理育苗方式下薯苗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性状,并考察其叶数、苗长、根数及根长情况。结果表明,以双节苗段+腐叶土处理的茎蔓发苗时间最快(3d),成活率最高(86.6%),发根数最多(9.2根),根长最长(5.9 cm)。因此,采用甘薯茎蔓双节苗段+腐叶土穴盘育苗具有发苗时间短、成活率高、成本低等特点,短期内(20d)可达成苗标准,提高了甘薯扩繁系数和育苗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桐花树的淡水化人工培育技术以及筛选适宜的基质,以塘泥、黄心土、河沙和椰糠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比组合成10种混配基质,并进行育苗试验,对桐花树的成苗率以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混配基质对桐花树的成苗率、苗高、地径、根系生长、鲜重和干重等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基质F(30%塘泥+50%黄心土+10%河沙+10%椰糠)综合得分最高,其平均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全株生物量、成苗率分别比综合得分最低的基质高24.3%、11.1%、6.3%、6.5%、37.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