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我科自1995年至2005年共接诊鼻腔出血病人826例,其中568例出血部位在前鼻镜下可窥见,365例采用微波热凝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外科术后出血再次剖胸止血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胸外科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对自1997年~2003年胸外科术后出血13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剖胸止血术后均未再次出现胸内活动性出血,均治愈出院。胸外科手术要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术中必须认真操作、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42例消化道出血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因进行总结探讨。结果:上消化道出血14例,下消化道出血28例,上消化道出血为应激性溃疡5例、十二指肠部溃疡4例、胃溃疡3例;下消化道出血为结肠及直肠息肉20例,急性坏死性肠炎4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肛周疾病2例。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消化道息肉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急性出血,是内科急症,临床上以呕血及黑便为主要症状。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64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64例患者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38岁。根据1997年全国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制订的消化道出血等级分级。轻度出血36例,中度出血19例,重度出血9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等确诊,其中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5例,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炎11例,肝炎肝硬…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0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79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者51例(18.3%)。本文就再出血的护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自1995年~1998年共收治98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8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2例,女性16例,年龄17~80岁。经胃镜等确诊为食道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52例,出血性胃炎17例,食道癌或胃癌出血15例,其他原因出血3例。2中医辨证中医认为呕血多与肝郁火旺、冲激胃络有关。便血则有远血、近血之分。近血不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范畴,远血多见于脾虚不统血。不论肝郁胃热或脾虚不统血,凡出血量大、出血期长者均有导致气血两…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由于加强了孕妇产期的保健,特别是对孕妇孕期、产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2004年我院有3800例产妇分娩,经阴道分娩2200例,剖宫产1600例,共发生产后出血6例,无一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现将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胡卞新 《中国针灸》1997,17(7):443-444
耳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2例胡卞新(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成都610003)主题词耳针,胃肠出血/针灸疗法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常因呕血或黑便就医。自1986年9月~1996年4月笔者用耳针治疗经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的上消化道出血32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9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的临床诊疗,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9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与观察,统计患者诊疗的疗效。结果:10例患者治疗1周后停止出血,5例患者治疗2周内停止出血,自动出院的患者2例,有2例患者出血不止或者由于其他并发症死亡。讨论:小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与出血状况,保证抢救的及时性,对提高患者治愈生存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痔疮是肛肠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痔疮出血是其主要症状,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笔者运用中药内服治疗46例痔疮出血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46例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均拒绝手术治疗46例痔疮出血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6 年 5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西峡县 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200 例作为研究资料,均接受胃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探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明确各疾病的胃镜特征。 结果:200 例患者中 188 例明确病因,12 例未明确病因,其中 2 例为出血 48 h 内检查,10 例为出 血 48 h 后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 25.50 %,胃溃疡 20.50 %,复合型溃疡 9.00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7.50 %,急性胃黏膜病变 9.00 %,胃癌 18.00 %,出血性糜烂性十二指肠炎 1.50 %,贲门黏膜撕裂症 2.00 %, 胃部息肉 1.00 %。 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原因,可鉴别不同疾病特征,但部分患者病因难以 明确,尤其胃镜检查不能到达的位置难以确定,即需配合其他检查方法,实现疾病的尽早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40-164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我院内科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的分型与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期间的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患者50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分型,并研究其预后。结果:50例患者中,梗死部位在幕上脑实质34例,梗死部位在小脑16例;梗死范围位于脑叶12例,梗死范围位于深部16例,梗死范围包括脑叶以及深部22例;脑回状出血灶21例,点状出血灶9例,斑片状出血灶7例,团状出血灶13例;出血部位在皮质22例,出血部位在深部13例,出血部位在皮层下白质15例;脑回样强化17例,出血灶边缘环样强化6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患者的梗死部位、梗死范围、出血灶形态、出血部位、强化表现均复杂多样,医务人员应该加以重视,促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前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前出血的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以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02月诊治的产前出血患者93例,对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产前出血的发生率为1.0%,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置胎盘,其次是胎盘早剥。结论做好产前出血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可以减少产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效的保证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两年多来,通过对47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总结出一些护理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脑叶出血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白质出血,过去临床较难诊断,应用头颅CT以后发现脑叶出血并非少见。笔者总结了1992年5月-1999年10月我科收治的脑叶出血患者87例,约占同期脑出血的14.7%,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辨证为主治疗前房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为主治疗前房出血临床观察连钊仁前房出血属眼科急症之一,本科自1990~1995年辨证为主治疗前房出血36例36只眼,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0岁,平均25岁。门诊10例,均为...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产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院内外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防治思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407)陈志雄关键词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药疗法,防治思路临床中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多次发作的病例不少,但临床研究鲜见报道。1987年~1993年,笔者对2O3例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治疗眼底出血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血化瘀治疗眼底出血21例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张景文,黄仪平关键词活血化瘀;眼底出血;血府逐瘀汤自1990年以来,我们主要用中药治疗21例眼底出血,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21眼),男11例,女10例;年龄最小2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