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例1,女,50岁,白觉腹部渐大伴痛经1年多。体检:精神好,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膨隆,扪及肿块上界平脐。妇科检查穹窿右前方扪及肿块约6×6×5cm,左侧扪及肿块约10×8×8cm,似来自卵巢,部分实质感,活动度欠佳。超声检查:子宫偏左肿,块约6.1×3.8×4.0cm,腹部探及实质性肿块,上界达脐上6cm,下界至盆腔,两侧至腋前线,肿块内见散在不规则液性暗区,未见正常卵巢图像。B超提示:盆腹腔实质性肿块,可能来自卵巢。手术见肿块来自左侧阔韧带,约26×18×15cm,与子宫左侧相连,子宫,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报告为左侧阔韧带内子宫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4岁。发现盆腔包块7月余,月经不规则5个月。查体:下腹部有一包块,上界达脐下一指,下界达盆腔,质软无压痛,活动。B超示盆腔有一7.1 cm×7.1 cm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行附件肿瘤剥除术。术中见左卵巢肿物大小14 cm×12 cm×10 cm,表面光滑。切除左卵巢肿物送冷冻活检,考虑为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0岁。发现左侧乳房包块1年。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大小6 cm×5 cm×3 cm包块,质地实性中等硬度,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乳头无凹陷及溢液,皮肤无橘皮征,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照相及超声检查均提示左侧乳房良性肿瘤,纤维腺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灰白色结节状肿物1个,略成分叶状,大小为6.3 cm×5.2 cm×3 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中等偏韧。镜检:肿物内无明显小叶结构,导管扩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15岁。因腹部逐渐增大1年入院。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查体:发育正常。腹部明显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壁软,无压痛,腹部触及一20 cm×30 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光滑,界限不清,不活动,无搏动,肠鸣音正常。妇科双合诊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盆腹腔内子宫前上方见一较大囊性回声,上界达剑突,下界临膀胱及子宫,内壁光滑,囊腔内清晰,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腹部CT示:腹腔内偏右侧一巨大囊性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壁厚光滑,CT值4·29~5·41Hu。诊断考虑肠系膜囊肿。入院后第3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被30 cm×25 cm×18 cm大小囊性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59岁。已绝经。左下腹疼痛伴包块就诊。B超示剑突下至盆腔内可见无回声不规则区,腹腔积液少量,深度1.1 cm,提示腹腔内囊实性占位,卵巢癌待查。患者全麻下行子宫+左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子宫萎缩,左卵巢3 cm×3 cm大小,多房分叶状,阑尾表面充血,盆腔淋巴结无肿大,大网膜无显著变化。病理检查巨检:子宫9 cm×4 cm×2 cm大小,左输卵管7 cm×0.8cm,卵巢肿物大小25 cm×14 cm×8 cm;切面呈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6岁。左上腭包块1年,渐进性增大、疼痛加剧6个月。专科检查:左侧上腭可见一3 cm×3 cm大小外生性肿物,前界至左侧上颌B4水平,后界至上颌结节处,内界位于腭中线左侧,外界至上颌腭侧牙龈缘外侧0.5 cm,肿物边界不规则、质硬,触痛明显。行腭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女,25岁.左鼻腔鼻塞、流清涕0.5 a余.手术见左鼻腔充满不规则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质脆,触之易出血,有蒂,基底位于下鼻甲上部,肿物切除.病理检查:息肉大小3 cm×2 cm×1cm,分叶状,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镜下肿物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瘤组织排列成束状、栅栏状,胞浆少,核呈杆状或梭形,无病理性核分裂.病理诊断左鼻腔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部分轻度强化(图1A)。腹部MRI:盆腔左侧见75 mm×94 mm×88 mm短T1长T2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肿物信号明显减低;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脂肪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图1B-C)。行剖腹探查+盆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左侧8 cm×5 cm×5 cm肿物,略呈分叶状,边界欠清,质地硬,活动度欠佳,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较多成熟脂肪细胞,骨髓造血样组织相间,可见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图2)。病理诊断:盆腔髓脂肪瘤。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性,77岁,主因脊柱疼痛,于2015年5月入院。19年前曾患子宫内膜癌,行全子宫及双附件手术切除,术后未行放、化疗。患者30多年前肩挑重物后逐渐出现肩部肿物,约3 cm×3 cm,质软,皮肤色。2014年肿物增大,发紫,形状不规则,无触痛,超声示多发血管瘤,大小5cm×6cm,于2014年7月门诊手术切除,病理提示血管瘤。拆线后即见切口部位有复发,且逐渐增大。2014年12月,患者全身游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男性 ,80岁。体检发现膀胱肿物 2 0余天。B超示膀胱前壁、侧壁有 5cm× 3 5cm和 3cm× 1 8cm大小的强回声光团 ,内部回声不均匀 ,周边不规则 ,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示前壁有一肿物 ,较大 ,表面有溃疡及出血。术中见膀胱左侧壁有 6cm× 4cm× 3cm菜花样肿物 ,有蒂与膀胱壁相连。病理检查 巨检 :灰黄色带短蒂的椭圆形肿物 ,表面略呈分叶状 ,部分有包膜 ,肿物大小 7cm× 5cm× 5cm ,切面灰白色 ,质地较软。镜检 :肿瘤由两种形态组成 ,一种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呈巢分布 ,癌巢中心可见角化珠 ;另一种梭形细胞呈束状或鱼骨样排列 ,…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2岁。因下腹部隐痛10余天,发现盆腔肿块2天,以“子宫腺肌症”入院。手术见子宫质硬,大小12 cm×11 cm×10 cm,形态失常,表面布满淤血斑,凹凸不平,组织质硬极脆,活动差,子宫与盆壁、盆底粘连,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病理检查巨检:术中送检无附件全切子宫一个,大小15 cm×12 cm×9 cm,宫颈长3 cm,外口径2·5 cm,宫颈黏膜光滑,未见明显肿物。临床已经切开子宫前壁,子宫前壁肌层厚4·5 cm,子宫内膜厚2~4 mm。书页状切开子宫,切面灰粉、灰白色,实性,质地极脆。子宫底部的子宫内膜呈结节状突起,直径1·8 cm,结节切面灰粉、灰黑色,实性,…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57岁。间断无规律下腹痛伴尿不适半年,发现宫腔肿物3天。彩超检查示子宫内膜增厚并回声不均,左侧附件区囊肿。行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有一2 cm×2 cm大小肿物,蒂位于宫腔后壁及前壁。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待查。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左侧输卵管长8 cm,直径0.5~1.5 cm,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女,31岁。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腺肿块就诊。患者3年前因右侧多发乳腺纤维腺瘤曾行2次手术,我院门诊以纤维腺瘤复发收住院。查体:右乳腺手术瘢痕下方可触及一5·0 cm×4·5 cm的肿块,质韧,边缘光滑,可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右侧腋下淋巴结可触及。钼靶X线检查示右侧乳腺有4·4 cm×3·6 cm肿块,有分叶,边界欠光整,周围有纤维牵拉征象。诊断:乳腺肉瘤,分叶状纤维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质韧,表面不光整,呈分叶状,腺体组织包绕肿块不易剥离,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叶状囊肉瘤,纤维腺瘤。患者痊愈出院,门诊定期检查。2讨论乳…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29岁。7年前针刺腹部皮肤,后针刺处逐渐形成一肿物,逐渐增大,现如"鸡蛋样"大小,肿物表面皮肤逐渐发黑,无疼痛,无腹痛、腹胀。专科检查:脐右侧见一大小约4 cm×5 cm×7 cm的肿物,表面凸出皮肤约2 cm,颜色呈紫黑,无压痛,肿物表面不光滑,呈分叶状,边界尚清,活动度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1岁,主因发现盆腔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右侧阔韧带子宫肌瘤,盆腔囊性包块,手术切除阔韧带表面突起肿物及右侧卵巢囊肿(病理证实右侧卵巢囊肿为黏液性囊腺瘤)。阔韧带肿物病理检查,肉眼所见: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为1.8cm×1.5cm×1.5cm,分叶状,灰白质硬,脱钙制片。镜下所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6岁。3年前发现右臀部肿物,花生米大小,近3个月明显增大,已至鸡蛋大小。患者有皮下多发性脂肪瘤病史。查体:臀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4cm×4cm×3cm,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无压痛。术中见肿物边界不清,大小约4cm×3cm×2cm,无完整包膜,行肿物单纯切除术,1周后,行扩大切除。病理检查巨检:组织一块,大小5cm×45cm×4cm,切面可见灰白色肿物,边界不清,大小4cm×3cm×25cm,质硬、韧,部分区域灰黄色。镜检:在肿瘤细胞较少的区域,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以单个或狭窄的条束状排列,镶嵌在硬化性间质背景中,类似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图1)…  相似文献   

17.
张琰  马琳  张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46-3046
1病历摘要 女,47岁。自己无意中触及左侧乳腺有一核桃大小肿块,无触痛,在外院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术后0.5a复发,乳腺明显增大。在我院行手术切除肿块,巨检:灰白灰红巨大肿物1枚,体积15cm×12cm×6cm,表面呈分叶状,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红,可见多处出血灶,质硬。病理诊断:乳腺叶状囊肉瘤。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男,70岁。咳嗽、咯血10口余。患者入院前夜在明显诱因情况下突发咳嗽、咯出鲜血10余口,无胸痛。曾有支气管扩张病史7年。5年前有咯血史。X线胸片示右下肺阴影。CT检查:右下肺团块样影,轮廓不光滑,呈分叶状(见图1)。考虑为右下肺占位,癌肿不能排除。行手术切除右下肺叶,其切下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右下肺叶,距胸膜0.5cm处见肿物3.0cm×3.0cm×2.0cm,界线清楚,有不完整的包膜,切面实性,灰黄色,质软。光镜:瘤细胞呈实性片块、巢状及腺泡状,有少量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间质。瘤细胞卵圆形及多边形,大小不一,胞质丰富、宽广,嗜酸…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女 ,36岁。以下腹部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 3个月 ,伴间断便血入院。查体 :下腹盆腔位饱满 ,未见肠行及蠕动波 ,下腹部有轻压痛 ,无肌抵抗 ,可触及约 10 cm× 10 cm包块 ,边界不清 ,包块叩诊呈实音 ,听诊肠鸣音正常。血 RBC3.1× 10 1 2 / L,Hb96 g/ L,粪潜血 ( )。腹部超声示 :下腹部子宫右上方仅贴膀胱与子宫底部前壁可见一个大小为 10 cm× 9.3cm× 9.3cm实质团块状回声 ,于 2 0 0 1- 0 4- 12手术见 :距回盲部 30 cm处小肠外生性肿物 10 cm× 10 cm× 10 cm,与子宫及右前方盆壁有粘连 ,肿物包膜完整 ,部分被大网膜包裹。行…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3岁,外耳不适30年,近1个月来感左耳听力下降来院治疗,查体:左外耳道明显狭窄,左外耳道后上壁见1cm×0.8cm肿物,行外耳道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灰白色肿物1个,大小1.5cm×1cm×0.8cm,肿物一面被覆皮肤,切面灰红色、质地中等,切面可见小囊腔。镜下检查:瘤细胞呈腺管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