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我国是陆海兼具的国家,不少海域存在海洋争端。究其原因有海洋利益成为全球争夺焦点、国际力量的变化、中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以及美国重返亚太等。海洋争端影响和平与稳定、侵害我国海洋安全和海洋经济的建设。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我们必须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军建设、加强海洋安全合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市是海洋强国的基本单元。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是推动我国建成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陆海复合型国家是指濒临开放性海洋且背靠较少自然障碍陆地的国家,欧洲面向大西洋地带的国家及当代的中国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典型代表。作者从理论与历史这两个角度对陆海复合型强国的战略地位及其在发展海权时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与单纯的海洋国家相比,陆海复合型强国为发展海权而进行的努力更需要被置于一种合理的大战略框架下,而这点则需要对发展海权的战略目标、海上力量的战略构成及自身海洋禀赋有明确的认识。陆海复合型强国在进行必要的海洋转型时,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力的限度,同时也需要对发展海洋能力的必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与历史上的陆海复合型强国一样,冷战后中国的崛起进程同样也伴随着规模巨大的海洋转型,基于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当代中国进行海洋转型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如何避免重蹈近现代历史上欧洲陆海复合型强国海洋转型失败的覆辙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灾难性后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亚宁 《东北之窗》2014,(13):51-5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陆权大国向陆海兼备的强国转变,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新时期一项十分重大的发展战略。然而近年来,我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的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争议、海洋资源争夺问题日益凸显,维护海洋权益面临着极其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海洋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前,深入研究维护海洋权益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措施、政策及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海洋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海路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提高政府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开启了新时代。湾长制是继河长制之后,我国对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海湾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以连云港海州湾试点湾长制为例,从湾长制推行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考核、准确问责,集约开发、生态优先,强化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4个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蓝色正逐渐渗入中国经济的“底色”。海洋强国战略吹响海洋经济腾飞号角,中国经济形态和开放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海”特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党中央赋予深圳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深圳前海亦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大铲湾作为前海海洋产业发展重点片区,需要打造有特色、有差异、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的理念.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海洋经济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盛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国正式向世界宣称将成为海洋强国,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也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建设的强省。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必须置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之下。海洋经济强省是海洋强省的基础与保障,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既要发挥现有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及临近港澳、海陆协调发展等优势,也要挖掘海洋科技、遍及全球海洋国家华侨华人产业实力、海洋社会文化等综合潜力。在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基础上,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国际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其全球产业地位与竞争力,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4,(13):55-5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现实进程,将世界海洋领域革命性潮流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与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国土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洋强国的远大目标,注重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统筹兼顾,实现一体化发展。更有专家呼吁,应当继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之后,及时把陆海统筹上升为国家的第三大战略,进而完善国家战略体系。作为横跨黄、渤两海的辽宁,无论是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整个国家来看,都要成为陆海统筹开发战略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12.
谢斌 《宁波通讯》2023,(24):58-63
<正>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布局、亲自开篇破局的“大文章”。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但推进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海洋强国意识教育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却存在着国民尤其是青年海洋强国意识教育不足的问题.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由我们对海洋强国意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海洋法律体系缺乏、社会氛围不浓厚等因素造成.对此,我们必须多措并举来加强青年海洋强国意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年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新经济常态之下,发展海洋经济势在必行,切实有效的将海洋战略发展到国家层次战略中,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理念。文章针对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特征以及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新常态下南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贯通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并连接起亚太、欧洲等经济圈,其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宏观目标,海洋经  相似文献   

16.
海洋强国几乎是170余年来历代精英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洋强国的内涵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17.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是我国来自海洋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并且着眼于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于来自海域比来自陆域的安全挑战更为突出与尖锐,所以有必要以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统筹陆海两域国家开发战略;保障海洋权益安全,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海洋资源安全,逐步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海洋经济安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取向;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分别解决各大海域污染问题;保障海洋社会安全,创新涉海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保障海洋信息安全,抢占海洋信息战略思想高地;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大力完善四通八达战略格局;保障海洋军事安全,务实推进区域和谐海洋建设;保障全球海洋安全,加大步伐跨入海洋强国行列。上述十大"保障",形成了中国主权海域开发大安全观的推进体系,能够为国家全面经略海洋,逐步建成海洋强国提供理论上的坐标系和实践上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开放潮》2005,(9):50-51
福建的优势在海,优良港口作为吸引资金、项目,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将不断增加,如果对陆源污染物或其他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不力,加上大量建设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将使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并会在许多方面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陆源污染物的控制排海措施不力,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加剧;2、大量围海造地,使浅海滩涂及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3、赤潮、溢油污染等海洋灾难频繁发生,海洋生态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9.
宁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探索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依然存在突出问题。加强宁波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要明确海洋生态建设的目标、标准和要求,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着力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中的重点问题,科学规划临港产业布局,充分运用法制、行政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本文主要论述了长春市净月潭实施的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以达到我省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