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用未修饰的高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SiO2 NPs)在其等电点附近制备Pickering乳液。结果表明,等电点(pH 2.7)条件下SiO2 NPs借助高能均质与油水界面剧烈混合,并在范德华引力的驱动下以弱吸附的状态在界面处负载,从而稳定得到O/W型Pickering乳液。增加SiO2 NPs的浓度或减小油相体积分数可提高单位油滴界面的颗粒负载率,增大连续相黏度并促进乳液液滴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乳液稳定性。通过调节连续相的pH以促进SiO2 NPs表面的硅烷醇发生质子化与去质子化的转变,实现乳液多次pH响应循环。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国储量丰富的凹凸棒石矿,对其表面进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机改性处理,将制备的纳米颗粒应用于乳液的制备。系统考察了体系pH、颗粒质量分数和油相体积分数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体系pH的增加,乳液液滴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再减小;随着颗粒质量分数的提高,可用于稳定乳液的颗粒数量增多,乳液稳定性提高;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大,乳液液滴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再减小。通过调节水相体系的pH,成功制备了由有机改性凹凸棒石颗粒单独稳定的W/O型乳液。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Fe3O4作为稳定剂和乳化剂来制备Pickering型ASA(alkenyl succinic anhydride) 施胶乳液,并研究了固体颗粒浓度、油水比、水分散相pH对乳液类型、稳定性、形态及施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能够乳化制备均一稳定的Pickering型ASA乳液。乳液在室温下静置稳定,析出油相体积分数随固体颗粒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油水比的增大而减小。油水比为2:1,水分散相浓度为0.1%(质量分数)时制备的ASA乳液稳定性最佳。固体颗粒部分吸附在油/水界面处,部分分散在分散相中,随分散相中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变差。乳液静置分层之前,ASA发生部分水解。在放置1 h后用于纸页浆内施胶,随ASA乳液用量的增加,纸页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且纸页表面粗糙度下降。在ASA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纸页表面接触角达到93.5°,纸页表面粗糙度为15.924 μm。  相似文献   

4.
恒温低能量乳化法制备水包油纳米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下用恒温低能量乳化法在水/复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生物柴油的系统中,制备了稳定的水包油纳米乳液.通过体系的相行为研究得到了纳米乳液的形成条件;用动态光散射(DLS)与透射电镜(TEM)测试纳米乳液的颗粒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并通过DLS测试纳米乳颗粒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探索了纳米乳不稳定机制.结果表明:纳米乳液是通过双连续微乳液稀释得到,颗粒粒径主要被双连续相结构所控制,而与乳液中最终水的质量分数无关;纳米乳液体系的颗粒为球形,多分散系数小于0.2,粒径分布主要在20 nm~35 nm;纳米乳液不稳定机制符合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辛胺疏水改性海藻酸钠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海藻酸辛酰胺(OAAD),并将其与SiO2纳米颗粒协同制备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通过FTIR、1HNMR、表面张力、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接触角测量、光学显微镜分别对OAAD、OAAD/SiO2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和Pickering乳状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胺氨基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SA)分子链上,OAAD界面张力较SA降低、临界聚集质量浓度为0.60 g/L,表现出良好的两亲性。将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的水分散体系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时,发现随着OAAD质量浓度增加,SiO2纳米颗粒润湿性增加,Zeta电位减少,粒径增加;而乳液的粒径则逐渐减少,稳定性增强,其机理经初步分析为,当一定浓度的OAAD吸附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可导致颗粒间絮凝,从而在油水界面形成网络结构式界面膜,有利于提高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使用碱溶酸沉法对桃仁分离蛋白(PSPI)进行提取,然后采用pH循环法制备PSPI纳米颗粒,并以蛋白颗粒为乳化剂制备乳液,发现该颗粒具有优异的稳定Pickering乳液的能力。颗粒的大小为300 nm左右,并随着pH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通过调节溶液的pH可以改变PSPI的润湿性,并且整个体系在pH=2.0和8.0时表现出接近中性的润湿性。流变性表明乳液是假塑性流体,具有类凝胶性质。在这些pH下乳液具有优异的离心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可以形成油相体积分数为80%甚至87%的高内相乳液。而且,该高内相乳液对离子浓度有很高的抗性,可以在盐浓度为1 mol/L的条件下稳定存放一个月。这些结果表明,桃仁分离蛋白颗粒是一个绿色且性质优越的乳化剂,在食品、化妆品以及石油工业中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性聚氨酯-SiO2/TiO2复合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用钛酸四丁酯与正硅酸乙酯制备了纳米级SiO2/TiO2复合微粒,将其分散在聚醚型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新型水性聚氨酯-SiO2/TiO2复合涂料。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测试表明纳米TiO2颗粒表面成功地包覆上SiO2,在聚氨酯乳液中复合微粒粒径为60nm左右;分光光度法测试表明TiO2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微粒在聚氨酯水乳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而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后,对SiO2/TiO2纳米粉末的分散性能改善最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加入SiO2/TiO2纳米复合微粒能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当复合微粒质量分数为0.6%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了乳化剂的HLB值、质量分数、亲油亲水乳化剂体积比及油水的相比等对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2.2%,V(Span80)/V(Tween80)=7.5;适合多重乳液稳定的油水相比为:第一相体积比为2.5,第二相体积比为0.2。复合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第一相乳化剂的HLB值为6.5,V(复合乳化剂)/V(Tween80)=27.5,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9.5%。  相似文献   

9.
水性聚氨酯-SiO2/TiO2复合涂料的制备与研究魏阳等.聚氨酯工业,2004,19(6):17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TiO2纳米复合微粒,将其分散在聚醚型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新型水性聚氨酯-SiO2/TiO2复合涂料。经FTIR和TEM测试表明,纳米TiO2颗粒表面成功地包覆上SiO2。在聚氨酯乳液中复合微粒粒径为60nm左右;分光光度法测试表明TiO2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微粒在聚氨酯水乳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而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后,对SiO2/TiO2纳米粉末的分散性能改善最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加入SiO2/TiO2纳米复合微粒质量分数为0.6%时…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β-胡萝卜素的水相溶解性及生物利用率,采用淀粉纳米晶(SNC)为颗粒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对β-胡萝卜素进行乳化包埋。考察了油相体积分数和β-胡萝卜素含量对运载β-胡萝卜素的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SNC含量为1%(以水相质量为基准),油相(溶有β-胡萝卜素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体积分数为50%,β-胡萝卜素含量为0.050%(以油相的质量为基准)时,采用含量为0.80%(以水相的质量为基准)的季铵盐壳聚糖(QCS)对Pickering乳液进行修饰后,乳液的乳析现象可明显改善,且储藏稳定性显著提高。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QCS修饰后乳液中油脂的消化程度由56.68%±1.56%提高到71.70%±2.13%,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率由33.59%±0.82%提高到57.62%±1.58%。采用QCS进行修饰不仅可以提高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乳液中油脂的消化程度和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