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加快了长江过江通道建设。目前已建成长江过江通道有6个,即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苏通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在建长江过江通道4个,即泰州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南京大胜关长江铁路大桥、南京纬七路过江隧道。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条为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以"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和安全长江"为目标,以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为原则,加快建立长江流域自动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长江流域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推进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界》2009,(1):18-18
2008年12月28日,建设单位的车辆敲锣打鼓从通车的隧道通过。当日,被誉“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公路隧道通车试运行。这是继51年前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之后,中国在武汉修筑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万里长江第一隧”的建成,标志着长江过江隧道迎来了“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相似文献   

4.
长江宾馆由长江旅游区引进日本三菱、香港顺捷联合公司投资建设,198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长江宾馆地处中山市东南郊,与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组成完整的旅游网,交通方便。宾馆与邻近的长江购物中心、长江乐园(当时全国第一间引进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小三角"岳阳市、咸宁市、九江市地域毗邻、文化相融,同时面临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机遇,"小三角"区域高职院校应把脉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走势,因地制宜、见机行事,捆绑高职教育资源、携手长江之滨,共同演奏一曲长江职教小合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为背景,从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和交通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三个层面,对江苏省应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思路,使江苏省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带动自身的发展腾飞。  相似文献   

7.
自长江经济带概念提出以来,国家就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逐步提出生态优先、协同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理念,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高速铁路的建设已经形成了"1+3+X"发展模式,大大缩减了长江流域城市群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强了长江经济带的信息和资源交流。但依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间衔接不畅、城际交通网络功能不完善、城镇化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本文以高速铁路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内铁路的建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高铁与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对高铁推动长江经济带内区域平衡、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协同开发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长江航道整治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长江航道整治发展的首要位置.论文以某航道项目为依托,对长江航道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只有在天气干燥时,预制场拌和施工时会对大气产生轻微污染,现场其他工艺对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因素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2017年11月武汉市发布的《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指出要建设长江航运支付结算中心,因此,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应提供统一结算、资源配置、信息咨询和监管控制职能,拟解决航运交易数据安全与共享问题。结合区块链去中心、分布式存储、可追溯、防篡改和智能合约特征,探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的适用性,从而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整体架构,包括由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引出的航运区块主链和其他子系统组成的侧链两部分,共同管理航运联盟链。同时,武汉长江中游航运结算中心创新业务类型,并通过跨链管理对金融、供应链、航运物流和政府监管等子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主链与侧链信息交互,有效地提高航运交易和结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葛洲坝水利枢纽在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下游三公里处,是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个坝,是根治长江水害,开发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主体工程——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 长江流长6,300公里。从四川省向东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出南津关后,江面由三百米扩展至两千二百米左右,江中葛洲坝、西坝两岛把整个长江自右至左分割为大江、二江和  相似文献   

11.
长江漫滩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江漫滩地面沉降引起的危害得到高度重视。基于2006年至2010年5年间采集的长江漫滩地区各类沉降监测数据,采用GIS、数据库等技术,对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建模、预报预警,实现了可视化的长江漫滩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及预报预警,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加紧实施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长江水利委员会元月3日对长江中游的37段工程进行了招标。本次招标的项目以万里长江最险要的荆江河段、武汉江堤及黄广大堤为主,投资金额约5亿元人民币。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助理熊铁介绍,这次进行招标的项目将使长江中游重要堤防工程在内在质量上得到很大提高,并在今年5月完工之后随即接受长江汛期的考验。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刘宁介绍说,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项目共吸引了全国约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家建筑企业参与投标,此次的37个项目共收到标书近900份。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主要是指长江一…  相似文献   

13.
投资2亿元、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长江航道清淤工程正式启动。1月4号,武汉长江航道局的5艘疏浚施工船,开进被淤泥严重阻碍的长江水道,率先开始了航道清淤工作。长江航道局表示,整个清淤工程计划在长江沿线动用20艘挖泥船,重点治理湖北湖广水道、武穴水道以及江苏的福姜沙、张家洲水道等长江14处浅滩。由于前几年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长江干线航道淤积严重,仅下游淤积的泥沙量就高达1.94亿立方米,影响了长江航道的安全畅通。长江航道清淤工程预计在今明两年的枯水期内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保障长江防洪和通航安全,近日,水利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发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机制2014年度工作要点》,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两部合作,加大对长江河道非法采砂打击力度。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责任制,逐级逐江段落实本行政区域内长江干流河道采砂管理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现场监管责任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在媒体上公告全江责任人名单。通知强调,强化现场监管和河道日常巡查,各地要制定许可采区现场监管办法,建立河道采砂日常巡查制度,制定  相似文献   

15.
文进  李凝芳 《建筑节能》2000,28(1):13-15
通过对长江淤泥进行化学分析、矿物分析及物理性能测定 ,对长江淤泥的性能及分布进行全面的评价。由此可以肯定 ,根据淤泥的分布 ,通过合理地利用 ,长江淤泥用于制造砖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必须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探讨了长江经济带固废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记者获悉,继"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之后,武汉将着手修建第二条和第三条长江隧道,其中包括一条公路隧道。即将动工兴建的第二条长江隧道,是武汉市地铁二号线过江通道,位于已通车的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  相似文献   

18.
《岩土工程界》2003,6(7):14-14
据《中国公路网》报道 :南京制定了“五桥一隧”的过江通道建设目标。除了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八卦洲大桥 )、长江三桥 (大胜关大桥 )外 ,还将再建长江四桥和五桥。长江四桥又称石埠桥大桥 ,设计 6车道高速公路 ,计划于 2 0 0 6年开工建设 ,2 0 1 0年建成通车 ,长江四桥和长江三桥将使南京二环高速成为完整的环形高速。长江五桥位于梅子洲 ,设计也是 6车道高速公路 ,计划于 2 0 1 0年开工建设 ,2 0 1 4年建成通车 ,长江五桥和长江二桥将使一环高速成为完整的环形高速。过江隧道选址龙潭 ,6车道高速公路 ,计划于 2 0 1 4年开工建设 ,2 0 1 7…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决定联合开展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行动,旨在压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规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严格案件查处,严厉打击非法采、运砂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切实维护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坚决防止非法采砂反弹,  相似文献   

20.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游城市核心,是长江生态建设先锋、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规划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核心生态建设典范。长江生态公园位于武汉市东西湖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处于长江支流府河流域的中部位置。区域内水体资源丰富、植被茂密、珍稀鸟类众多,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规划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生态修复为发展核心,将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智慧农业有机融合,提供生态环境同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