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包括 :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用药量 ,节约中药资源 ;降低毒副作用 ,增强靶向性 ,提高中药疗效 ;改变中药药性 ,发现新功效 ,加速中药新药开发 ;改革传统制剂工艺 ,丰富中药剂型 ,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展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包括: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节约中药资源;降低毒副作用,增强靶向性,提高中药疗效;改变中药药性,发现新功效,加速中药新药开发;改革传统制剂工艺,丰富中药剂,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现代化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工作体会 ,对中药新药开发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和结论 :中药新药研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 ;新药研究开发没有突出“临床疗效”的主导地位 ,“严进宽出”的现象比较严重 ;中药新药研发既存在低水平重复 ,也存在高水平重复 ,高水平重复比低水平重复甚至更有害 ;新药审批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研究不可忽冷忽热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对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综述,认为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广泛,主要涉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抗氧化应急功能、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一氧化氮酶活性等,但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亟待解决,以促进翻白草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制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糖尿病为终生性疾病,病因较为复杂,缺乏根治措施。据1994~1995年对我国25万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发病率上升约2.5%,比80年代的约1%上升了1.5%。按13亿人口计算,现在我国患糖尿病病人有3200万左右。在这些病例中,约80%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即全国有NIDDM病例2560万。因此,有必要将目前我国研制批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介绍一下,希望广大科研人员加速新药研究速度,制药企业缩短开发新产品的进程。1 治疗糖尿病新药研制概况 1985~1992年未见有申报批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1993年~1999年3月,国家共审批治疗糖尿病中药新药产品14个,其中二类中药1个、三类中药4个,四类中药9个,涉及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中药新药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从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新药,加强有效部位的研究,尤其是对复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新药,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工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等诸方面论述了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中药新药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从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新药,加强有效部位的研究,尤其是对复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新药,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工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等诸方面论述了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阳长明 《中草药》2017,48(16):3253-3258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和方向,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药特色的主要方面。结合多年的审评工作实践,浅谈对中药复方新药研究路径、研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工作的要求,认为中药复方新药药学研究过程是一个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阐述了中药复方新药药学分阶段要求的审评认识;指出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路径、研发规律、研发策略乃至审评策略的讨论,有利于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审评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新药研发能力,促进中药新药创新研究,加快中药新药上市。  相似文献   

9.
新药研制过程中树立创新观念的必要性新药研究一直被称之为开发。谈到开发,一般认为是一种非研究性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种开发工作。随着新药尤其是中药新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一、二类中药新药的不断增多,国家也开始重视新药的研制。许多重大项目如攀登计划,9...  相似文献   

10.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具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具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具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2020,(16)
正《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  相似文献   

14.
《新中医》2020,(15)
正《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具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三个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药研制过程中树立创新观念的必要性新药研究一直被称之为开发。谈到开发,一般认为是一种非研究性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种开发工作。随着新药尤其是中药新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一、二类中药新药的不断增多,国家也开始重视新药的研制。许多重大项目如攀登计划,9...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20,(17)
正《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  相似文献   

17.
胃漂浮片又称胃内滞留片、漂浮给药系统或水动力平衡系统,足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口服后在胃液中呈漂浮状态的一种特殊缓释制剂[1].开展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变中药传统剂型落后的特点,有利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药物载体在中药中的应用,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途径,有利于中药的创新和提高中药研发水平.因此,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  相似文献   

18.
基于蛋白质作用靶点筛选的中药新药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的诞生与发展,为研究蛋白质表达和功能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人们可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了解药物在蛋白质水平上对机体的作用,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已有许多研究者开始借助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中药的作用靶点、分析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然而现有中药蛋白质组研究工作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不仅所使用技术的鉴定分析能力未达到最佳,而且缺乏深入的数据分析与进一步的验证,此外还缺乏对方剂作用下蛋白质组变化的时序研究。对当前中药蛋白质组研究的了解和评价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中药新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中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医药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阳光行业之一,对中药的开发研究已成为现今的紧迫任务之一.分析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重点论述中药新药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中药新药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跃华  刘炳林  周刚  胡流芳  张晓东 《中草药》2022,53(14):4233-4242
中药复方新药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主要类别。以2005—2020年申请临床试验(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未获批准的中药复方新药为研究对象,对其适应症、处方来源、剂型、生产工艺等进行回顾分析;对涉及药理毒理、临床、药学及综合方面的主要缺陷进行分类梳理。结果显示:(1)据不完全统计,2005—2020年申请IND的中药复方新药总数为895个,不批准369个,不批准率为41.23%。(2)不同适应症、处方来源、剂型、生产工艺的中药复方新药,在IND不批准率方面有一定差异。(3)从研究的主要缺陷分析,IND未获批准中药复方新药品种中,75.88%涉及药理毒理专业,34.08%涉及临床专业,22.19%涉及药学专业,32.80%涉及综合方面缺陷。(4)涉及药理毒理缺陷的品种,以药效实验项目及模型、毒理实验质量控制、毒理实验项目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较多;涉及临床缺陷的,以临床定位、方药与病症不对应等问题较多;涉及药学缺陷的,以提取纯化工艺等方面的问题较多。对IND未获批准新药的回顾分析可为今后中药复方新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