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T淋巴细胞有着能结合红细胞(E)的受体,B淋巴细胞无这种受体,但易测出免疫球蛋白(Ig)成分。还有两种受体:一种能与Ig的Fc分段起作用(Fc受体),一种能结合激活了的补体的某些成分(C受体),但这两种受体在T、B细胞上的相对分布还不确知。Bankhurst等人实验指出:小部分T细胞也可测出Fc受体(8%)及C受体(4%),而B细胞单有表面Ig者也仅少数,而大部分是Ig和C受体同时存在;还有相当多的淋巴细胞缺乏典型的T或B细胞标志,而具有Fc受体、C受体,或二者兼具。  相似文献   

2.
1975年Moretta等人报告,根据表面Ig·Fc受体不同,T淋巴细胞可分为两个亚群,即具有IgG Fc受体者为Tγ细胞,具有IgM Fc受体者为Tμ细胞。最近,Moretta等报告,体外实验Tμ细胞有辅助B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循环T细胞有两类,一为有Fcμ受体的TM细胞,另一为有Fcγ受体的T_G细胞。曾经认为T_M 为辅助性T 细胞,T_G 为抑制性T 细胞。本研究明确地证实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新分离的T 细胞不具有Fcμ受体,不是由于血循环中的IgM 封闭了该受体;②纯化的T 细胞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37℃培养24小时,有大约20~40%的T 细胞显现Fcμ受体,这表明该受体是T 细胞经培养后而新合成的;③将未分群的混有T 细胞、B细胞、裸细胞、单核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在上述同样条件下培养,T 细胞不显现Fcμ受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和嗜硷性粒细胞有高亲和性IgE Fc受体(FcεR);而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嗜酸性粒细胞则为低亲和性FcεR。近年发现,T、B细胞既能表  相似文献   

5.
根据IgE Fc 受体(FcεR)对IgE 的亲和性不同,将FcεR 区分为高亲和性FcεR_1(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硷细胞表面)和低亲和性FcεR_2(存在于嗜酸细胞、巨噬细胞、T/B淋巴细胞表面)。作者的研究证明FcεR_2不仅与变态反应性疾患有关,也与淋巴细胞活化机制有关。FcεR_2在细胞表面可被未知的蛋白分解  相似文献   

6.
人应用皮质类固醇(CRS)后,发现淋巴细胞极度减少,这与CRS溶解淋巴细胞无关,而是CRS改变淋巴细胞运行的结果。最近证明T细胞群从血管内游出比其它免疫活性细胞明显。带有IgG Fc受体的T细胞对GRS不敏感;而带有IgM Fc受体的T细胞对CRS敏感。本文用单克隆抗体分析了一次口服剂量的强的松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6名健康人(20—43岁)在服药前和一次口服12mg强的松后4、6、8、24、72小时取血,应用连续血浆凝胶沉淀法和聚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正常小鼠三叉神经节(TG)是否表达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E(IgE) Fc段Fcγ受体和Fcε受体,及其在过敏小鼠TG中的变化.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OVA和铝剂,建立小鼠过敏性结膜炎(ACJ)模型.EHSA检测血清总IgE.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Fcγ受体和Fcε受体的表达.结果 小鼠TG表达Fcγ受体和Fcε受体.其中IgG激活型高亲和力受体FcγRI和抑制型低亲和力受体FcγRⅡ只表达在小鼠TG神经元上,而IgG激活型低亲和力受体FcγRⅢ表达在小鼠TG中的卫星胶质细胞上.IgE激活型高亲和力受体FcεR Ⅰ表达在小鼠TG神经元上,而IgE低亲和力受体FcεRⅡ同时表达在小鼠TG神经元和卫星胶质细胞上.与正常小鼠比较,ACJ小鼠的血清总IgE水平升高,TG的FcεR Ⅰ和FcγRⅡ表达增加(P<0.05).而ACJ小鼠的FcεRⅡ和FcγRⅠ表达下降(P<0.05).FcγRⅢ在正常和ACJ小鼠TG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别.结论 小鼠TG表达的Fcγ和Fcε受体可能参与ACJ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细胞表面受体被确认具有能通过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Fc受体样(Fc receptor like or homolog,FcRL/H)基因是近年发现的基因,自Georgia等[1]对骨髓瘤易位染色体(1;14)(q21;q23)断点区进行克隆发现了两个新的基因,即FcRL4(IRTA1)和FcRL5(IRTA2)后,相继有新的类似基因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T淋巴细胞的功能,以前曾将其分为Ts,Th、Tc、Ta及Td等5个亚群。近来根据表面Ig、Fc受体的不同,又把人类T淋巴细胞分为两个亚群:具有IgM Fc受体者称Tμ细胞,具有IgG Fc受体者称Tγ细胞Moretta等报告,人类外周血中多数T淋巴细胞具有IgM Fc受体,少数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这些细胞具有特殊的对温度不稳定的IgG,附着于其Fc受体(FcR)上而称为"L细胞",其FcR与众不同,结构独特,密度高,分子量为5,2000-58,000.在4℃时与血清IgG结合,而在37℃时则释放.L细胞具有天然的和依赖抗体的细胞杀伤效应,能调节T细胞增生和抑制免疫球蛋白合成.L细胞表面受体与B细胞及单核细胞不同,早期认为B细胞是具有IgG的Fc受体的淋巴细胞亚群,而人类血液中Ig阳性细胞至  相似文献   

1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约有10%为无标志细胞。其特点是无B细胞的特异标志(SIg)和T细胞的特异标志(羊红细胞的受体),而有Fc受体。在自然杀伤细胞和抗体依赖细胞溶解试验中,具有溶解能力。从外周血分离人无标志细胞的方法是采用分步除去B细胞和T细胞的程序,用自然E玫瑰花试验除  相似文献   

12.
文中证明,在一种增殖检定中带IgG Fc受体的T细胞(Tγ)是对麻疹、腮腺炎和牛痘病毒发生应答的首要细胞,而且具有病毒特异性。取Ficoll-Hypague分离的外周血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甚为迅速,目前根据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所带IgFc受体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带IgM Fc受体的细胞称为T_M细胞;第二类带IgG Fc受体的细胞称为T_G细胞;第三类不带有两种受体的细胞称为T null细胞。T_M和T_G细胞为免疫反应的调节细胞,T_M细胞具有辅助B  相似文献   

14.
Fc受体和iC3b受体参与吞噬性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着重研究人单核细胞在体外用IgG多聚体和单体IgG处理后其IgG Fc段受体(FcR)及iC3b受体(CR3)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文中报告人单核细胞与可溶性多聚IgG相互作用后引起Fc受体的长期向下调节。并认为IgG对Fc受体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存在形式。如果结合至培养皿的表面,单体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重要而复杂.SLE的易感基因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免疫球蛋白Fc受体(FcR)基因、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免疫球蛋白受体同源体(FcRL)基因等.对易感基因单核...  相似文献   

16.
T淋巴细胞活化及其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关于T淋巴细胞活化机理的研究非常活跃。T和B淋巴细胞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两类主要的效应细胞,B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免疫球蛋白(SIg)对抗原的识别发挥体液免疫作用。而T 细胞则通过T 细胞受体(TCR)对呈现在细胞表面的外来抗原进行识别,介导细胞免疫反应。本文着重从T 细胞受体的结构、膜E 受体的结构及T 细胞内的代谢变化等方面,综述了T 细胞活化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活化T 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PHA诱导人T淋巴细胞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来研究入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已得到普遍确认。本文进一步介绍了用这种方法获得的T淋巴细胞集落(TLC)中集落细胞和集落抑制细胞的特征。首先将常规方法分离得到的MC、ERFC以及FcR~-和FcR~ E-RFC分别在含SRBC、2-巯基乙醇、FCS及人B血清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中培养,结果MC、ERFC及FcR~-E-RFC的集落形成率为1—2%。进一步运用OXEA(人7 SIgG)花环形成技术检测E-RFC集落细胞表面的Fc受体,发现多数集落细胞无Fc受体,FcR~ 细胞极少。将FcR~ E-RFC与FcR~-E-RFC共同培养后发现FcR~-细胞的集落形成被抑  相似文献   

18.
人T细胞可根据膜表面Fc受体分成二个亚类:具有IgM-Fc受体的Tμ和具有IgG-Fc受体的Tγ细胞,前者具有辅助功能,后者具有抑制功能。用单克隆抗体也可将人T细胞分成不同亚类,OKT-5~ 及OKT-8~ 为细胞毒/抑制性T细胞,OKT-4~ 为辅助性T细胞。但用多种多克隆抗体测定Tγ和Tμ,发现二分类标志不相符合,且Tγ大多不与针对T细胞的OKT-3反应,而与针对单核  相似文献   

19.
人类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对于确定健康人和病人的各种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比率的变化是很重要的。人淋巴细胞表面有各种Ig的Fc受体。首先证实的是IgG受体,它主要存在于多数B细胞、某些T细胞(据推测是具有抑制作用的T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c受体γ链基因启动子区-29位点基因多态现象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80例SLE患者和140例正常对照组Fc受体γ链基因启动子区-29位点基因型。结果:SLE患者Fc受体γ链基因启动子区-29位点TT基因型频率(33.3%)及T等位基因频率(54.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2%及42.9%)(P<0.05), 而GG基因型频率(24.4%)及G等位基因频率(45.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1.4%及57.1%)(P<0.05)。T等位基因的比值比为1.59。SLE患者各基因型频率及各等位基因频率与狼疮性肾炎(LN)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SLE患者Fc受体γ链基因启动子区-29位点T等位基因与SLE发病相关但与LN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