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K5/6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制作24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K5/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K5/6阳性表达占乳腺癌总数的14.72%(29/197)。CK5/6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病理类型等无关,而与ER阴性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CK5/6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比较,生存期短且预后差。结论CK5/6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CK5/6可成为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K5/6、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乳腺、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K5/6、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三阴性乳腺癌组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组中CK5/6、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2)三阴性乳腺癌组中CK5/6、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组(P<0.05);3)乳腺癌组中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关;4)三阴性乳腺癌组中HIF-1α高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期、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 CK5/6的表达反映了肿瘤的起源,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52例三阴性乳腺癌中资料完整的42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状态,分析其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疾病进展时间的关系。结果42例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2.38%(22/42),其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月经状态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5个月(95%:8.3~21.7),P53阴性组中位TTP为21个月(95%:10.3~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TTP明显低于p53阴性组,p53阳性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EGFR、CK5/6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PV-9000免疫组化三步法检测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EGFR、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0%,74.5%;且二者的表达有关联性(r=0.287,P<0.05).②EGFR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民族、ki-67等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组及临床分期Ⅲ期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5/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CK5/6的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EGFR与CK5/6表达率高,二者表达趋于一致.②EGFR、CK5/6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分期Ⅲ期者EGFR阳性表达率高,二者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6.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K19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CK1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7年79例三受体阴性(雌、孕激素和HER2受体)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特征和61例随访结果,并对其中49例石腊标本行CK19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占5.6%,本组主要见于绝经前女性,腋淋巴结转移率低,临床分期主要为Ⅱ期,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CK19高表达(95.9%)。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不同于其它类型的临床病理特征,CK19表达和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明显相关(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VEGF阳性表达率为86.7%(52/60)。在淋巴结无转移组COX-2和VEGF表达明显低于有转移组COX-2的表达(P〈0.05)。VEGF在COX-2阳性表达组中的阳性率(95.9%)明显高于阴性组(45.5%)(X^2=19.79,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可能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薛峰  周静  靳疆  张燕  李青  郑苏 《新疆医学》2011,41(12):46-49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和HER-2表达的关系,探讨雄激素受体在浸涧性导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浸涧性导管癌中AR、ER、PR和HER-2的蛋白表达。结果:乳腺没润性导管癌中AR的阳性表达率为45.9%。随着病理分级增加,AR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AR阳性率明显高于行淋巴结转移者〈P〈0.01)。AR在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51.5%和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AR表达勺ER、PR和HER-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K5/6和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22例正常乳腺组织CK5/6和PTEN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阳性率为52.9%(36/68),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9.1%(2/22)(P<0.05)。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阳性率为55.9%(38/68),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90.9%(20/22)(P<0.05)。CK5/6和PTEN表达在肿瘤直径<5 cm和≥5 cm间,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和≥5个间及是否远处转移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CK5/6阳性组及PTEN阴性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CK5/6阴性组及PTEN阳性组(P<0.05)。 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CK5/6表达和PTEN表达缺失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远处转移有关,CK5/6表达和PTEN表达缺失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唐帆  马辉 《农垦医学》2011,33(6):484-48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Her-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Her-2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0/44)、11.4%(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ER、PR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无关(P均〉0.05);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腋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HER-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可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也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董军  李俊生 《湖南医学》2014,(2):298-30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骨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VEGF-C 阳性表达率62.71%(37/59)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 <0.05)。VEGF-C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雌激素受体(ER )水平、孕激素受体(PR )水平无关,但其表达水平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显著相关( P <0.05)。CK19 mRNA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有34例57.6%(25/59)阳性表达,乳腺癌骨髓微转移阳性组VEGF-C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骨髓阴性表达组( P <0.05)。骨髓CK19 mRNA表达水平与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 EG F-C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播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RCA1,EGFR,CK5/6在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98例,其中三阴乳腺癌病例38例作为实验组,60例非三阴乳腺癌(non-TNBC)病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EGFR,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定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表型,并对2组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生存分析。结果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占12.29%及24.96%;三阴性乳腺癌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占18.4%,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组的5.5%(P=0.001);组织学分级3级者占54.0%,也高于HER-2过表达组42.0%(P=0.01);三阴性乳腺癌(74.7%)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64.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5);在2年内复发、转移及脑转移(分别为25.3%及8.0%)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为8.8%和2.2%)(P〈0.05),其5年无病生存率(55.6%)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69.8%)(P=0.041)。2组在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辅助放化疗、肝柿骨转移比例和总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更多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恶性度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和脑转移,无病生存期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FOXC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OXC1、MMP-7对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105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HER2、CK5/6、CK14、EGFR结果分为四型:腔型、HER2阳性型、基底细胞样型(BLs型)及正常乳腺样型(NBLs型)。观察各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与FOXC1、MMP-7的关系。结果:在105例乳腺癌患者中腔型、HER2阳性型、BLs型和NBLs型乳腺癌所占比例分别为52.4%(55/105)、16.2%(17/105)、17.1%(18/105)、14.3%(15/105)。腔型和(或)NBLs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HER2阳性型和(或)BLs型患者(log-rank值为22.161,P<0.01)。FOXC1阳性表达共28例,阳性表达率为26.7%(28/105),FOXC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而且FOXC1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30.108,P<0.01)。MMP-7阳性表达共71例,阳性表达率为67.6%(71/105),MMP-7与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MMP-7在BLs型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也高于其他分子亚型乳腺癌(χ2=11.328,P<0.05)。FOXC1与MMP-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5, P<0.01)。结论:腔型和NBLs型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HER2阳性型和BLs型乳腺癌预后较差。FOXC1可能作为BLs型乳腺癌的特异性潜在分子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MMP-7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侵袭性、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FOXC1与MMP-7在分子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刘巨方  童燕燕  姚雯婷 《海南医学》2014,(11):1630-1632
目的探讨超声恶性征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三阴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非三阴性型的乳腺癌患者设为非三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征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癌肿大小、病理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等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超声恶性征像在边界不清、存在毛刺征或高回声晕征、病灶内有微小钙化、血流分级为2~3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阻力指数≥0.7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块边缘不清、存在边缘毛刺征或高回声晕、病灶内发现微小钙化、血流分级为2~3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超声恶性征像对于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XCR4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XCR4的表达,分析其不同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46例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率为61%,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高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结论CXCR4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可能在协同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具有或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42例三阴性乳腺浸润癌中CK5/6、CK14、EGFR、Ki67及P53蛋白的表达,研究该组乳腺癌中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Ki67、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24例(57.1%)表达CK5/6、CK14、EGFR中1项或几项标志物,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其中CK14没有单独表达;18例(42.9%)均不表达CK5/6、CK14、EGFR.24例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22例,Ⅱ级2例,且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24例中有Ki67表达22例;18例不表达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中癌细胞核级别Ⅲ级3例,Ⅰ~Ⅱ级15例,18例中有Ki67表达8例.具有与不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核级别及Ki67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具有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乳腺癌.临床工作中依靠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及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CK5/6、EGFR及Ki67,对诊断该类病变和判断顸后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均阴性乳腺癌,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3至1997年病理确诊的乳腺癌690例,年龄27~86(52±12)岁,其中三阴性乳腺癌127例,占所有病例18.41%.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亲属乳腺癌、伴随其他肿瘤、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伴随良性肿瘤、双乳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71.42%和59.74%,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0.01,P=0.013);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P=0.04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为79.67%比88.59%,10年总生存率为63.15%比83.28%.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为77.94%比83.82%,10年无瘤生存率为62.87%比82.53%.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尤以36个月以内更为显著.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53、EGFR表达显著增多.三阴性乳腺癌更易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