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16世纪的一部光辉巨著,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具有重大价值,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也卓有影响,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博物志,也有人称它是我国古代的药用植物志.《本草纲目》是一部综合性的本草,可以说是集我国医药科学之太成,涉及领域广泛,药物种类繁多,理论和实践内容都很丰富,就整部书来说共分16大部,其中草、木、果、菜、谷5部均为植物60大类中31类,52卷中26卷均为植物,全书共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  相似文献   

2.
明代旴江南丰医家李梴是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其著作《医学入门》是我国公认的中医教育的著名门径书,同时也是一部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临床综合性学术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又是国际上影响颇深的中医古籍。本文就其在日本、朝鲜、越南的传播,及对海外医学的渗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对我国华夏文化影响最大的一部书,被列为群经之首,誉为千古奇书、东方瑰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它将中国古代的命理、数理、天理、哲理、心理与文理,统统熔于一炉,是古代著名的"五术"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在中国医学史上,许多医家学者以及医学流派的出现,就其继承性来说无不源于《内经》,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公元六世纪传入日本后,日本学者争相研究,到十九世纪初达到高峰,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者,丹波元简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1806年撰写的《素问识》,标志日本《黄帝内经》研究走向成熟。《素问识》用札记的体例,按原书的内容顺序,分八卷,列七十二篇,举凡作者认为有必要详释或阐明旨意的例句,一应录出,分别进行校勘、训释,广采博引,其中引述中国古代经史子集16部176次,医书146部6221次,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作者以历史眼光考察了产生《素问》的社会背景,运用清代文字、考据、训诂学成就,使书中许多古…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具备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的专书。它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目。但《伤寒论》成书于一千七百多年前,文字简朴,医理深奥,故读《伤寒论》者,多有难学难用  相似文献   

8.
《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巨著。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丰富的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直至今天依  相似文献   

9.
对《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包括《灵枢》和《素问》,简称《内经》),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鸿篇巨制,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不仅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医学专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饮食保健的一部重要著作。1、治未病思想疾病是促进人体早衰和夭折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十分重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对养生的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始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养生学说对我们后世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二年前,朱颜、冉小峯两同志有《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一文(以下简称《朱文》),发表于1959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文中有不少独到见解,启人神智,我读了受益甚多。惟其中涉及中药史上的几个问题,尚未十分明确,愿就这几个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希望得到读者和朱颜同志等的指正。一、关于陶弘景及其著作陶弘景的生卒年代,应该是公元452—536年,也就是五世纪至六世纪之间。而《朱文》既说“远在四世纪以前,……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增订起来的名医别录。”下文又说“在四世纪时,陶弘景曾把药物分为七大类。”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大部分,各81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它是中国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的宇宙观、生命观和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的藏医学—2000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主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内,藏医学具有特殊的学术地位和文化涵义。 首先,藏医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从远古时代起,藏族人民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医疗保健经验。从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藏医学创始的准备期和酝酿期,在《医学大会》、《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古典著作中,都留下西藏医学家总结自己、借鉴他人的历史痕迹。公元八世纪末,宇妥·元旦贡布的《四部医典》问世,奠定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学的形成及其一脉相承的历史,除了中国的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以外,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名医别录》五加皮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古代药用五加品种的探讨》一文中,曾将中国古代药用五加豺漆和豺节的别名破译出来,并从植物分类学角度,从茎皮颜色和刺型特点,考证出《名医别录》(下称《别录》)所载豺节五加,即为今之刺五加。《别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补注书。它不仅在《本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经典名著,它以纵横驰骋的绚丽幻想,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壮阔的场景结构,在我国文学史上别开生面,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块高耸的丰碑。对于这样一部优秀之作,许多读者对它有着较多的感性认识,也有些人认为它仅是“娱乐”之经典,但事实上,《西游记》所蕴含的理性光辉以及人生真谛是值得人们深深思索和领悟的。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在古代多学科思想渗透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虽然以医药学为其主体,却又蕴藏着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因此,开展多学科协作,从多学科范围研究中医学,对于促进我国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医学中的多学科思想在汗牛充栋的古代医学著作中,成书于战国后期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称得上是一部以医学为主体的古代百科全书。现以《内经》为主,结合古代有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荟萃了中国上古及秦汉时期的众多医学文献,是一部涵概文、史、哲和多门自然科学的多学科巨著,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两部《千金方》,承先启后,影响深远。本文拟对《千金方》的学术思想作粗略探讨如下: 一、主张医药普及祖罔医学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一般人民有了病却得不到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