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对初中生进行营养宣教,并评价营养宣教的效果,为在初中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中学(其中示范校2所、普通校1所)初一、初二的学生1215名,进行营养“K-A-P”调查。然后,从中抽取1所学校初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并进行宣教后的问卷调查与结果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6.9±15.4、6;5.5±I6.9、65.3±10.7,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期调查结果。参与营养宣教的学生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宣教前水平。结论:营养宣教对提高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把营养教育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关于营养标签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所有在校大学生,对其营养标签的KA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834名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4.9±1.1分,及格率48.9%,女生、二年级学生、城市户籍学生、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得分较高(P0.05),他们对某些重要的营养标签知识答对率较低,主要是通过上课、专业书籍获得知识,仍有26.7%人未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希望从网络、专业书中获得知识。营养标签态度得分8.8±2.4分,56.3%认为很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识营养标签。对于营养标签的使用,只有9.3%表示每次都会查看、23.1%经常查看,关注的内容主要是"能量"、"脂肪",营养标签使用行为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越高,行为得分就越高。结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不能很好地利用营养标签指导健康,应强化高职学生特别是男生、低年级学生的营养标签知识。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拟对高中生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例本市某3所高校的学生设为本次的实验对象,回顾性研究该200名学生的具体资料,并对他们进行营养及食品卫生知识的相关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食品卫生相关知识了解方面,女生了解掌握程度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获取途径中,主要途径是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及饮食行为,找出影响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和饮食行为的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湖南省郴州市城区14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信息、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区老人营养知识水平评价得分为(14.26±4.36)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0.93%。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老人(P=0.036)。郴州城区老人的乳制品摄入量不足,每天吃乳制品的老年人仅为10.4%,每天吃乳制品的老人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乳制品摄入不足的老人[(16.73±3.96)vs(13.97±4.32),P=0.019]。此外,被调查居民监测体重的意识不足,仅25%的老年人至少30 d测量1次体重,每30 d称量1次以上体重的老人营养知识得分为(16.03±3.90),高于称量体重频率低于30 d的老人(13.67±4.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4)。结论:郴州市60岁以上城区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水平尚有待提高,乳制品摄入不足,监测体重的意识欠缺,需要加强社区营养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素养,从而增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预防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校大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探讨与大学生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我校在校大学生中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发放485份调查问卷,收回482份,问卷有效率为99.38%,其中大一249名(51.66%)、大二104名(21.58%)、大三129名(26.76%);男生317名(65.77%)、女生165名(34.23%)。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资料,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现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482例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6.83±0.95)分,营养态度得分为(23.85±0.96)分,营养行为得分为(22.84±0.95)分。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得分与性别、年级、专业、父母文化水平相关(P0.05)。营养知识与营养态度、营养行为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397(P0.05),营养态度与营养行为也存在相关关系(r=0.258,P0.05)。73.24%的大学生体重正常,9.13%的大学生体重过轻,17.63%的大学生体重超重或肥胖,男女大学生体质指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重正常组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营养态度得分及营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体重过轻及体重超重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与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相关。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受性别、年级、专业、父母文化水平影响,在实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针对性的对男生、低年级学生、理科生及父母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营养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膳食习惯及营养标签的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改善学生营养水平及提高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改善态度、改变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共选取山东某医学院4个医学相关专业的一、三年级本科学生共480人。问卷内容主要有营养基础知识、膳食习惯、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共发放问卷480份。结果:本科一年级与三年级医学生的营养基础知识、标签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饮食习惯的调查没有显示差异(P0.05)。结论:高年级学生营养基础知识、营养标签知识中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在饮食习惯、食物选择的态度、行为方面医学生没有年级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成都市某高校全科医学生营养知信行及心理健康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成都市某高校全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2022年6月采用自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和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423例全科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7.48±2.51)分,营养态度得分为(15.94±3.06)分,营养行为得分为(25.22±4.56)分,KAP总体平均得分仅为(48.64±7.90)分,其中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人数为229人,占比54.14%。男生中抑郁的人数,显著高于女生(P<0.01),失眠、吸烟和饮酒的人群抑郁比例均高于无以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P<0.01);男生中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P<0.01),失眠、吸烟和饮酒的人群焦虑比例均高于无以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高低、父母婚姻状况、是否失眠、KAP得分是全科医学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年级高低、父母婚姻状况、是否失眠和营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某高职院校12个系,每个系随机抽取10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仅为59.3%,不同性别、文理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理科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普遍较好,其中,90.8%认为合理膳食与健康关系很大、52.7%愿意选修营养方面的课程或参加相关讲座;调查学生中存在不合理的营养行为,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有吃夜宵和零食习惯的人分别占80.9%和71.7%,仅29.2%的学生一日三餐饮食规律等。结论:应加强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对于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容乐观,很多高职新生在刚刚到学校之后,由于没有父母和家人的监管,食物消费结构非常不合理,各类营养随意摄取,留恋零食、路边摊等,对营养膳食没有任何概念。高职新生营养及膳食行为调查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高职院校一年级新生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年龄约在17~21岁左右。调查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的调查方法,同时结合案例访谈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以刚察县的中学生、中学生家长、中学附近的小餐馆老板、小卖铺老板为研究对象。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询问法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问卷调查内容为学生生活环境、饮食行为、营养知识等内容,询问家长学生的饮食习惯。同时,询问小餐桌货小卖铺老板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偏好。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询问法得出最终的调查结论。结果一般情况营养知识的了解:80.7%中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12.
王秋云 《食品与机械》2022,(12):151-155
为了解城市青少年在健康饮食与营养知识、传统饮食文化、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开展食育状况调查活动。以1088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从食物营养认知、正确饮食习惯培养与安全知识、传统饮食与礼仪的传承、食育知识认知及态度4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学生对食物营养知识、传统饮食文化与礼仪、正确饮食习惯的认知程度较高,并显示出对全社会食品安全状况与食育教育的较高关注度。大多数青少年能正确认知嗜好性食品存在的健康隐患,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有效克制。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食育教育活动参与意愿较强烈。建议加快食育教育进校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Music is central to the lives of most high-school age boys. However, music education is a marginalised area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decreasing in popularity as students approach senior school and succumb to pressures to choose subjects perceived to be more useful in the 'real world'. While this process is common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the drop-off is greater among boys, who sometimes construct music as a 'feminised' subject. Attempts to engage boys in music, thus, often involve music teachers trying to adapt their pedagogies to what they perceive to be boys' interest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some cases music teachers attempt to construct a 'connected' curriculum for boys in ways which accommodate, reinforce and reproduce hegemonic constructions of masculinit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is critical that the pedagogical practices music teachers deploy in order to encourage boys' engagement with the subjec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globalisation, media and music technology and capitalise upon diversity rather than participat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dominant constructions of gender. The article further argues that music education, like other marginalised area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when demonstrating such nuanced understandings of youth cul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various constructions of young masculinities and femininities, provides an opening for the study of masculinity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ways that can benefit both girls and boys.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引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营养状况、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问卷方式,以湖南、湖北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规律,但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建议高校加强食育体系建设、强化食堂的专业建设和管理等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weight concerns and smoking for body weight reasons as a function of race and gender. DESIGN: A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a number of factors thought to be predictive of smoking was administered. SETTING: The Memphis (Tennessee) school system.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were 6961 seventh-grade students (mean age 13 years). This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80.8% black children, 16.5% white children, and 2.7% of other ethnic origi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ight concerns were assessed using items from a restraint scale. Students were questioned regarding their smoking status, beliefs that smoking controls body weight, and their own weight-control smoking behaviour. RESULTS: Dietary restraint interacted with race in that, whereas white girls scored the highest on dietary restraint, black boys scored higher on dietary restraint than white boys. Almost 40% of subjects at this school level believed that smoking controls their body weight. Of the regular smokers, 12% indicated they have smoked to control their weight, with white girls endorsing this belief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other respondents. CONCLUSIONS: The propensity to smoke for weight control reasons, previously describ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mong white females of college and high-school age, was also found among this sample of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g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评价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KAP)水平,为幼儿园建立科学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共907名家长,采用问卷的方式开展营养KAP现况调查。结果:家庭收入、学历、职业、培训对家长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影响显著(P<0.05)。家长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为86.87%,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知识结构需要完善。营养教育培训显著影响家长的营养知识和行为(P<0.05),但对家长营养态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都不强,不具一致性。90%以上的幼儿家长对于营养教育持积极态度,希望自己和幼儿接受营养教育,同时也希望幼儿园和国家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及儿童营养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情况,为改进中小学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账法结合学生营养午餐食谱,对丰台区3家学生营养午餐的送餐企业提供的营养午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中小学食谱能量的供给基本符合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学生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中小学生能量分别达到标准值的100.2%和100.7%.中学生蛋白质供给偏高,超国家标准111.6%;维生素、矿物质大部分满足需求;钙、维生素A、维生素B族不足比较明显,均低于国家标准值的70%以下,尤其是钙的供给量在国家标准的46%以下.现场调查食谱的执行情况良好,但发现实际制作中存在油量超标、剩饭现象.结论:学生营养午餐在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已趋于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长期存在的个别营养成分供给不足的情况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分别从营养饮食、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安徽省大学生营养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的90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485人、女生415人,平均年龄为20.81±2.0;55。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严重,常吃方便面、油炸食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男女生对于营养搭配的重视程度类似(P〉O.05);饮食搭配的关注度、早餐的认知度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危险因素(0R〉1),而城市类型、每月饮食消费水平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对此次饮食习惯的研究后,大学生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