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口腔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灭菌现况,提出改进措施,为规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生物监测的方法,对北京市口腔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不同级别口腔医疗机构257家,有71.21%的医疗机构在口腔科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有88.72%的口腔医疗机构制定了消毒相关制度,有91.87%的消毒室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现场监测显示,超声清洗效果总体合格率为69.00%,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温度总体合格率为84.90%,灭菌时间总体合格率为64.08%,生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9.18%。结论 北京市口腔医疗机构在口腔科进行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的比例较高,仍存在安全风险,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青海省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现状,提出管理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方法,对青海省96所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96所医疗机构中,65所医疗机构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洗消,处置率为67.71%,集中处置率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依次降低。31所医疗机构由口腔科自行器械洗消,其中29所医院口腔科设有独立清洗消毒区域,三级医院洗消区独立设置率为100%。结论 青海省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工作存在缺陷,应加强监管,促进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现状,为科学改进洗消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培训和现场调查法,对宁夏地区10家综合医疗机构口腔科和30家民营口腔诊所的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现状进行调查,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医疗机构口腔科设施配备率平均90%,民营口腔诊所平均76.94%|综合医疗机构口腔科清洗消毒灭菌监测率平均80%|民营口腔诊所平均35.84%|综合医疗机构口腔科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及知识掌握率平均84%,民营口腔诊所平均78.67%。结论 为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及保障患者安全,应进一步加强宁夏地区口腔诊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监管力度,强化制度建设、硬件设施投入及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究集中管理模式下,质控指标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为完善改进质控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山东省消毒供应质控中心2016年2-12月和2017年2-12月主要质控指标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待灭菌器械清洗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2017年较2016年均提高,湿包发生率有所下降,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待灭菌包包装不合格80%以上的原因为包内器械数量种类及功能错误、包装完好性差与闭合完好性差、标识完整性差;不良事件以无菌物品发错科室为主,占比近65%。结论 集中管理模式下,复用诊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供应质量在质控指标监督下有所提高,评价指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质量持续改进。〖H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管理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3月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传统消毒管理模式时抽取的300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6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模式时抽取的300件器械作为观察组,2组均启用专业质控员,采用目测法、放大镜法、ATP法检测灭菌合格率检测。比较2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4.713,P<0.001)。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采用风险评估管理,能明显提高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降低医疗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HT5"SS〗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灭菌管理办法。方法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专人对机器人手术器械进行分类清洗和灭菌,并严格发放流程。 结果 机器人手术器械由专人清洗灭菌,采取严格的清洗灭菌流程,能保证器械质量,积极提高周转率,提高器械准备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应当重视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管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器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过程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口腔器械由门诊口腔科护士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12月期间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选取1 920件进行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的检测,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结果实施口腔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包装灭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口腔器械从科室自行处理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处理工作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口腔器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包装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和耗材使用情况,为规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147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程序进行调查。结果 各级医院都存在医疗器械清洗程序及使用耗材不合理情况,导致清洗后仍有不同程度污渍残留,器械损耗率较高。结论 在保湿预处理、分类清洗、润滑剂的使用等方面,所调查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程序与现行行业标准存在差距,存在灭菌隐患。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管腔器械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毛刷刷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实验组采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后的质量。 结果 实验组的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蒸汽清洗技术,可显著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萍  唐丽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0):1019-1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了满意度,保证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HT5”H〗摘要 目的 探讨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使用前后医疗器械清洗后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评分、洗涤质量评分、满意度和患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清洗后回收、包装、灭菌、洗涤合格率(99.60%、99.50%、99.40%、9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0%、93.90%、93.60%、94.00%)。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后包装治疗评分(92.14±11.28)分、洗涤质量评分(91.36±11.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35±6.34分、77.52±6.93分)。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后各临床科室对服务满意度、护士对器械清洗满意度(98.00%、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82.50%)。使用观察组医疗器械治疗的患者感染率(0.00%)明显低于使用对照组医疗器械治疗的患者(13.00%)。结论 追溯管理系统流程化质控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现状,为今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及质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借助国家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平台,选取河南省三级综合医疗机构35家,二级综合医疗机构38家,眼科专科医疗机构8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主要管理方式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占77.50%,53.75%的医疗机构是由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负责处理眼科手术器械,配置专用清洗池有24家(30.00%),专用变频超声清洗机30家(37.50%),仅有3.75%的医疗机构在清洗内眼器械时未采用任何清洁剂。在清洗消毒及灭菌方面,63.75%的医疗机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配合超声清洗,仍有14家(17.50%)采用卡式灭菌器灭菌,2家(2.50%)采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结论 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眼科手术器械的处理与管理较前明显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专项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推进规范及指南在工作之中的应用,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管腔器械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毛刷刷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实验组采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后的质量。 结果 实验组的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蒸汽清洗技术,可显著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4.
〖HT5”H〗摘要 目的 应用《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对复用眼科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中,针对损坏原因进行改进的效果探讨。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法,将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眼科器械6种基础包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损坏器械报废的件数,寻找原因,依据指南进行逐项改进。结果 指南实施前后眼科器械损坏情况对比,器械的损坏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20.32%降至实施后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47,P<0.05)。结论 以指南作为消毒供应中心对眼科器械处理方法的依据,结合实际现状,合理配置使用设施设备及专用区域设置;提倡清洗消毒机清洗;规范预处理方式;足够的器械备份及信息化管理等,可有效提高眼科器械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耐湿耐热的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20套耐湿耐热的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采用手工清洗和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的方法;B组采用硬式内镜专用清洗架,入串联式四腔清洗机进行清洗。结果 B组的清洗消毒质量合格率和器械功能完好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式内镜专用清洗架,入串联式四腔清洗机进行清洗的方法,能提高其清洗消毒的质量和器械功能的完好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l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腔镜器械信息化可拆卸图谱库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将2021年1—6月的8 046件腔镜可拆卸器械设定为对照组,实施纸质未拆卸图谱册管理。2021年7—12月的8 461件腔镜可拆卸器械设定为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可拆卸器械图谱库管理:成立腔镜器械图谱制作组,确定腔镜可拆卸器械清单,进行图谱拍摄、制作与审核,将可拆卸腔镜器械图谱库纳入信息系统进行临床应用。结果 观察组腔镜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大大降低、配置准确率、器械处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信息化可拆卸图谱库的应用在改善清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配置准确性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医院口腔科都要求建立器械清洗消毒室,使用后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在单独的房间进行,提高了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但由于口腔科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在同一室内进行,人流、物流出现交叉、逆行,清洗条件及设备较落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仍不太合理,无法进行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们医院将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口腔器械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由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对照组,2009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按标准流程处理的口腔器械抽样5 000件设为观察组,进行清洗质量;不同包装,同一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满意度比较。[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口腔器械其清洗质量,包装、灭菌质量,口腔科医生和椅旁护士对器械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口腔科护士处理的口腔器械(P〈0.001)。[结论]口腔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能保证器械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施茜  施群 《全科护理》2012,(18):1702-1703
[目的]探讨口腔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管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普通器械清洗与灭菌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配送,专科器械在口腔科供应区处理的方式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登记制度。[结果]各类灭菌器械质量监测显示,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结论]采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与口腔科共同管理灭菌器械并进行环节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能保证器械灭菌质量,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