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各项临床指标,观察溶栓前、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及溶栓前、溶栓后14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定预后,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预后情况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cy增高组和正常组在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年龄、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14d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疗效,应密切观测血清Hcy水平并早期干预,以便更好的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238例)与预后不良组(2~6分,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分析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高、Hcy水平高、NIHSS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入院后抽取次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和血清HbAlc水平,分为HbAlc升高组(6.4%)和HbAlc正常组(≤6.4%)。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90 d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HbAlc正常组130例,HbAlc升高组50例。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既往脑卒中史、卒中后肺部感染、TC异常、HDL-C异常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lc升高组患者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出院mRS评分、出院后90d mRS评分均明显高于HbAlc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HbAlc水平与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出院mRS评分、出院后90 d 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HbA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明显相关且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与白细胞介素对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4例,分为无H型高血压组(观察A组)238例,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组(观察B组) 15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32例为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0 min内进行NIHSS评分;测定各组脂蛋白磷脂酶A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B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82±3.64)分,明显高于观察A组患者的(8.51±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后循环、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磷脂酶A2、IL-6、IL-8、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沉降率、CRP明显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A组患者Hcy、TC、TG、LDL-C、红细胞沉降率、CRP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磷脂酶A2、IL-6、IL-8、TC、TG、LDL-C为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IL-6、IL-8、脂蛋白磷脂酶A2对H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炎症反应;脂蛋白磷脂酶A2、IL-6、IL-8对H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D 二聚体(D D),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与经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院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hs CRP、D D及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s CRP、D D及LDH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mRS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hs CRP、D D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 CRP、D D及LDH水平与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2组患者性别构成、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疾病类型为进展性或完全性卒中比例、糖尿病病史比例、NIHSS评分、血管未再通比例、有转化出血比例及血清hs CRP、D D、LDH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疾病类型为进展性或完全性卒中、有糖尿病病史、NIHSS评分>7分、hs CRP>3 mg/L、D D>0.5 mg/L、LDH>300 U/L、发病至溶栓时间>3.5 h、血管未再通及有转化出血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hs CRP、D D及LDH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呈现高水平,且与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对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及静脉溶栓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是否合并抑郁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lA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80例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34例(抑郁组)、非抑郁46例(非抑郁组)。男性比例、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社会支持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IHSS评分、FPG、HblAc、TC、Hcy、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15分、FPG高、Hcy高是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男性、社会支持度高是并发抑郁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应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加强社会支持来降低抑郁发生率,同时应重点关注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按Adamas分类法分为大面积缺血脑卒中组35例,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39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为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尿酸、IL-6、hs-CRP水平;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分别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预后状况,对照组在体检时进行上述量表测评。结果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尿酸、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明显高于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NIHSS、AP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GCS评分明显低于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尿酸、IL-6、hs-CRP与NIHSS评分、AP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IL-6、hs-CRP水平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患者预后状况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以0~1分(100例)作为预后良好组,以2~6分(20例)作为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以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将其划分为A组(> 11. 1 mmol/L) 36例,B组(7. 8~11. 1 mmol/L) 44例,C组(<7. 8 mmol/L) 40例,对比3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预后良好组的血糖指标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的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有紧密的关系,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不良、神经功能改善差、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3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25(OH)D、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90 d 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25(OH)D、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增加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90 d后有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D-二聚体(D-D)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依据病理类型不同将观察组分为非腔隙性脑卒中组和腔隙性脑卒中组;依据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随访6个月,采用Rankin量表(mRS)评分将观察组分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观察组不同亚组间Fetuin-A和D-D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腔隙性脑卒中组比较,腔隙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度组患者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升高;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随访情况,将29例患者归入预后不良组,40例患者归入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Fetuin-A和D-D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Fetuin-A和D-D水平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对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95例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现患病情况(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卒中家族史以及食用豆制品情况,每日平均睡眠时间;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检测各血脂指标水平。结果本研究调查的39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缺血性脑卒中43例(10.89%)纳入观察组,未合并缺血性脑卒中352例(89.11%)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年龄,脑卒中家族史比例,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的比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食用豆制品比例、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应对高龄、有脑卒中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酸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Adamas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64例,对照组(非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72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68例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清IL-6、hs-CRP及尿酸水平;预后评估工具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结果血清IL-6、hs-CRP及尿酸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GC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HSS、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CS为(3.32±0.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6、hs-CRP、尿酸水平与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6、hs-CRP及尿酸水平明显增高,与病灶面积和预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为改善其预后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以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在山东省4家医院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血生化指标、入院血压水平等资料.研究结局定义为出院的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10分或者死亡.按NIHSS(NIH卒中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死亡/NIHSS≥10及NIHSS<10组.血清Mg2+浓度按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Mg2+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NIHSS≥10组的血清Mg2+浓度、发病至入院时间低于NIHSS< 10组(P<0.05);入院时收缩压水平高于NIHSS< 10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及心房纤颤史的百分率均高于NIHSS< 10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Mg2+浓度第4分位(最高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0.47,P<0.05);调整血清Ca2+、K+水平等其他因素后,血清Mg2+第4分位和第3分位水平均可降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RR值分别为0.39和0.54,P<0.05).无论是否调整其他因素,血清Mg2+浓度与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均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检验P<0.05).结论 高浓度的血清Mg2+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死亡/NIHSS≥10的危险性,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分为H型组56例(Hcy≥10.0μmol/L)、普通组64例(Hcy10.0μmol/L),比较两组的血清Hcy、血清SAA、Lp(a)、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血清Hcy与SAA、IMT、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 H型组患者的FPG、SBP、DBP、TC、TG、HDL-C、LDL-C水平与普通组患者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型组患者的血清Hcy、血清SAA、Lp(a)、IMT水平高于普通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型组和普通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AA、Lp(a)与NIHSS评分、IMT测定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AA、Lp(a)升高较普通脑梗死患者明显,并且Hcy与患者SAA、Lp(a)、NIHSS评分及IMT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8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病后24~72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2分表示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177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61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炎症标志物,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中NIHSS评分≥5分的患者占比高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均高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5分,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RP、TNF-α、IL-1β、sICAM-1水平高均为影...  相似文献   

16.
李妙嫦  黄燕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06-130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出血性卒中组28例和缺血性卒中组32例。入院当天(发病7天内)以ELISA法测定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LPA水平,所有患者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急性脑卒中LPA水平与脑卒中各类型、初发/复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①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②复发组脑卒中患者血清LPA水平比初发组明显增加(P<0.05);③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A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的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增高,尤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更为明显,可作为判断脑卒中患者病情诊断、严重程度及再发风险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1日—2015年8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丹东市第一医院、辽阳县医院和大洼县医院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 5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析其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本次调查的1 5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 RS)得分为(1.47±1.79)分;其中,无残疾组患者1 219例(76.6%),残疾组患者284例(17.9%),死亡患者88例(5.5%);共372例患者(23.4%)为短期预后不良。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和胱抑素C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6.50×10~9/L^8.09×10~9/L和≥8.10×10~9/L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分别为白细胞计数<5.30×10~9/L患者的2.382倍(OR=2.382,95%CI=1.445~3.925)和2.531倍(OR=2.531,95%CI=1.574~4.069)。结论白细胞计数水平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志愿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合并的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房颤)。分别于入院时、入院7~14 d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为期3年随访,随访结束时进行新型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SS-QOL总体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8,P<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75、29.041、23.412、23.193、17.758、10.209,均P<0.01)。以缺血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血脂异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依折麦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血压、血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BI)量表、改良Rankin评分(mRS)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生存质量、预后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A组(收缩压<130mmHg)、B组(收缩压130~160mmHg)和C组(收缩压>160mmHg).对比(1)三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NIHSS评分.(2)三组入院时及出院后6月mRS评分及BI评分.结果:(1)三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2)三组入院时mRS评分及B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出院后6月mRS评分及BI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收缩压在130~160mmHg时预后优于其他血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