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人为干扰越来越多,逐渐提高的人工植被及硬质铺装数量增加了斑块破碎度,但并未使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异质性得到提高。文章在对东湖风景区核心区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各景区斑块现状,并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植被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风景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的调研和观察结果,从布局、功能、配套设施、生态结构4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总结并归纳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相关风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不断被关注和研究.以城市经营理念和风景资源属性变迁为立论基础,分析认为,山水风景资源应该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之一,山水风景资源本身具有可以经营的多元价值.在结合绍兴兰亭,临安玲珑山案例分析后指出,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浙江的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城市经营的理念经营城市中的山水风景资源.浙江山水风景资源作为未来可进入市场竞争的城市经营对象,必须在价值导向上首先建立山水文化价值维度,在经营思路上要有整体性的保护和开发,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多元价值的综合关注.  相似文献   

4.
集锦     
<正> 北京四分之一的地区将被森林覆盖到2000年,北京将实现城市园林化,北京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7.5%,提高到28%左右。并将建设许多吸引游客的风景游览区。根据《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市南端,植被丰富,四季分明,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199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扎兰屯市抓住大规模生态建设这个机遇,确定了扎兰屯市园林绿化建设方向,修订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一、扎兰屯市园林绿化建设运作方式及主要成绩扎兰屯市市区绿化覆盖率由1998年的26.5%提高到2002年的31.4%,人均公共绿地率由1998年的8.06m2提高到2002年的8.5m2。1.义务绿化工作。首先确定义务绿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纪念性风景源于地方独特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基因,是地方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文章从史学和人居科学的视角,通过对城市风景的地方性文化基因的产生与文化脉络演化的研究,阐述城市纪念性风景与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进而倡导在继承传统风景营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纪念性风景的保护与营建树立地方文化坐标,传承地方传统精神与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7.
前言扎兰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南端 ,这里自然景色秀美 ,气候宜人 ,素有“塞外苏杭”的美誉。1 992年 ,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扎兰屯风景名胜区为自治区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 0 0 2年 ,扎兰屯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区。1 997年 ,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为扎兰屯风景名胜区做了总体规划 ,并将扎兰屯市风景资源评价为 :自然风景优美 ,消暑避暑胜地 ,民族风情淳厚 ,辽金文化底蕴。在这样先天优势的自然风景环绕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福利分房”的最终取消 ,同全国各地一样 ,住宅产业…  相似文献   

8.
滨河东路是太原市汾河东岸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风景林带的建成,对于突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滨河东路风景林带建设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城市中的棕地问题日益突出。风景过程主义提倡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引导和利用自然过程进行设计,为城市棕地的土壤修复、水质改善、栖息地恢复、灾害调控和文脉延续提供了生态性与艺术性并存的解决思路。文章通过分析3个城市棕地景观再生案例,提出分期规划建设的过程调控策略,并归纳总结城市棕地再生中5种风景过程类型及4种表现手法,为类似实践项目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生态园林作为城市之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它不仅能供居民栖息游玩,陶冶情操,更是提高城市整体观赏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在园林的建设中,着重于生态化园林的建设,生态化园林不仅可以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通过其人文环境受到人们的喜爱。对生态化园林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生态化建设的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化中几种常用的绿篱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人们正以日渐高涨的情绪投入于城市建设当中,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工业的"形象工程"之一,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出现在公园和道路两旁的绿篱,也成为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园林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尤其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就是生态功能提升,风景景观效果增强。为此提出了建立城市绿地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城市基调树种、骨架树种、新优材料、乡土树种引种驯化基地,封山育林、恢复山区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加强城市自然保护等思路,以追求城市生态更加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持续友好。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梅林山云步道为例,探索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浅山山地风景游步道的选线研究及建设策略。采用层次分析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生态、行为3个层面,选取了地形地貌、植被、用地阻隔、交通、建设5个因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生成了梅林山云步道开发适宜性的分级图,结合梅林片区的用地规划、相关保护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与以及景观人文资源等现状,将云步道线路与区域、市域绿道系统和周边绿地等对接,在高密度的城市结构中创造展示自然生态法则的山地风景道系统与城市眺望系统。  相似文献   

14.
依据石林县自然概况,分析石林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区、道路、河流绿化现状及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森林景观植被建设情况,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对石林县森林城市主要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评估了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提出石林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森林的各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生态化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森林被作为城市之“肺”,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绿化美化环境,增加城市风景。人们居住的环境需要以花草树木作为点缀,否则再好的建筑风格及其内涵都难以表达,即人们所说的“红花还需绿叶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引入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必要性及其在维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提高游客游憩质量的重要意义,初步探索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原则、内容,并对未来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园林绿化移植大树的养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以其即栽即成风景的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因而大树移植的养护与管理是保证树木成活的关键。移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现代文明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城市“风景”中的骄子是高入云天的大楼,流光溢彩的华灯,川流如梭的名车和高悬明挂的广告牌。在如此众多的景点中,树就显得低微了,像城市“风景”的陪衬。树本是城市风景中的元老,但如今占有的地盘已经大大缩小。而且,大量...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城市特殊生态系统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城市生态是以人为主导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从农业、水资源、生物多样性、风景旅游区等方面,分析合肥市的生态环境现状,针对这种现状,与当今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肥市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街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体现的是城市独特的风景与人文,通过对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进行活力点研究,提出了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及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街区活力点建设的策略,以点燃城市街区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