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不确定度分析原理和各因素不确定度分量A类、B类评定方法,建立了锅炉反平衡热效率不确定度分析模型,给出了灵敏系数、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某电厂600MW机组锅炉为计算对象,在消除了因素非完全独立和传统数值扰动计算灵敏系数方法带来的二次不确定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对锅炉热效率测试质量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对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重要影响因素为,飞灰含碳量Cfh、排烟温度tpy、收到基灰分Aar、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飞灰百分比fh;可忽略因素为,收到基氮Nar、收到基硫Sar、锅炉散热损失Q5。因此,提高重要影响因素的测试精度可显著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测试质量。  相似文献   

2.
比较煤的挥发分和N含量对不同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表明,对于燃用高挥发分烟煤的锅炉,煤质特性对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NOx排放影响并不显著.对于同1台先进低NOx燃烧系统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随N、挥发分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煤质仍然是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种在线煤质软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工程实用的煤质软测量方法。通过测量锅炉、汽轮机、磨煤机、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参数以及烟气成分含量,建立了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在线监测模型;从磨煤机的运行状态中提取入炉煤收到基水分的信息;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建立发热量、水分和灰分的关系,结合锅炉本体以及空气预热器的能量平衡分析,提取入炉煤发热量和灰分信息;根据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从排烟成分中提取煤的干燥无灰基元素含量的信息,实现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实时监测。现场试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入炉煤质,测量精度满足现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某电厂300 MW级电站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半焦、气化残炭)的实践,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数值模拟计算,实现了掺烧比例大于45%、燃烧效率大于98%、NOx放浓度不高于掺烧前的目标,在探索电站锅炉掺烧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可行性、推动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在电站动力用煤领域的应用及形成电站锅炉燃用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技术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鲍春来  张竞飞 《发电设备》2013,27(2):97-100
针对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运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锅炉运行优化模型,以锅炉热效率与NOx排放质量浓度最佳值作为优化目标,实现二次风门挡板开度、燃尽风门挡板开度的寻优,求取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值。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提高锅炉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NOx的排放,并正确地反映了锅炉机组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软测量实时监测技术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文中提供了一种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实时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测量锅炉、汽轮机、磨煤机以及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参数间接实现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实时监测;它利用煤干燥无灰基元素的组成特性的基础性研究结果和能量守恒原理,从排烟气体成分中提取煤的干燥无灰基元素含量的信息;从磨煤机的运行状态中提取入炉煤收到基水分的信息;通过锅炉本体以及空气预热器的能量平衡分析,采用灰分校正技术,实现了入炉煤元素分析和发热量的实时监测。该技术可以为入炉煤质和锅炉效率的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分析工具,帮助实现锅炉的优化运行。该技术已经在300MW的发电机组上应用成功,测试表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测量误差在-3.17%~ 3.83%之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台墙式燃烧锅炉严重高温腐蚀和低负荷运行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的问题,从旋流燃烧器的特点、燃烧器布置分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燃煤质量下降、炉内局部缺氧燃烧、锅炉设备适应能力差是造成锅炉严重高温腐蚀和低负荷运行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在燃煤质量无法保证的条件下,通过燃烧器系统的改进以减少备用燃烧器的冷却风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西某电厂#1锅炉受煤质变化、煤粉细度波动及锅炉运行方式等影响,近期飞灰可燃物含量偏高,一般在8%~20%左右,严重影响了锅炉运行经济性。针对影响飞灰可燃物含量高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锅炉飞灰可燃物降至6%以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锅炉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在燃煤电厂中,由于锅炉的不完全燃烧,使锅炉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增加,导致锅炉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增加。通过深入探讨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锅炉效率的有效措施,为锅炉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伍文东  张兵 《湖南电力》2002,22(Z1):35-37
结合益阳电厂一期工程,从锅炉压力容器质量监督体系、方式、内容及人员等方面介绍了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的锅炉压力容器质量监督模式,供300 MW火电机组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监督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燃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实现飞灰的综合利用,设计并采用飞灰再循环系统,从而使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从18%-25%降至目前的7%-12%,同时提高了锅炉燃烧效率。对飞灰回送装置的结构、原理及运行实际工况进行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2.
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2号发电机组锅炉自投产以来,灰渣可燃物含量很低,希望通过对运行氧量及煤粉细度等方面的调整,控制灰渣可燃物含量,减少制粉系统电耗及磨损,降低排烟损失,使机组经济性提高.文中介绍了煤粉细度和氧量调整对灰渣可燃物含量及锅炉效率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该锅炉对煤粉细度及运行氧量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偏高的问题,从运行、管理、设计、维护等方面对影响锅炉燃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确认掺烧无烟煤是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建议,供同类型锅炉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自脱硫效应对于石灰石脱硫计算参数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台对2个煤种进行了自脱硫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煤种自脱硫效率分别为73.5%和57.3%,其差异主要与煤的可燃硫含量、煤中CaO等金属氧化物含量及锅炉运行参数有关;根据SO2排放值修正的燃料硫分计算钙硫摩尔比是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值的3.78倍;随着石灰石添加量的增加,脱硫效率偏差由20.06%逐渐减小至10.65%;根据SO2排放值修正燃料硫分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正值,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负值,其偏差原因在于后者将入炉煤自脱硫的固硫反应放热量计入了石灰石脱硫反应放热量中;CFB锅炉由于燃煤自脱硫效应的影响,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脱硫热损失会出现较大的计算误差,而按照SO2实际排放值计算脱硫热损失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入炉煤煤质化验数据不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火电厂入炉煤煤质化验数据进行实时校正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制粉系统输入、输出热量平衡原理计算入炉煤收到基水分,基于锅炉系统的输入、输出能量平衡考虑基灰分变化对基低位热值的影响,通过反复迭代求取基灰分、基低位热值和锅炉效率,从而实现煤质指标的实时校正。所提新方法基于煤质化验数据和锅炉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即可进行煤质指标的校正,应用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煤耗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国标GB/T32151.1—2015是目前发电行业核算CO_2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参考标准。依据该标准规定的CO_2排放量核算方法,碳氧化率的核算准确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CO_2核算的准确性。本文以40台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124次锅炉性能试验数据为基础,统计得到不同规模和类型锅炉碳氧化率的分布范围,同时从统计规律上研究了负荷率、煤质特性等因素与碳氧化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00 MW及以上级别大型燃煤锅炉(不包括燃用无烟煤和贫煤锅炉)的碳氧化率均高于标准中推荐的缺省值98%,随着锅炉容量的提高,碳氧化率会有一定的上升;相同容量切圆燃烧锅炉的碳氧化率要明显高于对冲燃烧锅炉;碳氧化率与燃煤收到基灰分呈一定负相关关系,与燃煤全水分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锅炉负荷率、燃煤收到基含碳量和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较高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将严重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理论分析煤质、配风、床温等对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某电厂14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燃烧调整试验,提出了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有效措施,如降低一次风风量、增大上二次风风门开度、提高运行床温、控制入炉煤热值及粒度等。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亮  陈文 《湖南电力》2020,40(1):46-50
针对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煤粉细度偏粗、飞灰可燃物偏高等问题,通过对ZGM95N中速磨煤机进行粉量测试及分离器折向门挡板特性试验,得出了四根一次粉管煤粉粉量、磨煤机离心式分离器的挡板特性。调整后300 MW负荷下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降低了0.57%,炉渣可燃物含量降低了0.38%,提高了锅炉运行经济性,其结果对锅炉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和发热量的实时在线监测问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物质守恒原理和煤燃烧化学分析,利用煤质收到基元素的组成特性和锅炉排烟气体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基于锅炉排烟成分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通过测量锅炉和磨煤机的运行参数以及模型计算实现了入炉煤质和发热量的实时在线监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锅炉排烟成分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得到的煤质收到基元素与试验煤样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基本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菏泽电厂 420煤粉锅炉水冷壁发生的高温腐蚀t/h ,为硫酸盐、硫化铁、硫化氢 3种腐蚀并存,属于高温硫腐蚀类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入炉煤的含硫量太高,K、Na等致腐物质含量较高;双通道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工况不良,在水冷壁附近存在较高的硫化氢等腐蚀气体等。采取了控制入炉煤质量,改善配风,合理组织燃烧,在水冷壁腐蚀区域喷涂铝基防腐层,在水冷壁上预留缝隙喷口,改善贴壁气氛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