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闻与动态     
《河北化工》2011,(12):80
低浓度煤层气成未来发展重点1抽采利用大幅提升自2006年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首次将煤层气列入规划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3,(2):1-1,3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等法律法规,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煤层气产业政策》,现予发布。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2008,(5)
<正>自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颁布了多项煤层气开发利用鼓励政策:(1)2006年6月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计划到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00亿m3。(2)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规定了项目核准、项目认定、勘查开采、瓦斯发电并网程序及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正>化工要闻"十三五"将建2-3个煤层气产业化基地据国家能源局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米,建成2-3个煤层气产业化基地。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为此,《规划》从勘探、开发、输送与利用、科技创新等4个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具体包括:推进产业化基地增储,推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2013,(2):1+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等法律法规,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煤层气产业政策》,现予发布。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1日,四川省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了《泸州市煤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化建设方案》的编制,并上报升级有关部门。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全国重点煤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重点煤矿区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化建设工作。要求在煤矿区优选一批具备煤层气规模化抽采利用条件的重点区域,采取相关激励扶持政策,强力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2013,(5):34-34
<正>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曾经出台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7号,以下简称47号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3]93号,以下简称93号文)。从2006年的47号文,到2013年9月14日出台的93号文,时隔7年之久。这7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量分别增长了53.4%和65.5%。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煤炭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导致我国控制碳排放压力不断加大,而  相似文献   

8.
<正>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其中提到组织实施《煤层气勘探行动计划》。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将按职责分别负责组织实施《煤层气勘探行动计划》,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化矿区建设,鼓励采用煤与瓦斯共采方式,推广低浓度瓦斯发电,提高煤层气利用水平;2015年,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79亿立方,利用量达到83亿立方。  相似文献   

9.
针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量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特别是井下抽采利用率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的问题,从抽采量和抽采浓度、利用技术、利用模式、政策因素等方面开展利用潜力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开发规模、利用规模和利用率预测模型,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十三五"煤层气开发利用量和利用率,并提出发展目标。根据计算结果,取中情景,到2020年煤矿区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57亿~289亿m~3,利用量达到148亿~170亿m~3,地面井煤层气利用率在80%以上,井下抽采煤层气利用率在45%以上,煤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率在58%以上。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瓦斯是指甲烷含量小于30%的那部分瓦斯。目前我国低浓度瓦斯利用率较低。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煤矿地下抽采瓦斯的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利用低浓度瓦斯生产LNG是提高低浓度瓦斯利用率的一条新的利用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低浓度瓦斯提纯和液化制LNG技术进展,并展望低浓度瓦斯制LNG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河北化工》2009,32(1):79-79
从我省冀中能源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传出喜讯,我国煤矿瓦斯抽采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用于煤矿区地面瓦斯超前抽采的关键装备——煤层气钻机车研制成功。该机可满足煤矿地面瓦斯抽采需求,为我国煤矿区地面瓦斯抽采井施工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钻采设备,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省煤矿机械制造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是指结合煤炭生产布局而开展的一系列煤层气开发利用活动。煤炭行业占煤层气地面产气量的半壁江山,但地面产气量离《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目标较远;井下抽采量有望达到目标,但利用率需实现突破。分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中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矿权之争、经济效益差、行业标准需跟进等方面制约因素,提出应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提高补贴力度、缩短审批周期、加快标准制定和加大科技投入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化工》2010,(1)
<正>据悉,国家能源局已启动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课题研究。2009年,我国19个产煤省市的煤矿瓦斯抽采目标为57.9亿m~3,利用目标为18.2亿m~3;实际累计抽采64.4亿m~3,利用19.3亿m~3。今后几年,我国煤层气产业将得到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北化工》2012,(1):80-80
国家能源局近日正式发布《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要达300亿m^3,这远超出此前210亿m^3的市场预期,也比2010年底90亿m^3的产量多出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炭开采和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了一系列事故,如煤层气、煤层瓦斯突出等。其中,煤层气灾害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经过实践证明,对煤矿煤层气进行抽采可以减少煤层瓦斯含量,减少采矿区瓦斯涌出量,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为此,文章在阐述煤层气抽采发展现状和意义的基础上,就煤层气抽采技术、应用及安全操作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井下瓦斯抽采提浓的必要性、目前国内井下瓦斯抽采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合理负压调节、泄露点的检测与堵漏措施,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浓度,既可降低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还可以显著提高瓦斯综合利用项目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业主对煤层气进行利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阳泉矿区属于山西沁水煤田,属煤层气易抽采煤层,是国内瓦斯涌出量最大、煤层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被国家列为重点煤层气开发利用突破区。为了快速、有序、健康地开发利用好阳泉矿区的煤层气资源,有必要做好规划工作。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状,加快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基础条件和优势等方面,论述了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规划将阳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打造成山西省标杆产业及全国的示范产业,井下抽采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8.5%;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80.2%。  相似文献   

18.
汪珺 《四川水泥》2013,(8):81-81
<正>沉寂多年之后,我国煤层气产业或将迎来再次苏醒的春天。9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见》明确,煤层气开采补贴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实行市场化定价,鼓励煤层气发电上网,并适时提高上网电价。业内人士认为,该意见堪称迄今为止最"给力"的煤层气政策,下一步要重点关注意见的具体落实细则。中短期看,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将带来大量投资的涌入,这将直沉  相似文献   

19.
地下抽采煤层气是指在采煤前、采煤过程中以及采煤后在井下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气抽采。地下抽采煤层气,不仅可以减少煤矿瓦斯灾害,而且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目的。论文对某矿胶运顺槽掘进巷道在不同掘进工艺下其煤岩应力场、煤层气渗流场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距煤壁位置不同,煤层气流动规律随之变化。煤层中的煤层气压力随着煤壁暴露时间的增加煤层气压力的也随之发生改变,整个煤层气压力在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积极响应新形势下节能减排政策,总结归纳大佛寺煤层气抽采与综合利用,在实验研究基础上采用“瓦斯抽采+低浓度瓦斯发电+锅炉余热利用”的综合利用方式,结合实际对大佛寺煤层气的高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出4#煤层裂隙宽度较大,平均10~38μm,渗透率为3.06~5.73mD,主煤层渗透率较大,渗透性较好。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较高,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