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春辉  沈曙铭 《中国医院》2010,14(10):25-27
目的:通过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疾病住院患者基本医疗保险认知情况和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医保患者认知度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改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品质,提高患者认知率和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以基本医疗保险知识及医院服务与管理为基本内容的调查问卷,由医保专职人员进行调查,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医保患者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住院患者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偏低,统计学提示与患者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医院还需进一步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应当争取多种方式提高住院患者对基本医疗保险患者满意度。而加强患者基本医疗保险知识的认知是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医保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患者满意度是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评价[1]。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一种常用测评工具,已经被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应用[2]。但选择实力强,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突出,能有效排除外在环境影响,客观公平做出评价的第三方机构并不多。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为真实了解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从技术、服务、收费等几个方面,委托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调查,旨在了解该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东莞市医疗保险制度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东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服务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数据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相关数据系统进行研究数据采集,进行量性数据分析;并对利益攸关方进行访谈,做补充定性评价.结果:东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服务利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医保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医疗服务利用量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配较合理.不足方面为医保覆盖范围较小、费用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医疗机构职责定位不明确、三级医疗机构仍占据大部分医疗服务量等问题.结论: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合理健全费用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合理指导参保人员的就医行为,明确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职责,为东莞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4.
余晓芳  董翠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271-271,273
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儿科服务的满意状况,发现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能有效改进,解决患者的潜在需求,为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儿科门诊及儿科住院患者家属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门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儿科住院患者家属,对总满意度和直接医疗服务满意度趋向于满意,特别是对医生、护士工作满意度趋向于满意;对间接医疗服务满意度趋向于不满意,特别是医院的后勤配套管理。结论:管理者需在医疗、护理、后勤配套管理等方面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消除患者的不满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第三方社会评价(满意度测评)在精神病医院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委托第三方社会评价公司分三个阶段对某精神专院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住院患者、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级评审社会评价医院综合满意度得分为93.01分(合格90分),患者出入院管理维度的满意程度最高93.71分,医生诊疗维度得分93.23分,护理服务维度得分92.84分,流程及信息化维度得分最低92.64分。结论第三方社会评价满意度调查能大幅提高医院的满意度水平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住院费用高或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就医满意度,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深入和医疗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强,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患者对住院费用的主观评价也较以往有所改变?本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问卷量表和数据资料分析,对某三甲医院516名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主观评价情况进行调查,对住院费用的构成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状况以及对住院费用的满意认可程度,以此进一步探讨患者关注的新焦点,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并为政府机构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门诊顾客满意度调查,探寻门诊顾客就医流程和各环节的服务质量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门诊管理,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优质医疗服务,增强医院竞争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十一等级刻度顾客满意度调查,向2010年7月-2010年9月就诊的门诊患者随机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500份。结果调查对象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各项满意度均大于8;对门诊输液室服务状况小于6。结论通过开展门诊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工作,对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医院的文化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秦建勇 《重庆医学》2012,41(35):3744-3746
目的调查该市社区居民口腔医疗服务费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自制调查问卷对该市12 860名社区居民口腔医疗服务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同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社区居民的疗效费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口腔医疗服务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就诊率较低,但是次均费用较高。不同人口社会经济学特征的居民口腔医疗费用具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是否牙痛、收入、是否30~64岁、是否镶牙、是否大于64岁、储蓄、是否商业服务和是否医生或教师是影响口腔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结论为该市口腔医疗保障制度及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玉霞  李静 《重庆医学》2015,(36):5135-5138
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公立医院的患者或其家属的基本信息及就诊满意度,并分析影响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因素以作对策探讨。方法对患者或其家属采用随机抽样,用自制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用 epidata3.1录入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 Logistic 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选择“较满意”、“满意”和“很满意”者达96.3%,尚无人选择“很不满意”。而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医务人员对患者和善、尊重患者”、“医疗技术”、“工作效率”及“医疗费用的合理程度”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在新医改的形势下,需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和公益性建设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仙桃市农村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险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就医行为进行分析,明确其医疗保险服务需求,为改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仙桃市3个乡镇的450名农村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县级及以上医院在农村慢性病的诊治过程中仍发挥着主要作用;农村慢性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均随着医疗机构的等级升高而旱明显上升趋势,县级以上医院在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的总体构成中均占据主体地位;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同期家庭消费性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建议: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加大慢性病报销力度;完善慢性病门诊统筹,扩大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积极发挥新农合的引导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探讨通过门诊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获有效问卷239份。结果: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得分3.73)较高;满意度较高的项目主要体现在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医疗环境设施,满意度较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看病前等候时间和医疗收费等方面。在总满意度上,首次就诊的门诊患者明显高于多次就诊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4,P<0.01);不同年龄与医疗过程(F=6.814,P<0.01)、服务结果(F=3.262,P<0.01),不同文化程度与医疗过程(F=3.477,P<0.01),不同费用支付方式与环境设施(F=9.473,P<0.01),不同就诊次数与环境设施(F=9.218,P<0.01)、等候时间(F=12.419,P<0.01)、服务态度(F=5.115,P<0.01)和服务结果(F=7.643,P<0.01)比较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较好,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就诊次数是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完善医院收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忠诚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ano模型在医院门诊人文服务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自行设计Kano模型门诊人文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调查门诊就诊患者,运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在分析切入点的基础上在门诊强化人文服务,并比较实施前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kano模型分析中分属必备质量、期望质量、魅力质量的服务项目分别有9、8、2项,实施人文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Kano模型可以用于门诊服务需求调查,该医院门诊人文服务质量得到大多数门诊患者的肯定,门诊人文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知名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山东、河北、天津、东北三省一年内就诊过的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面访的形式回收问卷195份,有效问卷134份。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门诊病人的性别对其满意度影响不显著,患者所处的年龄段和学历对就诊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升高,病人综合满意度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013年湖南省两周内门诊患者和近1年内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3 年湖南省第1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国家第5次卫生服务调查方案中门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指标评估患者满 意度,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和住院患者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SAS9.2的SURVEYFREQ和 SURVEYLOGISTIC过程实现数据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3.85% (95% CI:68.67%~79.03%),住院患者总体 满意度为66.31% (95% CI:61.28%~71.34%)。调整地区、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因素后,门诊患者满意度与 医护人员认真倾听病情、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3.64,5.38 和3.34;住院患者满意度与医护人员较好的解释问题态度、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呈正相关,对 应的调整优势比分别为2.56,4.69和4.35。结论:2013年大多数湖南省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表示满意。医护人 员解释问题态度好、认真倾听病情、患者自评医疗花费不贵以及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与患者高满意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田振  刘智  唐磊  吴楠 《中国医院》2022,(1):74-76
目的:描述和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线上门诊运行模式,以及患者就诊满意度和使用意愿情况.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20年6月12日至2020年12月31日线上门诊患者、线下门诊患者及2019年同期线下门诊患者的就诊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x2检验,对应答的2172人次线上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和...  相似文献   

16.
路璐  于鹏  耿辉  吴家锋 《中国病案》2014,15(10):48-50
目的 分析我国医药分开改革试点下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变化,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门诊患者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下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前后,医师诊疗时间由小于5分钟占主导变为6分钟~10分钟占主导;患者对诊疗时间满意度逐步提升;门诊医保患者占比由68.3%变为76.5%.结论 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切实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引导患者理性选医,对患者和试点医院的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建议继续不断推广,保证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柠  孙冬悦  周海清 《中国医院》2011,15(10):25-27
目的:了解患者对综合性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63.6%,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因素有就诊环境、医务人员解答问题清晰程度、医疗收费水平等。结论:综合性医院不仅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也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门诊医疗服务的内容、专业培训和医疗质量管理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完善门诊医疗服务内容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整群抽样,对所有工作人员共31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和健康教育咨询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门诊医疗服务;对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进修培训的满意度均低于70%,仅有46.2%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自己有较大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中,药房划价准确率管理、医德医风教育和辅助检验科室报告准确率管理满意度最高,均高于82%,满意度最低的为工作流程及制度的建立、职责的落实和绩效考核制度,均低于70%。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医疗质量的管理中,要把握好门诊医疗服务的重点,对员工的培训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将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机构门诊服务质量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候诊时的需求及满足情况,为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某院门诊候诊患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本次候诊过程的满意度、候诊时不满意事项、能接受的候诊时间、超过候诊时间预期的行为反应、候诊时最希望得到的服务。结果:61.52%的患者能接受的候诊时间为30分钟,92.04%的患者认为等候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如超过时间预期首先向分诊护士询问。候诊时患者最希望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候诊满意度为75.46%,最不满意医生不按时开诊、医务人员带人插队。结论:患者候诊时的需求主要是候诊时间控制在60分钟内,候诊过程中应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讲座,分诊护士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满足其合理诉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前期开展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结果,确定影响门诊患者总满意度的10个因素,在拟合的推荐亲友来此就诊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只有等候总评价和门诊就诊方便程度两个变量在回归中的作用是显著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后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从10个指标的满意度5个评语的频率导出隶属度矩阵,通过评分行向量得到评价分数。在评价的基础上,从强化医院质量管理、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完善门诊设施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