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婴幼儿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家长抗生素应用相关知识及婴幼儿家庭小药箱药品种类的调查,了解农村婴幼儿家庭自医过程中抗生素滥用情况、抗生素来源等现状。结果:高中以上学历家长76.5%为婴幼儿购买并使用过抗生素,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组为70.5%。两组中只有不足3%知道抗生素不可以随意购买。90%婴幼儿家庭小药箱中备有抗生素,其中30%备有两种以上抗生素。结论:农村婴幼儿家庭自医过程中抗生素滥用严重,家长的文化程度与抗生素滥用成正相关性,家长对抗生素滥用危害认识不足是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职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分析滥用抗生素的相关因素,为开展抗生素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宿州市2所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业和年级等基本情况、对抗生素的认知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认知评分和各项指标百分率的比较,分析2所学校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462份,其中医学生2543份,非医学生1919份。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评分为(44.1±5.4)分,明显高于非医学生的(42.0±4.6)分(P<0.01)。4462名学生中常备抗生素者高达3621人(81.2%);症状相似时自行服用抗生素的医学生有1015人(40.0%),非医学生有666人(34.7%);使用抗生素前会认真阅读说明书的医学生有1144人(45.0%),非医学生有943人(49.1%)。仅有701名(27.6%)医学生和276名(14.4%)非医学生知道国家规定社会药房必须配备执业药师;1568名(61.7%)医学生和1063名(55.4%)非医学生表示到药房购买抗生素从没被要求出示处方。2组学生在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实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抗生素整体认知不高,且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差异可以归于相关知识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系统抗生素应用情况,以促使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某院外科系统2003年10月份1309份出院病例中有关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96.6%[1],联合用药率70.3%,其中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占56%,三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占42%,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较多。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防治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但造成浪费,更严重的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感染性疾病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社区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内常住的500名居民进行社区药学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3份,有效回收率96.6%。居民家中储存有药品的占84.7%,其中抗感冒复方制剂及中成药制剂占78.3%。被调查居民中均在过去一年中均使用过抗生素,91.5%使用过两种及以上抗生素。96.9%的居民认为"抗生素什么病都能治疗",87.2%的居民用药时主要咨询对象为医务工作者,87.8%的居民对社区内药学服务需求及期望主要为"期望有更多的药品"。结论社区内居民对药品使用普遍存在错误认识,对社区药学服务要求具有多样化,社区药师要加大药品知识宣教,提供居民所需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定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31名临床护士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根据抗生素使用相关环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结果27.49%的护士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50.21%的护士了解抗生素应用相关知识,能够正确执行抗生素使用相关医嘱的占56.57%,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宣教的占60.61%。结论加强抗生素使用知识的培训,制定抗生素使用流程并进行监督和检查,指导并督促护士在执行使用抗生素医嘱时规范操作,能发挥其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抗生素安全使用知识的掌握和认识程度及使用行为状况,为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编问卷对长春理工大学13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大学生对抗生素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使用行为两部分。使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度和自身选择使用抗生素药物情况,统计分析在SPSS 13.0上进行。结果有70%左右的学生不认为抗生素用药品种越多,药价越高、品种越新越好。但是有50%的学生认为抗生素能治疗任何感染,甚至有近55%的学生认为打针输液比口服好。令人不安的是发炎是否必须要用抗生素的正确回答率仅为29.59%。结论大学生缺乏抗生素用药相关知识和安全使用行为,应在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强药品知识教育,以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用药习惯,提倡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人群之一是15岁以下儿童,而在儿童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尤为突出.由于许多患儿在来医院就诊之前就已经使用了抗生素,因而家长对抗生素知识的了解,是关系到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国内目前尚未见有关家长抗生素知识的报道,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患儿家长抗生素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在本院门诊就诊及在病房陪住的患儿家长,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87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将问卷答题中答题率不足60%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80份.结果 830人(76.9%)对抗生素是否能退热认识不清,更有308人(28.5%)认为抗生素可以退热;728人(67.4%)对抗生素与咳嗽的关系认识不清,其中383人(35.5%)认为咳嗽就要用抗生素; 392人(36.3%)认为病毒感染要用抗生素,239人(22.1%)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抗生素.在抗生素与疾病关系的调查中随感染性疾病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的发展,认为一定要用抗生素的答卷比例逐渐增加,从25.5%增加到69.3%,经Pearsonχ2检验差异具有极显著性(χ2=446.215,P<0.005).半数以上的人对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细菌耐药认识不足.低收入人群对抗生素知识掌握的更少.83.8%的人认为能够接受医师的建议,在医师说不需要用抗生素时就不用.结论需要加强医患双方的交流及进一步普及抗生素知识.  相似文献   

8.
临床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临汾市人民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效果。方法对2005-05~2005-105个月份6 784份病历中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出院病历中的原始记录资料进行汇总、统计。结果6 784份病历中有1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12%;应用各类抗生素的有4 356例,使用率64.21%;其中单用一种的1 816例,占41.69%;二联应用的2 163例,占49.66%;三联或三联以上应用的377例,占8.65%。进行了病原菌检测的仅有457例,送检率为10.49%;使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6.03%。用药时间>14 d的占感染病人的33.72%。结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应采取目标性管理措施,减少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抗生素滥用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抗生素滥用的不合理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共2220张进行调查研究,对导致抗生素滥用处方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20张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抗生素滥用处方1555张,占比为70.05%;其中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缺乏抗生素使用知识、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给药时间不合理、患者缺乏抗菌药物的使用知识、患者不良用药习惯、抗生素销售管理不严格等。结论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应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以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中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认知程度,了解目前抗生素滥用现状。方法:利用微信、QQ空间等高中生常用网络平台进行问卷的收集,回收有效问卷138份。结果:高中生对于抗生素了解不足,有65.7%的同学偶尔会通过服用抗生素预防感冒;抗生素作为处方药,需要凭借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但仍然有65.2%的高中生家中常备抗生素,有45.3%的人在使用抗生素时会选择药店,因为更方便,只有29.2%的人会选择去医院,让更专业的医师来指导抗生素使用,在这些抗生素中,头孢类和青霉素类占多数。结论:高中生对于抗生素使用了解不足,没有意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后果,随着时间的进行,抗生素滥用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有必要加强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高中生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识,为高中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并探讨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和危害,围棋合理应用提供有效的策略,进而保证抗生素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间该院1000张门诊处方作回顾分析,计算处方中涉及的抗生素 DUI、DDDs,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0张门诊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占99.8%,但仍存在0.2%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医生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抗生素合理给药,有效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防治知识获取途径情况,为今后有效开展结核病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第五次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重庆市4个抽样点人群(九龙坡区、南岸区、开县、璧山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大众关于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调查对象对结核病防治的核心信息总的知晓率为64.71%,对结核病知识的认知不够全面。对于肺结核的传染途径、专门防治机构、主要症状、免费诊断及治疗政策的知晓水平较低,分别为54.66%、54.40%、60.24%和63.45%,其知识主要来源途径为听亲友及其他人说的、广播/电视/电影/网络/音像材料、张贴画/宣传栏/板报/展板/墙体标语。结论相对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规定的全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到2010年达到80%,重庆市大众结核病防治知晓水平亟待提高,应针对其薄弱环节,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儿科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知识的认知情况,发现影响儿科医生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编的《儿科常用抗生素知识问卷》分别对泰安市四家医院的70名儿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计算问卷及格率来判断医生对抗生素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泰安市各级医院的儿科医生对应用抗生素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及格率为50%。不同职称、不同儿科工作时间的医生,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的年龄、学历、医院级别、有无进修、有无继续教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儿科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普遍较差,提示管理部门应在临床普及抗生素使用知识,加强培训,提高抗生素正确使用率。此外,经验丰富的儿科临床医生应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蚌埠市淮上区城乡居民中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驻居民,对其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和总饮酒率分别为29.5%和22.6%,男性吸烟率为46.6%、饮酒率为38.6%;均高于女性的5.0%和6.1%(P<0.01);62.2%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男性不锻炼率为61.7%,与女性不锻炼率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的居民为12.0%,口味重者23.0%,每天不吃乳制品或小于200 g者78.9%,经常吃烟熏制品者8.4%,不良饮食行为中男女性口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中,"肥胖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6.5%)和"吃糖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3.2%)最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和医生。结论:较高比例的社区居民中存在慢性病有关的危险行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较单一;应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居民慢性病健康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医饮食护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饮食护理指导、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00例居民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94份,对有效问卷建立数据库,数据经整理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8.5%。共365例居民对中医饮食护理了解或很了解,社区居民中医饮食护理的知晓率为92.7%,中医饮食护理知晓的影响因素为居民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就医模式。结论社区居民关于中医饮食护理的认知水平较高,知晓情况良好,文化程度是影响知晓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齐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96-297
目的了解居民对布鲁菌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街头偶遇方式对99名社区居民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99名居民中听说过布鲁菌病有78人(听说组),占78.8%,未听说过布鲁菌病有21人(未听组),占21.2%;78名居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社区宣传、朋友或同事、医务人员及其他途径获得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居民对布鲁菌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不高,有效预防其在人间流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增强居民防治意识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桂西某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该县500个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艾滋病的知识和安全套的使用等内容。结果该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为45.21%,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和调查地点是艾滋病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该地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识水平不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很有必要加强艾滋病知识及安全性行为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艾抗艾意识,切实维护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张国卿  曹玲  袁艺 《中国医刊》2014,(10):41-44
目的:比较2001年及2011年10年前后患儿家长对抗生素知识掌握的差异,为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儿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和2011年8-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内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1年共调查1100名患儿家长,有效问卷1080份,问卷回收率为98.2%;2011年调查975名家长,有效问卷935份,问卷回收率为95.9%。10年后家长认识到咳嗽、感冒、一般咽炎或非化脓性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时不一定要用抗生素的比例,较10年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但对于医生给予的抗生素使用意见的依从性有所降低,从2001年的85.1%降到2011年的77.6%(χ2=13.41,P〈0.05);对于抗生素使用太多会影响治疗效果及经常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菌的认识10年后没有进步。结论2011年家长的抗生素知识较之10年前有所提高,但进步幅度不大,还需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城乡儿童家长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和北仑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采用自制问卷对样本学校2~14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家中储备抗菌药物行为以及自行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行为。结果: 在调查的2806名家长中,36.6%(1028/2806)的家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得分较低;调查前一个月内,56.6%(556/983)的家长自行对孩子进行过治疗,其中20.3%(113/556)的家长在治疗中给孩子使用了抗菌药物;调查前一年内,48.5%(1361/2806)的家长在家中储备有孩子使用的抗菌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居住在城市、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有医学背景、孩子是男孩以及孩子年龄较小的家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得分较高(P < 0.05或P < 0.01);居住在城市、教育程度高、有医学背景的家长更倾向于在家中储备抗菌药物(均P < 0.01);居住在城市和家中储备抗菌药物是家长自行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危险因素(P < 0.05或P < 0.01)。结论: 宁波市部分儿童家长儿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欠缺,给儿童治疗时自行使用抗菌药物、家中储备儿童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高。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家庭抗菌药物储备,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