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预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的Ⅲ级淋巴结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病人的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应用判别分析,建立预测腋Ⅲ级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判别方程。结果:腋淋巴结转移由低向高位发展者占93.55%,肿瘤大小为腋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按判别方程预测Ⅲ级腋淋巴结转移概率的总符合率为83.9%。结论: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通过低位腋淋巴结及肿瘤大小信息可预测Ⅲ级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了解前哨淋巴结是否能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 方法 47例T1、T2、T3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30 min于乳腺肿块周围腺体注射蓝色染料,术中取蓝染的SLN病理检查,术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47例中5例未见淋巴结及淋巴管蓝染,其余42例找到腋窝淋巴结608个,阳性18例168个,阴性24例440个;SLN共78个,阳性16例29个,阴性26例49个.SLN的检出率89.4%,准确性95.2% ,特异性100%,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假阳性率0. 结论 SLN活检反应腋窝淋巴结的肿瘤转移状况,可以用于术中确定是否行ALN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患有乳腺癌的150个病人,手术前取5ml专利蓝(patent blue)在皮肤消毒前注射入肿瘤周围的乳腺实质内,术后解剖标本组织寻找蓝染的淋巴管,循淋巴管解剖蓝染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和未被染色的淋巴结,蓝染的淋巴结和无染色的淋巴结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阴性的蓝染淋巴结行常规的免疫组化。结果 144例病人淋巴显影并找到蓝染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影率为96%。所有淋巴结行病理学HE染色。淋巴显影的144位病人确诊80例有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80例病人中有76例的前哨淋巴结确诊有转移,只有4个病人的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假阴性率为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中使用专利蓝染料显示淋巴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能预测剩余淋巴结的实际状态。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的概念对乳腺癌手术有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哨兵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哨兵淋巴结活检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46例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在41例乳腺癌患者中检出哨兵淋巴结,占89%。其中9例哨兵淋巴结是惟一转移的淋巴结,占转移淋巴结的41%,假阴性1例,占7.6%。哨兵淋巴结预测窝淋巴结的准确度为97.6%。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2.4%和100%。结论 哨兵淋巴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的方法,可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我院29例符合内乳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分区送检淋巴结标本.结果 29例患者共检出内乳淋巴结转移12例.结论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的转移对乳腺癌的精确分期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内乳淋巴结清除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可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对于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内乳淋巴结的引流状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1%美蓝染色的方法,选择5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哨兵淋巴结活检,同时行腋淋巴结清扫,分析哨兵淋巴结的分布、肿瘤的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结果 本组哨兵淋巴结检出率89.2%,其中15例哨兵淋巴结是唯一转移的淋巴结,占转移的30%,假阴性6例占12%,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的哨兵淋巴结的检出率100%。结论 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的哨兵淋巴结均位于腋下群的第一站淋巴结,用美蓝染色的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基础医院,假阴性率易误导临床治疗,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的Ⅲ级淋巴结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病人的腋淋巴结转移状态,应用判别分析,建立预测腋Ⅲ级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判别方程.结果腋淋巴结转移由低向高位发展者占93.55%,肿瘤大小为腋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按判别方程预测Ⅲ级腋淋巴结转移概率的总符合率为83.9%.结论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通过低位腋淋巴结及肿瘤大小信息可预测Ⅲ级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8.
美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找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方法,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 对40例乳腺癌患者行美蓝染色法检测SLN,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后,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分析SLN检出率及临床特征。结果 40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SLN35例,成功率为87.5%。检出SLN60个,平均每例检出SLNl.7个。2例出现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0.5%,无假阳性。35例患者中有16例SLN阳性,阳性率为45.7%。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ALN)的敏感性为88.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4.4%。结论 美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9.
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腋窝清扫范围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胸肌间及第Ⅲ级淋巴结受累的发生频率,探讨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的合理性。方法连续实施乳腺癌第Ⅰ、Ⅱ、级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术29l例,单独标记第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手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例(29.9%)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中,胸肌间淋巴结癌受累16例(18.3%),第Ⅲ级淋巴结癌受累例(20.7%),第Ⅲ级和(或)胸肌间淋巴结受累者25例(28.7%),原发肿瘤小于5cm、第Ⅰ、Ⅱ级性淋巴结少于4枚的52例患者中,第Ⅲ级和(或)胸肌间淋巴结受累6例(11.5%)。论对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实施包括第Ⅲ级和胸肌间淋巴结的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  相似文献   

10.
�������ٰ�14������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国外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历史、概念、活检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结果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变化范围广。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还需要大量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实验结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与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预告腋淋巴结状况。方法 应用美蓝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结果 26例(81.25%)检出前哨淋巴结,且均集中在levelⅠ区域,用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预告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7.78%(7/9)。准确性为80.77%(21/26)。特异性为82.35%(14/17),假阴性率为22.22%(2/9)。结论 前哨淋巴结虽能预测腋淋巴结状态,但要取代腋淋巴结清扫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已成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标准处理方式。有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接受保乳治疗满足美国外科医师协会肿瘤学组(ACOSOG)Z0011、IBCSG 23-01入组条件,可豁免ALND;或参考AMAROS,考虑腋窝放疗替代ALND;接受乳房完全切除无放疗的病人,推荐ALND。区域淋巴结放疗能够降低乳腺癌局部区域复发,在早期乳腺癌病人的腋窝处理中应权衡临床病理指标进行个体化治疗。新辅助治疗初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病人可在新辅助治疗后行SLNB。新辅助治疗前可疑腋窝淋巴结优选超声引导下穿刺明确状态并标记转移淋巴结。选择适宜病人,采用双示踪、活检超过2枚以上前哨淋巴结、评估标记的新辅助治疗前转移淋巴结,并考虑将淋巴结分期N0(i+)纳为进行ALND的标准,满足上述条件,则初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可谨慎考虑接受SLNB。实践中,除外参与相关临床试验,ALND仍是这部分病人的治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肿块的位置、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前瞻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201例乳腺癌患者腋窝I、Ⅱ、Ⅲ组以及胸肌间淋巴结(Rotter)转移情况。结果 201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104例(51.74%);随肿瘤体积的增大,腋窝I、Ⅱ、Ⅲ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均明显增高;外、中、内三个带区的乳腺癌在各级腋淋巴结的转移率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胸肌间淋巴结发现率和转移率较低。结论 应重视对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体积大、分期晚的病人腋窝Ⅲ组淋巴结的清扫;不应随意放弃全腋淋巴结清扫术;不应将肿瘤的生长位置作为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依据;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将胸肌间淋巴结一并清扫。  相似文献   

16.
哨兵淋巴结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Su F  Jia W  Li H  Zeng Y  Che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84-786
目的 评估哨兵淋巴结(SN)活检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LN)转移的价值。方法 本组52例原发乳腺癌患者,临床及B超检测腋窝LN阴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腋窝淋巴结定位和哨兵淋巴结切除(SLND),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中对部分SN、术后对全部LN(SN和非SN)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52例患者中46例检测到SN,成功率为88.5%;其中44例(95.7%)和SN可以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淋巴结转移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肿大腋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47例在腋淋巴结肿大的同时,在同侧乳腺触到包块,7例触到腋淋巴结肿大,而未触到同侧乳腺内包块手术后证实4例有乳癌转移,阳性率49/52(94.2%)。结论:中年妇女肿大淋巴结与乳腺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否影响腋窝淋巴结的术式选择。方法检索有关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均较低,luminalB型和HER-2过表达型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尤其是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其前哨淋巴结阳性率、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均较其他分子分型高,对于行保乳手术的老年患者,当仅有1~2枚前哨淋巴结转移时,可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年轻患者,即使前哨淋巴结阴性,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能会使这部分患者受益。结论对于腋窝淋巴结的术式选择,乳腺癌分子分型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SLND)已经是黑色素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标准,而SLND能否作为治疗标准在早期乳腺癌中应用仍有争论。下面就哨兵淋巴结(SLN)概念及SLND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很多,但外科手术是公认的乳腺癌治疗的基础。手术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志是肿瘤手术区域的局部控制。腋窝淋巴结受累的程度是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和生存,指导进一步个体化治疗的最为重要指标。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和病理检查对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术前判断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手术的规范和要求。术前临床诊断无腋窝淋巴结转移(cN0)的早期乳腺癌病人,如果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可不做进一步的腋窝淋巴结清扫也已成为共识。对于前哨淋巴结1或2枚阳性的乳腺癌病人可以不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的观点仍然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