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3.
今年年中,在美国硅谷举办的第30届SID显示器展览会上,平板显示器件有三个热点: ——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HDTV);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超小型显示器及其应用。 它们无疑是今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平板显示器件的先导产品,代表了当前平板显示器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4.
5.
6.
季旭东 《光电技术》1997,38(3):77-85
本文叙述了当今主要平板显示器件的技术与应用状况,并简要介绍了改进这类器件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卢有祥 《光电技术》1996,37(4):62-64,71
在气压 1×10^-6至1×190^-9乇范围内,用2kV能量的电子束轰击同上的ZnS荧光粉薄膜,在轰击过程中,充入各种不同的气体如氢气,氧气,以评估它们对表面状态的影响。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数据表明:当有氧气,氢气存在时,在电子轰击过程中,荧光粉表面的硫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自1967年开发真空荧光显示器件以来,其功能和性能已有了显著的改进,可在低电压下提供非常满意的亮度,由于具有低功耗、长寿命的特点,适合在高亮度、高分辨率和多色显示的薄型显示器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平面显示器件现状及其发展、平面CRT的出现、摄像管退出历史舞台,世界性开发高清晰度电视热的影响等方面,阐述普通CRT的经济寿命不会太长,应引起显像管生产厂家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12.
荧光显示管     
荧光显示管自1967年发明以来,已进入市场二十三年了。其结构由最初的圆筒型逐步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板型。其显示內容由笔段数字显示,发展到5×7点组合显示、点阵显示以及复合显示等。目前,使用MOS场效应管芯片制成的超高精细有源矩阵型荧光显示管,正在发展之中。荧光显示管的显著特点是驱动电压低、功耗小,发光亮度高。发光颜色由最初的单一蓝绿色,发展到几乎能显示各种颜色,如红色、橙色、柠檬色等。因此,荧光显示管在显示器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叙述了荧光显示管的发展过程、构造、工作原理、特性、种类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显示器件的主要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ASTN-LCD(超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的进步,对STN-LCD的市场,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自1936年初发现EL(电致发光)现象以来,直至将其应用于显示器件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以研究历史来看比液晶显示器件(LCD)长,但实用化却相对滞后。现在仍局限于少数公司在开发橙色或绿色的单色显示器件。这种单色器件使用Se和Zn等无机化合物薄膜为发光材料,属于结构简单的自发光型平板显示器件。但:发光效率低,为1m/W;驱动电压高,为100V以上;只能获得100cd/m~2的亮度。  相似文献   

17.
几种头盔显示用的显示器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旭东 《光电技术》1996,37(4):41-46
本文对用于头盔显示的一些显示器件有其技术动态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使用前景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前言本文回顾了实现立体显示三条途径的原理与研究。第一条途径是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将二维平面图象分解成左右两幅图象,配以透镜系统即立体眼镜(Stereoscope)造成视觉的立体感。另一条途径是利用全息术(Hol-ography),借助激光获得物体的相干全息记录,又用激光照射显影的记录,再现物体的三维图象(Three dimensional picture)。第三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推进高清晰度电视用的直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和投影显示的研究,本文讨论的50英寸背面投影显示将来可用于消费类电视,180英寸正面投影显示可用于影院和其他大型显示。50英寸投影显示使用光学耦合系统,对比度已成倍提高,接近阴极射线管荧屏显示的水平,由于屏幕的改进,分辨率已提高到1000线,更由于投影距离的缩短,电视机的深度已降至65cm,最大亮度达到120 ft-L,为普通投影的两倍。由于弱光输出而存在亮度问题,同时,一般大屏幕电视的对比度比电影低,因此大屏幕显示的实际大小一般限制为100英寸。12英寸液体冷却投影管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大束电流负载问题,获得两倍于一般投影管的光输出,最大亮度达到15 ft-L 和180英寸屏幕的电影亮度相当。由于采用前面提到的光耦合系统,对比度也得到很大改善。新研制的投影透镜可用于150英寸和250英寸大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