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高危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是冠心病传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研究表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其冠心病多个 (≥ 3个 )传统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变化 ,并观察叶酸治疗高Hcy血症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主要血管狭窄≥ 5 0 % )的患者 84例 ,男 5 6例 ,女 2 8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49 3± 10 6 )岁。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 :(1)糖尿病 ;(2 )高血压 ;(3)高胆固醇血症 ;(4)吸烟 ;(5 )冠心…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然而,血浆三酰甘油(TG)对冠心病的致病作用还不甚明确。本文就目前TG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一些研究热点作一综述,以对冠心病患者高TG血症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三支病变54例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三支病变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观察组)54例与单支、双支病变患者(对照组)70例7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年龄、性别、饮酒、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无显著差异.而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为冠心病三支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治中应作相关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HD)是65岁以上老年人病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CHD的危险因素有多种,本文主要讨论CHD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老年人的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治疗中首先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再进行膳食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血清TG降低,HDL-C增高与冠心病危险降低相关。但高TG、低HDL-C血症往往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作者为评价在同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是否低TG和高HDL-C能降低冠心病发病危险而进行队列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对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意义更为重要。为此,作者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了普伐他汀长期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循环中不同分子量多聚体形式的脂联素(APN)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148例男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是否并发冠心病又分为单纯高胆固醇组(n=68)和并发冠心病组(n=80),另选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胆固醇组相匹配的健康查体者(健康对照组,n=84)。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肾脏疾病及重度吸烟人群。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分子量APN和中分子量APN在单纯高胆固醇组显著增加[高分子量APN亚组:(4.98±0.87) mg/L vs. (2.51±0.33) mg/L,P<0.01;中分子量APN亚组:(2.20±0.36) mg/L vs.(1.01±0.15) mg/L,P<0.01],而在并发冠心病组患者中显著降低,且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其它APN多聚体相比,高分子量APN与冠心病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r=0.345,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325,P<0.05)及尿酸(UA,r=-0.472,P<0.01)水平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分子量APN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3;P<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高分子量APN水平的降低与并发冠心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无症状患者局部左室功能减退是否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相关。背景:在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然而,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尚无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心肌功能减退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MESA)是一  相似文献   

9.
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不能完全解释所有冠心病的病因。目前,对新的危险因素如炎症、促凝物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深入研究,加深了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提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时,除了控制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外,应加强对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影响胆固醇代谢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报道了1例FH致严重冠心病(CHD)的18岁少女,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及其母亲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9外显子上游第1187-10位碱基G突变为A,该位点突变在中国人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 FH)患者中为首次报道。随访3年联合调脂治疗后患者低密  相似文献   

11.
心脏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仍然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证据表明,老年人新发生的冠状动脉意外事件(NCE)与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总胆固醇与HDL-C比率增大、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年龄增长、活动少、冠心病(CAD)史、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等危险因素有联系。主要的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愈多,NCE的发生率愈高。因此对老年人的危险因素应予以积极控制。  相似文献   

12.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水平。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线数对数关系,降低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幅度越大,获益越大。高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甘油三酯(TG)升高伴TC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会明显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研究显示:HDL—C水平每增加0.03mmol/L(1mg/dl),冠心病的危险就降低2%~3%。降低TG与升高HDL—C与心血管事件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3.
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 4 0余年的研究 ,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高甘油三酯 ( TG)血症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仍未确定 ,多数研究结果认为空腹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但在多因素分析时其与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较差。随着脂代谢的深入研究 ,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正在被逐步认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 TRL)包括乳糜微粒( CM)及极低密度脂蛋白 ( VLDL) ,CM的半衰期为 5~ 2 0分钟 ,禁食 12~ 14h所测的空腹 TG浓度为VLDL中的 TG,即内源性 TG,它不能反映 CM及其残粒的水平 ,高脂餐后形成大量的 CM…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920例老年男性,分析其脂肪肝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压、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920例老年男性非肥胖(BMI<28kg/m2)与肥胖(BMI≥28kg/m2)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111%和4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显著正相关(OR=3491,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呈正相关(OR=1539、1585,均为P<005)。当将肥胖和脂肪肝分别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在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在男性老年人群中,脂肪肝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5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特点,探讨影响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55岁以下女性患者4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病组203例。分析5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多因素分析影响其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组的典型缺血症状(88.0%比36.0%)、心电图缺血改变(55.3%比26.2%)、绝经(58.1%比38.9%)、高血压(71.4%比40.9%)、糖尿病(35.0%比12.8%)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均为P0.05)。冠心病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尿酸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均为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5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低HDL-C血症、高胆固醇血症、BMI≥25 kg/m~2。冠状动脉病变以前降支病变多见(86.2%),影响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为糖尿病。结论 5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低HDL-C血症、高胆固醇血症、BMI≤25 kg/m~2。冠状动脉病变以前降支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符合标准患者150例,依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80例)及非高尿酸血症组(70例).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及血生化指标等基本资料,通过横断面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在吸烟年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与冠心病间存在相关性.针对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BMI以及代谢综合征(MS)四者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后分析表明,MS(校正前OR=1.110,校正后OR=1.111,P<0.001)及FBG(校正前OR=2.586,校正后OR=2.685,P<0.001)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DL -C(校正前OR=0.638,校正后OR=0.642,P<0.05)则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BMI的Logistic回归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前OR=0.795,校正后OR=0.757).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中MS、FBG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LDL -C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CHD)是老年人的主要死因,其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高血糖和肥胖。在治疗老年CHD患者心肌缺血的同时,应积极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然而,对无明确CHD的老年患者,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和对持续存在未控制的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致冠心病危险性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传统意义上冠心病的脂质危险因素主要指总胆固醇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胆固醇 ,而甘油三酯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颇有争议。近年来研究表明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小而密LDL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胆固醇水平降低 ,这一脂质三联征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 (atherogeniclipoproteinprofile,ALP) [1] ,是冠心病新的脂质危险因素 ,初步肯定了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 (triglyceride ri…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主要的可纠治易患因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存在1项以上易患因素时冠心病危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脉造影的特发性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195例,其中冠脉造影正常组143例(占74.33%),冠脉造影异常组(即确诊合并有冠心病)52例(占26.67%)。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血红蛋白、总胆红素、体重指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组发病年龄较冠脉造影正常组大,合并冠心病组吸烟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是特发性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合并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29.628,95%可信区间8.234-106.604,P=0.001),其它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病史、高尿酸血症。结论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是特发性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对于合并有冠心病高危因素(如高龄、有高血压病史、高尿酸、吸烟史、高脂血症)的特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