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7年我国重点钢铁业平均喷煤比为137kg/t,比上年度提高2kg/t,创出我国历史最好水平;长钢喷煤比为192kg/t,宝钢集团为186kg/t,武钢为173kg/t,太钢为162kg/t,尚有两个企业没有喷煤,有5个企业年喷煤比低于100kg/t。这说明,我国高炉喷煤处于多层次阶段,尚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2.
浓相喷煤技术在太钢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喜唐  刘素青 《炼铁》2004,23(Z1):24-26
太钢在多年的喷煤改造与实际生产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太钢特有的浓相喷煤技术,并设计、研制出一些新设备,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喷煤浓度可达60~100 kg/kg,管道流速降到3 m/s以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太钢4号高炉的送风参数、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及氧过剩系数的约束条件,计算了高炉的合理煤比;另外,根据喷煤操作实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确定了煤焦置换比与喷煤比、理论燃烧温度、氧过剩系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高炉的经济喷煤比,两种计算结果接近,从而得出太钢高炉目前条件下的最佳喷煤比为108kg/t。并对进一步提高喷煤比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马德仁 《炼铁》2004,23(3):39-41
海鑫1080m^3高炉喷煤系统采用中速磨负压制粉,一级高浓度低压脉冲长袋式收粉器收粉,喷吹系统采用双罐并列单管路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喷煤系统是按喷吹烟煤设计的,最大喷煤比200kg/t,年平均喷煤比180kg/t,设备出口煤粉浓度≤50mg/m^3。喷煤系统投运后喷吹无烟煤,在无富氧的情况下,喷煤比很快达到117kg/t,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太钢高炉最佳喷煤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荣  何小平 《炼铁》1999,18(6):9-12
根据送风参数的喷煤实际数据,计算得出太钢4号高炉目前条件下的最佳煤比为108kg/t。  相似文献   

6.
太钢从分析、总结浓相喷煤诸多因素的内在关系入手,探索、掌握了浓相喷煤的基本规律,实现了从生产方针、工艺设备、技术操作上的优化,达到了浓相喷吹、高煤比、低成本、长寿命的良好状态。突破了一些国外公司提出的相对高压下浓相喷吹达到50 kg/kg固气比的认识局限,开辟了在相对低压条件下实现浓相喷煤的新途径。通过太钢的实践:分别在300 m3级高炉上达到了70 kg/kg的固气比,在1 000 m3级高炉上实现了60 kg/kg的固气比,即使在热风压力较高的4 000 m3的大高炉,也达到了40 kg/kg固气比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卫计刚  阮根基  杨志荣 《炼铁》2006,25(6):33-35
对太钢4号高炉提高煤比的生产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高风温、改进高炉操作、加强喷煤操作等措施,并努力协调好高炉护炉和增加煤比、增产、改善铁水质量、低硅冶炼的关系,使太钢4号高炉月平均煤比达到161.22kg/t。  相似文献   

8.
重钢750m^3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条件,改进高炉操作,加强基础管理,2005年喷煤比提高到113kg/t。2006年在继续保持高炉稳产的同时,对提高喷煤比进行了进一步的技术措施的探索。使750m^3高炉喷煤比达到125kg/t,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酒钢科技》2006,(2):17-17
自1990年以来。日本各钢铁公司的大型高炉都实施了喷煤操作。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喷煤装置的增加和喷煤量的提高,焦比降到了350-400kg/t。自2000年以来,随着利用系数的提高。喷煤比反而星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重钢技术》2008,51(4)
近年来,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炼铁厂相继完成了五座高炉喷煤系统的改造,高炉喷煤水平大幅提高,从2005年到2007年喷煤比始终保持在150kg/t以上的水平,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主要指标对标中,喷煤比始终保持在前三位,有效带动和促进炼铁多项指标的提升。今年前8个月,在同行业煤比降低、焦比提高的情况下,高炉喷煤比完成150.1kg/t,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高效化生产。目前公司正在实施混喷工艺改造,投用后,喷煤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柳钢和全国冶金企业一样,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原、燃料价格继续上涨,尤其焦炭价格大幅提高。为此,进一步降低焦比,缓解焦炭紧张局面尤为重要。柳钢2002年入炉焦比为420kg/t,喷煤比为128kg/t,2003年公司下达的喷煤比指标为135kg/t。因此进一步提高喷煤比,努力完成公司的年喷煤比指标是今年喷煤攻关工作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吉永业  刘百田 《炼铁》1998,17(4):21-23
太钢4号高炉喷吹系统原设计为双系列多支管喷吹方式,喷吹系统改造时改为总管加分配器喷吹方式,操作上由原来的两个系列同时喷煤改为两个系列交替喷煤。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喷煤量由70~80kg/t提高到100kg/t以上,压缩空气消耗量降低了90%,喷吹浓度由原来的6~10kg粉/kg气提高到40kg粉/kg气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全武  何小平 《炼铁》2004,23(Z1):8-11
近年来,太钢炼铁厂在精料、喷煤技术、高炉强化冶炼方面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使炼铁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03年利用系数2.266,入炉焦比367 kg/t.  相似文献   

14.
安钢3号高炉在大喷煤操作过程中,从优化喷吹操作、精料入炉、强化高炉操作和管理以及设备改造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了安钢300m^3级高炉进一步增加喷煤量,降低入炉焦比的生产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高炉操作技术创新。攻关前、后指标对比,喷煤比提高了17kg/t,降低焦比23kg/t,喷煤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太钢科技》2007,(4):36-36
2007年9月份,太钢炼铁厂4350高炉生产取得优异成绩,高炉利用系数、生铁含硅量、高炉喷煤比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煤比持续上升,突破了200kg/t大关,达到203kg/t;截至9月27日,全月日均产铁超万吨,达到了10047t,利用系数达到了2.31;铁水含硅量由1~8月的0.51%降低为0.42%,  相似文献   

16.
自1990年以来,日本各钢铁公司的大型高炉都实施了喷煤操作。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喷煤装置的增加和喷煤量的提高,焦比降到了350~400kg/t。自2000年以来,随着利用系数的提高,喷煤比反而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酒钢科技》2004,(3):9-9
达涅利康力斯得到一份订货合同,将向涟源铜铁公司(LISCO)提供一套PCI喷煤系统,其中包括喷煤系统设计、供货和技术服务。这套新的喷煤系统将为涟源正在建设的6号新高炉啧吹煤粉。PCI喷煤系统最大喷煤量可达250kg/t铁水,以确保高炉能够有效利用喷入炉内的煤粉。该系统将在2004年建成试车。设备供货仅限于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18.
安钢3^#高炉采用全烟煤喷吹。提高煤粉燃烧率、维持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保证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是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本文介绍安钢就如何提高3^#高炉喷煤量及大喷煤量下的高炉操作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技术指标(煤比提高24kg/t,焦比降低了43kg/t)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2006,25(6):7-10
首钢2号高炉在精料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合理采用强化冶炼措施,加强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实现了焦比280kg/t、煤比185kg/t的生产指标,在喷煤降焦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以离线模拟试验和实际高炉试验所得到的结果为基础,在日本新日铁君津3号高炉进行了高喷煤率操作,建立了以190kg/t喷煤率的稳定的高炉操作技术。在进行喷煤率高于200kg/t、焦比低于300kg/t的稳定的高炉操作时,高炉下部的矿石还原—熔融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