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引进国外加工技术和材质的0.2mm筛缝的不锈钢筛面在林西选煤厂精煤泥弧形筛上的应用,结合弧形筛筛面的结构参数剖析了细筛缝精煤泥弧形筛入料粒度组成及细筛缝精煤泥弧形筛工艺指标,并对细筛缝弧形筛与传统弧形筛的工艺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0.2mm筛缝的细筛缝煤泥弧形筛比传统0.4mm筛缝的精煤泥弧形筛的筛分效率高出23.85百分点,分配粒度为0.108mm,分配曲线的平均可能偏差仅为0.022 mm。细筛缝煤泥弧形筛比传统的0.4 mm筛缝精煤泥弧形筛可多回收质量合格的粗精煤泥近20个百分点,大幅降低浮选入料粒度的上限,入浮煤泥量减少近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鉴于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已分别达到0.25 mm和0.1 mm以下,相应地调整粗煤泥回收环节中弧形筛筛缝,可最大限度地回收粗精煤泥,控制浮选入料上限,减少浮选入料量。通过分析0.2 mm细筛缝弧形筛在彭庄选煤厂的应用,结果表明弧形筛分级粒度达到0.130 mm,筛上物产率为37.00%,筛分效率达到84.9%,粗粒产品正配效率为92.5%,细粒产品正配效率为92.4%,工艺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已大面积推广,重力选煤分选下限达0.15mm,举例简评目前用于粗精煤泥回收的、筛缝为0.4 mm的弧形筛已不匹配。重点介绍了采用经工业性试验的、筛缝为0.15mm的精煤泥弧形筛的粒度级分配率来预测粗精煤泥的灰分、浮选入料粒度组成、粗粒物正配效率、细粒物正配效率和筛分效率,为取代筛缝为0.4mm筛面的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GB/T 15716—2005《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从精煤泥弧形筛入料粒度组成、筛分产物产率计算、分配曲线、筛分效率、均方差检验等方面对潘一选煤厂两段精煤泥弧形筛的工业性试验进行分析。工业性试验与分析表明,该两段精煤泥弧形筛能适应高灰分细泥化煤泥的处理,其各项工艺指标均优于单段精煤泥弧形筛,且可从筛上物中脱除大部分高灰分细泥并保证粗精煤泥质量及控制浮选入料粒度上限。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临涣选煤厂技改后的单段细筛缝0.3mm弧形筛、水力旋流器与筛缝0.5mm弧形筛串联的技改前粗精煤泥回收系统的生产对比试验,并结合入料粒度组成分析及水力旋流器的分选现象,用可能偏差及分级效率指标评定其工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前者脱水后粗精煤泥产率提高7.03%的同时,入浮煤泥量也相应减少7.03%。浮选入料上限控制在0.5mm以下,前者煤泥分级可能偏差(Epm)为0.069 mm,分级效率(Si)为80.23%,而后者的可能偏差(Epm)为0.169mm,分级效率(Si)为59.64%。该厂西区新厂3个生产系统全部技术改造为单段弧形筛后,可节省浮选剂费用及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重介分选系统中煤泥回收效率,更好地控制浮选入料粒度,潘集选煤厂分别对筛孔为0.20、0.40 mm的弧形筛工作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筛孔为0.40 mm的细煤泥弧形筛相比,筛孔为0.20 mm的细煤泥弧形筛对应的理论分配粒度为0.139 mm,粗粒产品正配率为94.35%,细粒产品正配率为88.0...  相似文献   

7.
李新 《中州煤炭》2020,(12):121-123,140
临涣选煤厂针对洗选过程中存在的精煤泥旋流器组溢流跑粗、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精煤泥弧形筛脱水效果较差等问题,重点开展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入料分配不均匀、筛分错配物影响、弧形筛脱水效果的现场攻关和研究。现场大量试验表明:通过停止精煤泥旋流器组,增加精煤泥弧形筛数量、减小筛缝尺寸,改变精煤泥弧形筛击打,改用高频脱水筛等方式,从源头上解决了精煤泥分级旋流器组跑粗,明显改善了精煤泥弧形筛筛下水跑粗的问题,提高了精煤泥弧形筛分选效果。在降低介泥灰分、减少浮选过程中粗颗粒的含量、缓解浮选回收压力、降低降低浮选油耗、提高浮选精煤灰分、保证精煤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方面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气动式击打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林西矿选煤厂精煤泥弧形筛气动式击打器参数寻优试验数据为例,按照GB/T15716—2005《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的方法和步骤,计算出筛分产物产率和粒度级分配率。利用林西矿选煤厂精煤泥弧形筛的粒度级分配率预测了一座炼焦煤选煤厂精煤泥弧形筛的工艺效果,并与正在使用的两段精煤泥弧形筛的实际工艺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带有气动式击打器的单段精煤泥弧形筛可取代两段串联的精煤泥弧形筛。  相似文献   

9.
基于弧形筛分级原理及筛面颗粒运动规律,结合试验数据的数值拟合,对弧形筛分离粒度与筛缝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推导出的煤泥弧形筛分离粒度与筛缝的相关关系式为d=k·L,其中k取值为0.534~0.732,这一公式为选煤工程设计中煤泥弧形筛的选型提供了一套简便计算方法,同时也为选煤设计精细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许建中  史英祥 《选煤技术》2015,(2):39-42,46
为改善煤泥分级与分选效果,三交河矿选煤厂采取了加强原煤脱泥筛的生产管控,调整分级旋流器参数和振动弧形筛筛缝,增设振动弧形筛喷水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使分级旋流器入料中1 mm粒级含量下降4.89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高11.08个百分点,0.25 mm粒级煤泥的回收及0.074 mm粒级细泥的脱除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选煤厂精煤产率,降低了浮选入料量与浮选药剂消耗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压力传感器轴销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应用于胶带输送机张紧力检测的传感器的疲劳分析中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张力传感器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of a sinkhole located in a hard coal mine within the Upper Silesian Coal Basin in Poland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相似文献   

16.
带压系数及突水系数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邯郸矿区长期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带压系数"、"突水系数"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7.
团结沟采矿场露天开采至今已40年,现处于露天残采尾期,优化采剥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文章从东露天采场残采现状、倒堆开采方案及开采技术安全要求、效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在目前矿山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倒堆开采实施后可延长服务年限3年。本文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荣杰  陈虹微 《煤矿机械》2005,(11):134-136
针对福建省某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使用中出现的压裂情况,根据传动原理对滚筒结构和受力进行分析,探讨滚筒压裂的原因,提出提高滚筒强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各类泵的安装方法的研究,改进了泵后护板安装方法。改进后的安装方法,避免了后护板悬空、碰撞、吊钩滑落、丝孔对不正的等诸多问题,减低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减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20.
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各相关方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