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地方层面的“多规合一”的实践,认为目前的“多规合一”工作主要在于规划协调,但源于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未能解决,“多规合一”仍面临法律与机制的障碍,改革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规矛盾、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借鉴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各级事权划分、法律法规体系、行政协调机制等方面的经验;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厦门“多规合一”的实践成效,介绍厦门以“空间战略规划”承接上位规划、统筹专项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模式,阐述厦门“空间战略规划”的编制内容、统筹协调方法与面临困惑;总结地方层面的创新探索,进而对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出重构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相关法规、整合配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发展过 程中,“多规合一”经历了自发探索的初级阶 段、全国响应的中级阶段、机构改革的高级 阶段后,当前处于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已经成 为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过程的框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必须发挥“多规合一”的 规划整合机制,依托“多规合一”信息平台 促进规划审批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建 立整体与分步有机结合的“多规合一”实施 体系,最终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时动态 更新的目标。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 “多规合一”将以全局性的战略眼光统筹规 划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注重多学 科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城 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在城乡空间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通过市-区-镇三级"两规合一"和以"上海2040"编制为契机的"多规合一"两个工作阶段,系统研究梳理了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工作。从统一规划体系、协同技术手段和简化行政程序3个方面入手,探索了横向上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融合其他专项规划,纵向上以空间规划体系深化落实空间布局和各项空间政策,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的全过程的空间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多规合一”市县试点,空间规划的冲突与合作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空间规划的实质是基于土地发展权的空间管制,各类规划主管部门围绕土地发展权的空间配置开展博弈.当部门“放权”成本较高时,“不合作”是满足单一部门理性要求的选择;而上级政府介入干预将促使多规走向合作.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针对“多规合一”释放出强烈信号,多规“合作”成为规划部门的合意选择.各类空间规划应优化目标位序、推行“三界”划定、实现语境对接、创新实施机制,以更好地融入国家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5.
空间规划底图既是多项规划实施在 空间上投影的结果,也是新的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的第一步,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分解 与落实的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空间规划 底图是打好“多规合一”空间规划这套组合 拳的关键一步。实现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 需要统一的、标准的空间规划底图,实现空 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统一、标准的空 间规划底图,可为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 空间并准确划定边界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 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的细化提供技术支 撑。首先,厘清各项规划在制度和技术上存 在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然后,以地理国情 数据包揽一切规划数据的普适性与协调性的 优势特征,探索以第三方数据的身份辅助于 国土三调数据服务于空间底图编制的可行性 与衔接性;最后,从空间基准统一、用地分类 统一、底图数据统一等核心技术层面落实底图编制的方法。以期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底图的编制提供可靠性、科学性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厦门为落实中央多规合一的战略布局,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推进规划工作转型,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统筹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厦门以“多规合一”工作为抓手,构建“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管”相互分离而又紧密衔接的空间规划供给体系.在规划编制上,加强统筹规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实施上,构建“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的实施体系,通过项目生成加强规划统筹;在规划监管上,构建了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管制度和清单管理的监管方式,完善了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多规合一”的核心是体制改革,需要面向管理、面向实施;厦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了“多规合一”的真正应用,将其作为优化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的系统性工作来做.面对城市转型所带来的发展需求,厦门发挥城市规模小、行政架构清晰、信息化基础好等条件,分四阶段循序推进“多规合一”,构建形成了面向实施的空间规划体系.厦门“多规合一”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通过统筹规划构建形成面向治理主体的规划编制体系,通过搭建平台形成开放协同管理的规划管理机制,通过统筹项目形成推动项目依规落地的规划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8.
条块划分下的规划编制组织与空间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多规合一”背景下,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匹配的编制组织管理机制,推动一张蓝图的动态更新,是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目标的重要探索.厦门在未进行重大机构调整的前提下,以明确空间规划编制组织事权主体为基础,借助“多规合一”综合平台,通过建立空间规划编制统筹的计划协调机制、空间规划编制过程的技术协调机制以及空间规划审批的决策协调机制,实现空间规划编制组织的全流程管理,为过渡期统筹规划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并为规划统筹奠定了坚实基础①.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8,(10)
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是新时期推动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它包含从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再到规划实施的全流程构建,横向涉及拥有空间规划管理权的各部门,纵向涉及国家、省、市县3个层面。文章结合南京的规划实践,着重探讨在"多规合一"工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规划组织、技术融合、审批协同和动态实施等发挥空间规划的管控与协同作用,并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市级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探索,旨在为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工作已持续十多年时间.至近期国家“多规合一”试点,相关改革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实践及研究的关注点仍有待拓展.重庆自2013年以来,以规划全覆盖工作为切入,积极进行了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探索:一是以城乡规划为基础,整合专项规划和其他部门专业规划,构建覆盖“全域”“全要素”的“五级三类”规划编制体系;二是结合地方行政管理实际,强化市级层面的横向统筹,提升基层机构设置完善,努力实现空间规划“全过程”管控;三是加快法规和标准体系等方面建设,将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成果法定化,做好“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空间管控的支撑.重庆的地方改革以保留现行体制为重点,由内至外构建协调型、整合型空间规划体系,但空间规划多头并行的结构性矛盾无法根本解决.立足编制、管理、法规、信息支撑四个方面,建立由“一个规划、一个机构、一套法规、一个平台”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应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From a governmental perspective, after a thorough analysis on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cognitions and consensuses of provincial urban system planning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have been explicit definitions in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responsible main body,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procedure, and the planning content. The paper generalizes three "musts" in planning content, three "musts" i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by superior government, and three "controls" by the govern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政府工作角度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进行了较为认真的思考,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新的认知和共识,指出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责任主体、审批程序和编制内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归结了规划编制内容的三个必须,总结了上位政府在工作层面上三个必须,提出了省级人民政府应该做到的三个把握。  相似文献   

13.
“多规合一”视角下的中国规划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规合一”是当下中国规划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立足于促进和实现“多规合一”,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我国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构建有机和有序的统一规划体系是中国“多规合一”的基本目的.规划体系近期可重构为“2+5”模式,即保留空间和发展2个规划系统,整合为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5个规划系列,并相应编制和实施2个总体规划和5个专题规划进行统筹;远期应重构为“1+4”模式,即融合为1个规划系统(空间和发展两个规划系统合二为一)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规划系列合二为一)4个规划系列,并相应编制和实施1个总体规划和4个专题规划作为统领.  相似文献   

14.
李立勋  辜桂英 《规划师》2011,27(3):26-32
在当前社会结构多元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的工具理性逐渐被弱化,价值理性逐渐向公共理性提升.作为协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理性与国家(区域)理性、大众理性与精英理性的概念和理论,公共理性被逐步引入区域规划领域.<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是全国第一个省域城乡全覆盖的区域性总体规划,是...  相似文献   

15.
情景规划较传统规划方法而言,是处理未来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的有效工具.以酒嘉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为例,针对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下情景规划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提出了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命题;提倡了一种区别于以往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将焦点集中于城市间利益关系协调的规划思维:重视区域一体化中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产生的复杂利益关系及其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产生的外部驱动力;在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决策过程中引入情景规划,建立了处理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下的复杂和不确定性环境的情景规划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评估自首次写入《城市规划法》确立其工作地位至今已近30年,但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展;规划评估的长期缺失导致规划角色的认知与规划作为的有效性得不到客观检验,尽管城市规划的角色与作为在业界一直被拷问,但并未诱发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性转变。城市规划评估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证研究均浅辄即止,综合研究更为鲜有。空间规划是中国规划界最传统、最具法定地位、运用最为广泛的规划模式,现以广州空间规划定量评估为例,验证城市规划假设的真伪,检验空间规划作为的有效性,通过分析规划失灵的客观表现,对当前中国空间规划思想进行评析,希望藉此推动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思维模式从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空间规划的工作范式从传统空间美学向现代空间科学转变。  相似文献   

17.
空间再造:公共规划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盛平 《规划师》2011,27(3):20-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超常建设与公共空间的失落、城市病态主义与公共空间创新误区、疯狂复制速度与城市形象简陋等现象也随之出现,因此应从公共规划的视角进行城市空间的创新.空间功能性创新表现为城市功能的深刻转型,空间经济性创新包括空间的经济最大化价值创新和空间经济的性价比创新...  相似文献   

18.
Problem: What is a “good plan”? Among their key goals, plans aim to communicate, influence and engage. Persuasiveness (the ability to engage and motivate) is, therefore, an essential plan quality. Unfortunately, all too many comprehensive plans lack this important quality. In addition, state planning mandates intended to strengthen planning can instead worsen this shortcoming.

Purpose: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to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communicative and persuasive qualities of plans in states with and without planning mandates.

Methods: A specially designed protocol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communicative and persuasive qualities of comprehensive plans. Plans of 20 municipalities in states with planning mandat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20 municipalities in states without planning mandates.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Wilcoxon–Mann–Whitney (U) test and simple t tes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Requiring local governments to prepare plans did not result in better plans—at least as measured by a protocol tailored specifically to assess the persuasiveness and communicative quality of plans. Plans prepared in mandate states were much more rigid and standardized than those prepared in nonmandate states. Nonmandated plans also scored much higher in terms of their narrative and storytelling qualities than mandated plans. Private consultant involvement in plan mak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mmunicative and persuasive qualities of plans.

Takeaway for practice: Plans in all 40 municipalities fell far short of the ideal communicative and persuasive qualities set forth in the protocol. The deficiency was greatest in states with planning mandates. The involvement of private consultant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plan quality, while the provision of state funding for planning did not.

Research support: None.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是国家第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市政工程专业发展趋势,探索省会城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方法,在规划方法、规划手段、技术发展上创造多个首次。首次采用能源廊道法及因素叠加法开展综合管廊规划,也是首次在满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的前提下增加规划管控图则,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通过规划成果《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确定合肥市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目标与宏观布局,并作为建设实施依据,目前合肥市管廊建设总里程已达到58.32 km,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可为其他省会乃至全国城市提供规划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德国的区域规划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完善的整个历程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作为德国区域规划的工具,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初的实验、二战以前的正规化过程、战后初期的制度调整,最终实现了整个空间规划体系的系统化。区域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在经历了一系列包括制度安排、政治背景、行政结构、规划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迁之后,最终发展成州域规划与空间秩序规划的形式,引导德国在国家、联邦州和区域乃至地方各个层面的综合发展。分析中对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区域规划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特别明确了区域规划乃至空间规划的核心之一就在于致力于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整个规划体系的活力和效率。相关经验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