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曾祥斐 《新食品》2011,(18):155-155
泸州白酒酿造兴于汉魏,盛于唐宋,登峰造极至今。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名。泸州因其悠久的白酒酿造历史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酒城。今人有辞赞日:一脉相承,品质至上,留名酒史,香醉八方。  相似文献   

2.
行吟  王捷 《新食品》2012,(18):188-188
泸州·老窖宴酒专注国内宴酒市场 泸州·老窖宴酒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新开发投入国内市场的一款品牌,主打中国白酒宴请市场。在当今高端白酒日趋名酒化的背景下,泸州·老窖宴酒传承和创新了“泸州老窖”既有经典品质,重点突出“手工酿造”工艺。老窖宴酒根据自身优势,并结合国内白酒市场和现代消费习惯,专注于开发和拓展国内宴请市场,将老窖宴酒打造成一款新型宴请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食品行业的发展中,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近几年在白酒的酿造中,企业十分关注白酒产品的质量,在白酒的产业发展中,清香型白酒借助其独特的气味,赢得了很多群众的喜爱,在白酒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清香型白酒的制作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气味、口味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将清香型白酒的质量得到提升,现结合HACCP和IS0 9000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更好地对质量控制点进行确定。同时对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重点落实了对危害因素的评估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清香型白酒的质量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减少危险因素的产生,进而更好地将清香型白酒的质量得到提升,更好地满足白酒市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黄加宝 《中国食品》2022,(8):138-140
在四川的旅行版图里,成都、乐山、甘孜都是排得上号的,而被封为"中国酒城"的泸州却鲜少被人提及.泸州是当之无愧的酒城,自秦汉起酒香已飘在泸州上空,同时它也是浓香型白酒的"鼻祖",酿出泸州老窖和郎酒两大中国名酒,在中国白酒界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泸州又不只有酒,它的每一寸肌理都值得细品慢酌.  相似文献   

5.
向宁  黎桃棱 《新食品》2010,(8):120-120
“为酒而生,为酒而忙”的泸州是远近闻名的“风过泸州带酒香”的中国酒城。2010年3月的泸州再次如过年般热闹起来,“中国白酒金三角·中国酒谷首届酒业博览会”再次开门喜迎八方宾客。作为泸州老窖浓香鼻祖的技艺巨献一泸州贡酒,恰好孕育于这个国酒金三角核心区启动元年,代表着“国酒金三角·中国酒谷首届酒业博览会”最高礼遇的纪念酒质,以“天之礼”之大成,向天下酒商发出泸州邀请。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滚动式搅拌发酵车,应用于清香型白酒酿造,试图为清香型白酒生产的机械化提供可参考雏形.并从微生物监控、温度、水分和劳动力强度4个方面阐述了新型发酵车的优势.但同时,因为白酒的酿造更多的是传统工艺,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和未知因素,所以该发酵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更多有志于此的同仁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田野 《新食品》2006,(12):73-73
泸州,驰名,中外的巾阳酒城。中国泸州施可富(SCOF)洒,如同酒城皇冠上的明珠,灿烂夺目,光彩照人。作为新中国的出口特供酒,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泸州施可富(SCOF)大曲就成为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以骄人的风采展现于世界各国人民面前,“新中国驻外使馆迎宾酒”的荣誉,是对施可富酒最好的肯定与褒扬。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设备在白酒酿造行业的应用,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白酒行业实现酿造生产的清洁化和节能减排。当前,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基本实现了酿酒全过程的机械化。依据白酒酿造过程的分工段分流程作业,开发与生产应用的全自动化清香型白酒酿造生产设备,基本实现了整个酿酒过程的全自动化,进一步确保了各工艺环节的稳定有序,稳步提高了原酒的品质与产量。本文结合小曲清香型白酒的车间设备布局及生产实践,从清香型白酒机械化酿造车间的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关键工序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机械化酿酒的主要设备及其特点,以期为白酒酿造的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真菌存在于白酒大曲以及白酒整个酿造过程之中,对白酒的风味和质量至关重要。白酒酿造中的真菌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霉菌可产生多种分解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酶类,为大曲制作和白酒酿造提供了发酵动力和酶动力;部分霉菌的一些代谢产物对基酒的质量和白酒的风味也有着重要影响。酵母菌具有产醇、产酯、产生多种风味代谢产物等功能特性。该文简单介绍了三大基础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白酒,主要阐述酱、浓、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优势酵母菌及霉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并总结了酵母菌及霉菌的功能特性,旨在为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真菌的分析与使用,以及白酒风味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雨 《酿酒科技》2005,(7):50-50
本刊讯:由中国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主办的“中国白酒O EM·泸州论坛”于2005年6月23日在酒城泸州顺利举行。出席论坛的业内领导和专家有中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张胜明、四川省食协科技处处长何永庆、中食协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中食协白酒专家组副组长曾祖训、专家高景炎、胡永松、全国标样委员会秘书长杨明、国家白酒质检中心主任钟杰、四川食研院副院长陈功等,业内主要媒体的负责人或记者出席了论坛,泸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论坛。泸州老窖集团公司董事长谢明致欢迎辞并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白酒及白酒制造业定义,总结酿酒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国内清香型小曲酒酿酒机械化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利用致中和现有的酿酒设备,在结合致中和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探寻小曲酒酿酒机械化之路,为清香型小曲酒酿酒机械化建设进行构思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酱香型调味酒高沸点呈香呈味物质的特性,以优质清香大曲酒为原料,通过品评、稳定性试验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研制开发具有特殊风味的新型低度清香型白酒。该酒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性风格特点,无明显水味、香气自然、口感绵甜爽净,产品上市后在目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郑存厚 《酿酒科技》2011,(11):127-129
对清香型白酒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分析。从重视品鉴活动、细分消费结构市场、传播清香型白酒文化、技术创新协作平台建立、酿酒基地环境建设、提高酿造产品质量等提出了振兴清香型白酒的策略与措施。(孙悟)  相似文献   

14.
在继承传统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其他香型白酒的工艺优势,进行技术创新,经科学勾调,生产出醇厚风格的金骆驼酒。该酒在自然、舒适的基础上,增加了口感的馥郁、柔顺、绵甜和细腻,形成了"醇厚"风格的清香型白酒。(陶然)  相似文献   

15.
浓香型白酒的技术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宿义  沈才洪  许德富 《酿酒》2009,36(1):8-10
浓香型白酒属于中国白酒三大基本香型之一,目前占有中国白酒市场份额的70%。从上世纪60年代对浓香型白酒的查定总结开始,从制曲、酿酒、勾储等角度对浓香型白酒的技术发展以及对行业产生的贡献等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6.
张书田 《酿酒》2010,37(6):25-27
低度浓香型白酒需求量日渐扩大,是各个酿酒企业必争的市场份额。但是,生产中遇到的成品酒"水解"和"货架期变化"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其销售和质量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从低度浓香型白酒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入手,探讨分析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乃鹏 《酿酒》2010,37(1):55-56
利用东北高粱、大米、玉米,研究多粮清香型白酒工艺;在传统清香型大曲白酒工艺指导下,生产出复粮香优质清香大曲白酒。  相似文献   

18.
王华 《酿酒科技》2006,(1):107-109
江西的浓香型酒大多是在特型基酒的基础上,通过外购典型浓香型基酒进行勾调而成的。以特型基酒为基础勾调浓香型酒必须熟悉特型酒和浓香型酒各自的工艺和风格特点;设计所勾调的成品酒的酒体风格,确定其市场定位;确定成品酒的酒体,确定基酒和调味酒相互间的勾调比例;再按勾调比例放大,进行勾兑组合和调香调味;最后还要对成品酒进行爆破性试验和冷冻试验等后处理。  相似文献   

19.
路虎  杜海  徐岩 《酿酒科技》2012,(8):29-32
以三大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蒸发的方法,将酒醅中糠嗅味物质进行浓缩、富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清香型白酒酒醅中糠嗅味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对清香型白酒蒸馏过程进行跟踪检测,初步揭示蒸馏过程中糠嗅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且发现清香型白酒二茬酒醅中糠嗅味物质的含量高于大茬酒醅。  相似文献   

20.
吴勇毅 《酿酒》2007,34(5):14-16
目前国内市场浓香型白酒占70%左右,针对白酒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局面,其它香型的白酒应力争保留自己的传统,并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清香型白酒也是如此,只要重新定位加强投入,创新营销策略,历史必然轮回.清香型白酒必将回归到我国白酒主要流派,占据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