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青藏高原东南缘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候、水文、构造与地形条件具有发育超大冰川或滑坡堰塞湖及高能洪水的潜力。对高能洪水沉积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高能洪水地貌和沉积证据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流域高能洪水沉积物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最后对该流域高能洪水的地貌效应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高能洪水形成的巨型边滩以涡流型边滩居多,其次为点状边滩和吊坠型边滩,未见牵引型边滩; 就沉积特征而言,该流域高能洪水巨型边滩的内部沉积以水平叠层为主,波纹及交错层理层、粉砂层、斜坡沉积和粗砾平行层理层亦见分布; 高能洪水等极端地表过程在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的泥沙输移及地貌演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堤防工程由于汛期洪水的浸泡、冲刷等原因,常在临河侧产生护面缺失、裂缝、漏洞等险情。在水流持续冲刷和浸泡下,险情会快速恶化。为了能够使堤防隐患处快速与洪水隔离,创造良好的无水或静水施工抢险条件,设计出一种组合式移动围堰。该围堰具有易组合,可拆卸,使用方便,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求变化环境下大清河流域设计洪水,采用大清河流域8个子流域实测非一致性洪水资料,利用传统还原方法进行了设计洪水推求,同时,构建了概率分布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模型,计算了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各子流域设计洪水。结果表明:安各庄与横山岭2个子流域的最优分布参数为常数,阜平、龙门、王快、西大洋、张坊和紫荆关6个子流域洪水序列最优分布的分布参数μ都与时间呈反比;按照非一致性序列分析方法推求的设计洪峰流量和一致性条件下推求的设计洪峰流量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较大重现期的设计洪峰流量比一致条件下减小更为明显。这说明在环境变化条件下对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修订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洪水预报模型软件在"05.9"洪水预报调度中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预报误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全台10个河川局洪水预报系统DRAINS、FEWS、SINO-TOPO、HEC-RAS、REFOR中不同降雨、径流、河川等水理模式运行机理.结合实例针对业务现况分析台风强降水条件下河川局洪水预报模型的模拟效果与操作经验.模型验证成果表明:不同河川局应用洪水预报模型皆能把握洪水演进规律,尤其在洪峰段模拟较好;不同模型在洪水过程模拟下洪峰最大滞后时间为2~3h,洪峰相对误差量小于17.7%.总体而言,各模型预测数值精度及时间误差符合预报要求.预报系统的适用条件可为其他地区台风降水条件下的洪水预报模型开展业务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两变量分析方法推求分期设计洪水,对于给定的联合重现期水平,存在着多种洪水组合均可满足规定的防洪标准,现有方法无法评价不同组合发生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采用归一化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值作为洪水发生的相对可能性指标,提出了分期设计洪水组合的可行区间,并基于条件概率原理推导了3种具有统计意义的联合重现期水平下的计算公式,即最可能组合、条件最可能组合和条件期望组合.丹江口水库应用结果表明:以7日洪量为例,最可能组合和条件最可能组合的估计值均位于可行区间内,条件期望组合的估计值在可行区间外.建议采用条件最可能组合方法计算丹江口水库7日洪量分期洪水设计值,该法不仅具有较强的统计理论基础,而且能够较好地描述汛期洪水特征;在满足防洪标准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抬高(降低)夏(秋)汛期的洪水设计值,有利于水库汛末蓄水和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计算郁江和西江干流洪水遭遇的概率,依据Copula函数理论及分析方法,利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参数估计,建立了几种常用的Copula函数,并对它们拟合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选用Clayton Copula函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西江干流洪水等级的增加,郁江发生同一大洪水的条件概率增加的趋势不明显;郁江与西江大洪水遭遇的概率非常小,郁江和西江干流50年一遇以上洪水同时发生的概率不超过0.05%,在西江干流发生大于5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条件下,郁江发生大于5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概率仅为2.73%.该成果可为西江流域的防洪控制水库在制定联合调度规则时利用两江大洪水错开的特点,充分发挥水库的调洪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对绍兴地区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定量分析设计标准条件下的设计洪水,对河道疏浚拓宽、桥涵等综合整治,加强河网的排涝能力,为合理制定长潭水库运行原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库防洪调度中,设计洪水的推求对于水库防洪安全至关重要,而在其实际的推求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本文针对设计洪水洪峰、洪量以及洪水过程线多重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水库防洪风险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探求设计洪水不确定性下的水库防洪调度过程。应用Copula函数建立洪峰与最大三日洪量的联合分布模型,采用蒙特卡洛重抽样方法,获取一系列峰量联合设计值;针对传统设计洪水过程线选择的单一性问题,对水库实测洪水过程进行了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洪水过程线进行随机模拟,生成多维不确定性下的设计洪水过程;引入经济学指标条件风险值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来衡量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超过调洪最高洪水位的风险,建立了考虑CVaR的水库防洪调度模型,通过不同的风险系数取值获得不同的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以安康水库洪水过程为例,二次重现期标准下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联合设计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K-means聚类法把洪水过程分成了三类,并应用蒙特卡洛法对不同类型洪水过程进行随机模拟,获取了考虑不确定性的大量水库设计洪水过程,推求了安康水库不同风险系数下水库防洪调度规则。本文所建立的考虑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的水库防洪风险调度模型可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水库调度规则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程序设计的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自动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现有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层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的办法得出多维的洪水灾害损失数据,并利用遗传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建模.在建模的过程中不但系统地考虑了洪水过程对洪水灾害评估的影响,还考虑到季节、预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通过前期数据处理方式考虑了洪泛区的避险条件和抗洪抢险措施对洪水灾害评估的影响,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评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进入洞庭湖的洪峰流量超过40000m ̄3/s时,称为大洪水年;城陵机水位达33.0m(冻结)以上时,本文中称为大洪灾年.将两个序列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发现,除第1及第5位分别同是1954年和1969年外,其余均不对应.本文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洪峰影响因素与最高洪水位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经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山洪灾害发生规律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洪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不断上升.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山洪发生时空分布特征基本同全省暴雨分布相一致,山洪暴发前3 h、24 h及前10 d降雨量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市区洪涝灾害产生的负效应,针对城市化背景下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探讨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包括:完善城市防灾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建设;建设蓄水池等。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强并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对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制订风险应对计划;提高洪灾预警水平;普及洪涝灾害防控意识;提高居民防灾自救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国以来,温州市通过新建大量防洪减灾水利工程提高了防御台风暴雨的能力,但由于片面强调满足眼前利益,忽视洪水的出路,导致近几年来台风暴雨的灾害损失仍旧有增无减.因此今后防洪减灾系统的建设不仅要从约束、调度、管理洪水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规范人的行为的角度进行建设和治理,突出社会管理及环境因素的治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防洪减灾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防洪工程和非防洪工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了杭嘉湖圩区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圩区的整体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杭嘉湖圩区总体上防洪减灾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杭嘉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该圩区防洪减灾能力的要求还存在距离.并据此建议加强圩区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泵站的长效管理建设建立圩区灾害应急响应制度和资金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6.
防洪减灾经济效益涉及面广,内容繁多,且第一手实际资料难以搜集,因而计算复杂.文中建立了沧州市最大15日降雨量与受灾面积关系曲线,采用对比法对沧州市防洪体系的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利用经济效益费用比作为指标,对沧州市的防洪体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述黑龙江流域洪水组成特点及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台州是台风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台风中心气压,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是形成不同程度台州市台风灾害的客观因素,而强风、暴雨、风暴潮灾害是造成台州中心城区台风灾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特点,应加快防台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强防台风险管理工作,并不断提高群众抗灾自救能力,使防汛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建立地震灾区应急洪水预报方案的方法,即在划分基本类的基础上,建立每类的应急雨量站和面雨量的回归方程,并提出了时段面雨量计算方法,结合现有的经验预报方案,实现地震灾区洪水预报,用以满足灾后应急洪水预报的需要.该方法不依赖于流域内全部测站的降雨信息,可有效解决灾后流域内雨量站缺测的应急洪水预报问题.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预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雨洪资源化利用,即把汛期降雨形成的、可能造成洪水灾害的地表径流蓄积在水库或低洼蓄滞洪区,减轻汛期防洪工程或保护区的防洪压力,待旱季需要时,重新利用汛期蓄积的洪水资源的洪水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与防灾减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分析杭州市多年洪水和旱情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杭州市雨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雨洪资源化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