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10kV电缆供电网络中的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环网箱变的电缆接线桩,大多采用T型绝缘套管保护,停电检修时无法挂接地线而进行挂接方式和接线装置的技改调研。在满足安全规程要求的前提下.针对电缆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接地线的挂接方式进行了改进.研制了一种适合电缆接线桩的接地线连接装置,并且申请了专利。现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为挂接操作提供了安全保证.而且还减小了挂接地线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相似文献   

2.
韩沛松 《节能》2020,39(6):95-97
极端恶劣天气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电系统影响极大,尤其是对于高空电缆的影响最为巨大。若无法及时除去电缆上的结冰,将导致供电系统的能量损耗,严重者会导致电缆的断裂,造成电力系统的崩溃。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融冰与机械破冰的电缆除冰装置,该装置结合热融和机械式除冰的方式实现对高空电缆的除冰,在保证了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了除冰的效率,减少了电力系统的能源损耗。  相似文献   

3.
感温电缆作为火灾报警的一种测温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化工行业、公共场所及其他矿工企业的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沟以及电缆桥等。为解决现有感温电缆微处理器不能实现感温电缆电气故障辨识和短路故障定位的问题,设计了感温电缆电气故障辨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供电单元、采集单元、辨识模块、声光报警系统、显示系统等组成,实现感温电缆电气状态的辨识和短路故障的定位,当发生电气故障时,通过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同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电缆状态和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型的GDZ 110kV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头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征,主要是具有沿面电压分布均匀、污闪电压高、无油、无瓷、结构轻巧、价格便宜等特点。基于该设备研发了电缆终端头登塔(杆)装置,主要是通过横担将电缆终端头的固定和架空导线的挂点功能两者合一,简化了电缆终端头与架空导线的连接方式。在110kV变电站进线工程中推广使用后,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不仅提高了电缆终端头的可靠性,还解决了城市景观道路旁电缆登塔征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受制于直流电压发生器的结构,无法采用一台直流电压发生器直接接入两个不同额定电压的直流电缆试品进行试验.通过直流分压装置与直流电压发生器配套使用,实现一台直流电压发生器接入两个不同额定电压的高压直流电缆试品进行试验.对直流分压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及参数计算进行研究,并以试品为±525kV及±320kV直流电缆时的直流分压...  相似文献   

6.
紫外光交联辐照箱中,高压紫外汞灯作为辐射源,产生的辐射能使反射罩、灯管及聚乙烯电缆表面的温度升高,若温度过高会使电缆绝缘层表面发生热氧化,甚至导致表面焦糊,严重使反射罩等受热部件产生热变形.为了改善汞灯与电缆表面的过热问题,本文基于计算传热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首先对低压电缆紫外交联箱内部进行三维湍流流场建模,研究交联过程中电缆表面速度场,然后以电缆二维截面为研究对象,对电缆截面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压电缆内,绝缘与导体之间的热传导对绝缘层内的温度分布起了主要作用,装置内绝缘层表面的对流换热直接影响电缆温度.  相似文献   

7.
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合理地进行用电负荷计算、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合理设置计量装置、合理选择电线,电缆截面以及照明节能方法。  相似文献   

8.
塔中顺南地区四开、五开测井施工受到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和井内油气显示活跃等复杂条件的影响,主要存在测井作业期间井口井控安全风险大、测井设备温度压力性能面临挑战、井筒环境使仪器腐蚀较严重等作业难点。通过试验,得出环形防喷器对电缆的密封、电缆测井防喷器对电缆的密封以及环形防喷器对钻具与电缆同时存在时的密封这3种情况下的关井承压能力、稳定时间、压降等参数,为现场实施关井压井作业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快速固定电缆装置作为钻具输送测井溢流处理的辅助工具,基本形成一套适用于该区电缆测井和钻具输送测井的井控工艺技术、仪器电缆及辅助工具的选择和性能检测、施工过程优化措施等工艺,先后完成了该区10井次异常复杂条件下的施工作业。下步需要解决电缆防喷器与钻井防喷器的连接、电缆防喷器及法兰的试压、关井速度过慢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息     
据近期《Schw+Schn》介绍,西德Kem-ger有限公司研制出一种附有焊接烟尘吸收器及工具吊车的装置。该装置既能发挥吸收焊接烟尘、脏物、废尘的作用;又能携带电缆、压缩空气管及工具。焊接烟尘吸收管可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虚回路可视化方案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变电站以网络通信方式替代大量的二次回路电缆,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硬回路转变为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虚回路,配置保存于SCD文件内。由于缺乏可视化工具而导致SCD文件中虚回路"看不见,摸不到"。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方案,能够快速解析SCD文件,自动输出单装置虚端子图、装置虚回路图、装置逻辑链路图、网络结构图等图纸,从而方便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调试查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多回路电缆常将所有回路的载流量需求均依据N-1选取,导致电缆截面选择裕度过大,且对同等电流不同截面的电缆而言,截面越小,损耗越大,故电缆经济性必需综合考虑电缆损耗。以某110 kV电缆送电工程为例,建立了多回路电缆热场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故障情况,得到了各回路电缆载流量需求,同时结合不同敷设断面、敷设环境影响,并进行了综合经济性比选。结果表明:该模型优化了工程电缆截面,为多回路电缆工程的电缆截面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火忆 《电力与能源》2012,(6):599-601
如果地下变电站的电缆护层渗水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引发电缆运行事故,影响电网的可靠供电。针对地下变电站护层多次发生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渗水事故,分析了电缆护层渗水的主要原因,叙述了FSJ-10/3.3型电缆防水接头的设计原理、安装工艺、注意事项和应用实绩。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广和提高电缆防水接头的应用成果,并将电缆防水技术应用于电压等级较高的交联电缆。  相似文献   

13.
陈志刚  秦本才 《风能》2013,(9):104-107
本文介绍了风电场使用的电缆种类及性能要求,分析了在铜电缆的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在风电机组中使用铝电缆替代铜电缆的可行性,并通过案例介绍对铝电缆在技术、工艺、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20日,北京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北京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的建设是重大创新成果,是国内首个电缆系统大规模集中监控中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监控中心构建了对电缆线路和电缆隧道的监控网络。实现了隧道生产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提升了电缆网络设备管理水平和职能水平,初步实现了电缆网络的可控、在控,从根本上转变了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缆中间接头因其复杂的绝缘结构,现场制作安装受工艺水平、环境条件、运行环境影响等已成为电缆运行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沿海地区高水位的运行环境,成为电缆中间接头故障的一个诱因。针对天津地区一起电缆中间接头事故,首先给出了电缆、电缆中间接头及保护动作情况,然后对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了解体分析,并分析了故障原因,最后给出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二次系统日益复杂,二次电缆传统悬挂式吊牌已难以满足当下二次电缆回路日常运维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变电站二次电缆回路的智能标签系统,基于全站二次电缆回路数字化建模技术、二维码智能标签生成技术、二次电缆回路图形可视化技术,实现通过移动作业终端扫描二维码智能标签获取电缆回路信息,并快速定位目标电缆的图形可视化界面,提升了二次电缆回路作业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电缆全寿命周期内的标准、规程、法规是电缆从业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据,而齐全、权威且方便查阅的标准和规程是指导电缆各项工作开展和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介绍了所开发的电缆专业知识库系统,基于小规模样本知识蒸馏算法,实现电缆专业知识库的关键词匹配搜索、笔记摘抄学习以及论坛的学习探讨等功能,提升了电缆从业人员查阅资料、员工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电缆投入运行后.绝缘会受到电、热、机械、水分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老化,影响电缆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与剩余寿命的评估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定性的分析,对电缆剩余寿命的定量评估更有实际价值.文章总结了XLPE电缆绝缘老化机理并调研了几种定量分析电缆剩余寿命的方法:击穿电压对比法,介质损耗因素法和直流泄漏电流法.可为从事电缆运行情况和寿命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配网系统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多种接地方式的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案。通过对多种保护原理的研究与实践,研发了一类能适用于多种环境、多种接地方式下的10 k V电缆配电网保护装置。该装置可提高并行支线及主网变电站的可靠运行、缩短停电时间和缩小停电范围。  相似文献   

20.
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是一个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基于该装置的高压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采用预制式电气舱进行集成,适应当前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趋势,是国内变电站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对ITER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预制式电气舱设计进行了分析,预制式电气舱通过箱式封装和电气设备模块化集成,实现了二次设备优化组合和"即插即用",同时充分考虑到舱内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屏柜电缆布置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大大降低了安装和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