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目前,国内的海洋地质野外调查中,大都使用纸质记录的导航班报,复杂且极易出错。自主研制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海洋调查野外导航数字班报系统,不仅使现场输入更准确、更快速、更简便、更智能,而且能导出与数据中心数据库兼容的原始导航数据,高效地服务于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成图和室内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数字化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文中对基于数据库技术开发的海洋调查野外导航数字班报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特征、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调查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求, 调查产生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和共享已成为衡量我国海洋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鉴于传统WebGIS应用交互性差, 扩展再利用性能弱的缺点, 文章以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库为基础, 采用基于Flex技术的应用开发接口(Flex API) 和ArcGIS Flex Viewer应用系统框架进行开发, 并定制自定义的微件(Widget)在应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 开发部署在网络环境下的“南海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用户能快速、便捷地获取调查数据。文章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调查基本信息的集中管理、展示与服务, 该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地勘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海洋地质工作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海洋地质调查中无人船艇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对无人船艇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无人船艇在海洋地质调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无人船艇搭载地质调查作业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调查技术和作业方法,已经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崭露头角,未来这种智能化的水上作业模式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应用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分布式技术,借鉴Epicentre数据模型提出了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作为统一数据模型的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平台。介绍了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其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平台进行设计开发,初步实现了海洋地质调查数据的集成共享,为海洋地质调查数据服务系统建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详细总结了海洋地质调查和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技术的发展状况、适用范围、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海洋地质调查取样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向可视化、集成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水下动力定位方向发展。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技术发展趋势主要由近海探测技术向深远海探测技术发展,由船载探测技术向近海底、原位观测技术发展,由单一探测技术向集成化、精细化探测技术、多方位立体式综合调查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13日,从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典礼上获悉,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张训华研究员荣获李四光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坚守科研一线领军海洋地质调查张训华研究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从参与重力异常场改正技术研究,到负责高精度重力调查,再到成为海上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首席科学家;从主持小范围单一技术手段调查,到完成大范围标准分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编图,再到提出我国管辖海域的全覆盖海洋地质调查计划;一次次的提升,使他逐渐成为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调查资料,系统地整理了珠江口盆地各种海底不稳定的地质现象,通过分析和讨论,划分出海底比较不稳定区、稳定区、比较稳定区、不稳定区,并进行了工程地质评价,给海洋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着重从我国第四纪全球变化;应用第四纪地质;第四纪突变事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诸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信息装备在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业务化之后,正在迎来智能化发展阶段,应着重发展AUV、水下滑翔器、Argo浮标、MAMP、海洋大数据等技术,解决海洋信息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促进我国海洋信息化的发展,提升我国海洋信息化的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纸介质档案数字化已成为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海洋档案管理水准的重要环节。纸介质档案数字化是海洋地质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基础,虽然在档案界不是创新的工作,但对于一个海洋科研单位,能开展此项工作,也是对海洋地质档案事业发展所走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