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其昌在南北分宗中标榜的“淡”为宗的艺术宗旨,为后世绘画意境的创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董其昌作品的特征、美学价值、塑造、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几方面,系统阐述董其昌的山水画的平淡意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意境说中,意境的内涵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思与境偕。宗白华先生继承了传统的意境思想,并指出境是渊源于佛道之境,同时提出了意境与人格涵养的联系。宗白华先生意境说的创新体现在他所说的意境中的主观世界,不仅是主体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主体的哲思。他主张在静照和飞跃的静动两极中,把握意境的审美内涵。尤其是将飞跃的动化成“舞”,在意境中表达了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意境的模糊表现方法主要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等。从古至今,人们谈意境必然和这些联系在一起。这些方法是创造意境的主要方法已属定论,可人们虽对此做了大量的论述,却鲜有人抓住这些方法的实质。对这些方法创造、引发出的虚境问题,进行具体论析和说明,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4.
“”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符号,曾在世界许多古老民族中长期存在。关于“”的渊源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作了考证,众说纷纭。文章依据考古资料和苯教文献记述,就“”的渊源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探讨,进而提出“本源说”即由苯教“”符号演化而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唐代殷的“兴象”说、皎然的“诗境”说和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诸说的考察和分析阐明 :唐代提出的“意境”论从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积极参与的艺术空间 ,它既不是单纯的“作者本体论” ,也不是单纯的“文本本体论” ,意境本体实际上还有读者的参与 ,换句话就是说 ,意境本体是由作者、作品和读者共同构成的。因此 ,唐代理论家提出的“意境”论实际上是一个标志读者的文学接受进入文学本体的审美范畴 ,这也就是唐代“意境”论所包含的接受美学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揭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奥秘的一把钥匙 意境,是我国诗歌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从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到王国维倡导的近代意境理论,人们对意境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建国以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和阐发也不断发展,从1957年李泽厚发表《“意境”杂谈》开始,到近年间发表的不下数十篇专论,意境理论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这些论著中,贯串着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把意境分解为“意”和“境”,即主客观两个方面,认为“意境”就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有机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王国维,则是这一概念内涵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的内涵把握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分析评价中关于“意境”的探究,表现出他对“意境”的认识,突破了前人,达到了一个高层次。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可算是最早在诗论专著中提出“意境”这个概念的。但这里的“意境”并非一个独立的专门术语,其与“物境”、“情境”相提并论,便可知王昌龄心目中的“意境”,与今天作为文学批评特定审美概念的“意境”内涵不尽相同,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意境”,实际上是包容着“物境”和“情境”的。王昌龄的“意境”说,应该是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8.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提倡的“兴趣”,指的是诗人凭借表象进行直觉思维而形成的意境,严羽认为它受理性制约而不被理性思维所取代。——这便是“兴趣”说的要义。本文试图利用现代中外美学、文论、宗教学、心理学、思维学的成果结合笔者的研究心得,加以阐释。所以,本文颇多引用他人见解;但这些见解一经本文连接贯通,便显出一种他人从未说过的新的意义,本文的独创价值也由此获得。 一 “兴趣”与意境 首先阐明“兴趣”即是意境(不完备的意境)概念。  相似文献   

9.
殷的“兴象”说在诗论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当代学人对“兴象”的理解却很不一致。“兴象”说乃是在传统诗歌理论基础上对诗歌审美意象的进一步总结,它以创作主体物我浑融,亦即“神会于物”的审美体验为根本前提,又随诗人之神、气、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它与“意境”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于意境应该有新的阐述。首先从本质论角度就意境的理论和语言学渊源可以透视出意境的审美本质不仅是情景交融、主客体的统一 ,而且是一种“对现实回归的超越”。其次从创作论角度谈意境的创造必须注意取境和造境 ,而且要做到含蓄、境生象外。最后从鉴赏论的角度谈意境的审美实现有赖于欣赏者对作品的填补、领悟 ,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和“生命本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党的纯洁性思想研究,是国内学界近年来予以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党的纯洁性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构成要素等方面内容。有些学者就理论渊源提出“一源说”观点,认为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还有学者就内容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三构成要素说”、“四构成要素说”和“五构成要素说”等观点。这些观点都很有见地,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例如在思想渊源方面,马列主义这条主线固然重要,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纯洁性因子”这条副线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构成要素方面,除了保持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的纯洁性“五个要素”外,反腐倡廉思想也应当是毛泽东党的纯洁性思想的重要构成要素。基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在对现有文献详尽地归纳、整理和反思的基础上,推动这项研究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析李商隐诗歌意境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意境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从“悲凄之美”、“曲折之美”、“迷离之美”三个方面论述了李商隐诗歌朦胧凄迷的美学特征, 并从时代特点、个人际遇和内容、结构、用典、意象、语言等艺术创作方面阐释了李商隐诗歌意境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首先,他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这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在他文艺观中的反映;其次,他主张诗贵传神,不仅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而且要在“超以象外”的远韵,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再次,他崇尚“天工与清新”,认为诗要有率真的感情、清新的意境,这一审美原则的渊源是庄子“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艺术意境界说中,“哲理意蕴”说以“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界说意境的内涵,立足民族的传统美学精神对意境的哲学层面进行阐释,是意境内涵系统中最具形而上意味的界说.“哲理意蕴”说提出的根据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中整合超越的审美知觉、感物即兴的审美能力以及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三方面,粗略地考察意境“哲理意蕴”的审美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意境”作为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不能用西方理论和思维模式简单演绎,把“意境”说成是主客观统一的典型形象。在“意欲’审美中,不是“情景”,而是“虚实”构成其核心因素。“意境”以虚实为本,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美学的超越精神。“‘祥境”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的典型表现和最后完成,在“意境”审美中具有重要意义。“意境”范畴可以进入现代美学中,它的诗意体验和超越精神,在现代审美中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对唐人“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人王昌龄、皎然、司空图.提出了最富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意境”理论.但思想朦胧,体系也不完备。后人或以理为诗,或以禅喻诗,皆不得唐人“意境”理论要领。唯有王夫之抓住了唐人“意境”理论的精髓,用“情景”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唐人的“意境”理论,并根据对唐代以前的古诗、唐人诗歌而主要是盛唐诗歌的精深研究.借助唐代前后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创立了以“情景”范畴为核心的诗学体系,使唐人“意境”理论具有了完备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7.
对伽达默尔成见说的思想渊源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探究了成见说的内涵及其与权威、传统的关联性,与历史发展的融合性,阐述成见说中的“合理的成见”和“误人的成见”与“正确的成见”和“错误的成见”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客观地评析了伽达默尔成见说进步性合理性及其所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符号学的方法探讨传统诗论中说得很玄的意境营造问题,阐述了各种象态符号的特征和组构象态系统的四种方式,以及象态系统中的“空白”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范畴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 ,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其问题在于把艺术的基本属性挪用作意境的本质特征 ,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意境重构应突破认识论的反映论理论框架 ,在古今对话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的“意境”是一个具有浓厚形而上意味的范畴,他在这个概念中寄寓了自己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意志,而宗白华对于中国画艺术的研究,都旨在阐明中国画意境中所蕴含的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并致力于揭示出构造这种意境的形式元素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